课件14张PPT。考点10 电磁感应第二部分 新选考考点全排查考试标准磁通量一1.公式:Φ=BS.
2.适用条件:
(1)匀强磁场.
(2)S为垂直磁场的有效面积.
3.磁通量是标量.电磁感应现象二1.定义: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导体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
2.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三1.楞次定律
(1)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适用范围:一切电磁感应现象.
2.右手定则
(1)内容: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线运动的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2)适用情况: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3.楞次定律推论的应用
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可以推广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列表说明如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四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2.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1)导体垂直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可用E=Blv求出,式中l为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
(2)导体棒以端点为轴,在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感线方向匀速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自感、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五1.自感现象
(1)概念: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称为自感,由于自感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做自感电动势.(3)自感系数L的影响因素:与线圈的大小、形状、匝数以及是否有铁芯有关.2.自感中“闪亮”与“不闪亮”问题3.涡流现象
(1)涡流: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磁场中,或者让它在磁场中运动时,金属块内产生的旋涡状感应电流.
(2)产生原因:金属块内磁通量变化→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本课结束 考点10 电磁感应
考试标准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电磁感应现象
b
楞次定律
c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
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
b
互感和自感
b
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b
磁通量
1.公式:Φ=BS.
2.适用条件:
(1)匀强磁场.
(2)S为垂直磁场的有效面积.
3.磁通量是标量.
电磁感应现象
1.定义: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导体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
2.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
1.楞次定律
(1)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适用范围:一切电磁感应现象.
2.右手定则
(1)内容: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线运动的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2)适用情况: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3.楞次定律推论的应用
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可以推广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列表说明如下:
内容
例证
阻碍原磁通量变化——“增反减同”
磁铁靠近线圈,B感与B原方向相反
阻碍相对运动——“来拒去留”
磁铁靠近,是斥力
磁铁远离,是引力
使回路面积有扩大或缩小的趋势——“增缩减扩”
P、Q是光滑固定导轨,a、b是可动金属棒,磁铁下移,a、b靠近
阻碍原电流的变化——“增反减同”
闭合S,B先亮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2)公式:E=n,其中n为线圈匝数.
(3)说明:①当ΔΦ仅由B的变化引起时,则E=n;当ΔΦ仅由S的变化引起时,则E=n;当ΔΦ由B、S的变化同时引起时,则E=n≠n.②磁通量的变化率是Φ-t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
2.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1)导体垂直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可用E=Blv求出,式中l为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
(2)导体棒以端点为轴,在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感线方向匀速转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Bl2ω(平均速度等于中点位置的线速度lω).
自感、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1.自感现象
(1)概念: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称为自感,由于自感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做自感电动势.
(2)表达式:E=L.
(3)自感系数L的影响因素:与线圈的大小、形状、匝数以及是否有铁芯有关.
2.自感中“闪亮”与“不闪亮”问题
与线圈串联的灯泡
与线圈并联的灯泡
电路图
通电时
电流逐渐增大,灯泡逐渐变亮
电流突然增大,然后逐渐减小达到稳定
断电时
电流逐渐减小,灯泡逐渐变暗,电流方向不变
电路中稳态电流为I1、I2:
①若I2≤I1,灯泡逐渐变暗;
②若I2>I1,灯泡闪亮后逐渐变暗.
两种情况下灯泡中电流方向均改变
3.涡流现象
(1)涡流: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磁场中,或者让它在磁场中运动时,金属块内产生的旋涡状感应电流.
(2)产生原因:金属块内磁通量变化→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