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张PPT。考点14 力学实验第二部分 新选考考点全排查1.误差和有效数字
(1)误差(3)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误差.
(4)有效数字:从数字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算起,如0.020 6为三位有效数字.2.基本仪器的使用3.实验要点4.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本课结束 考点14 力学实验
1.误差和有效数字
(1)误差
产生原因
大小特点
减小方法
系统误差
实验仪器不精确、实验原理不完善、实验方法粗略
总是偏大或偏小
更新仪器,完善实验原理
偶然误差
测量、读数不准确
忽大忽小
画图象或取平均值
(2)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相对误差=×100%.
(3)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误差.
(4)有效数字:从数字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算起,如0.020 6为三位有效数字.
2.基本仪器的使用
物理量
测量仪器
读数方法及注意事项
长度
刻度尺
分度值一般为1 mm(此时叫毫米刻度尺).毫米刻度尺可精确到毫米位、估读到十分之一毫米位(能读取十分之几毫米).读数若以mm为单位,则小数点后有1位有效数字,读数时估读的“0”不能舍去
游标卡尺
d=主尺读数(mm)+精度×游标尺上对齐刻线数值(mm),不估读
10分度游标,精度0.1 mm
20分度游标,精度0.05 mm
50分度游标,精度0.02 mm
螺旋测微器
测量值=固定刻度+可动刻度(估读)×0.01 mm.注意要估读到0.001 mm
时间
打点计时器
f=50 Hz时,相邻点迹的时间间隔为0.02 s
光电计时器
光电计时器能自动记录挡光时间,显示在读数窗口
停表
电子停表的准确值可以达到0.01 s,机械停表的准确值为0.1 s
质量
天平
测量读数由右盘中砝码和游标共同读出
力
弹簧测力计
先看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若精度的末位是1,需要估读到精度的下一位,若精度的末位不是1,如0.2或0.5,只需估读到精度这一位
3.实验要点
实验名称
装置图
常考要点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数据处理方法:
①公式法:=,Δx=aT2
②图象法:v-t图象
(2)摩擦力:无需平衡(木板平放或斜放均可)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①考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
②考操作: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结点O拉到同一位置(等效替代法)
③求合力:根据分力F1、F2的大小与方向用作图法求合力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①考装置:器材装配正误;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标准;质量控制要求
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③图象的处理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
④判成因:给定异常a-F图象,判断其可能成因
研究平抛运动
①考操作: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每次小球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②留迹法的应用
③考原理:平抛运动的规律,处理数据求初速度
研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①考装置: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判断标准
②求速度:小车获得的速度就是纸带上点距均匀的部分对应速度
③考图象:作W-v或W-v2图象,得出结论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考运算:下落速度的计算;减少的重力势能与增加的动能的计算
②考图象:根据-h或-Δh图象的斜率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①考装置:斜槽末端切线应调整水平;a球质量大于b球
②考原理:小球落地点的判定及精准定位;必要的物理量的测量;碰撞前后需验证的表达式
③考拓展: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其他实验装置、方法及关系式
4.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方法
优点
平均值法
可减小偶然误差,但对系统误差无效
列表法
数据列表可以简单而又明确地展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找出物理量之间的规律与联系
作图法
直观、简便,有取平均的效果.由图线的斜率、截距、所围面积等可以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找出规律,还可剔除错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