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历史七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同步练(Word含答案)
七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A )
A.统一全国 B.统一文字 C.实行分封 D.建立郡县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我国农民陈胜、吴广发出的呐喊。这次大起义发生在(?A )
A.?秦朝末年???????????????????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D.?三国时期
3、“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这是《汉书·食货志》描写的汉景帝后期西汉的社会状况。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D )
A. 汉文帝、汉景帝提倡节俭治国 B. 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 汉文帝、汉景帝重视“以德化民” D. 汉武帝实行大一统措施
4、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5、按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汉朝的几位统治者( C )
(1)汉文帝 (2)汉武帝 (3)汉高祖 (4)汉景帝 (5)光武帝
A、(1)(2)(3)(4)(5) B、(3)(1)(2)(5)(4)
C、(3)(1)(4)(2)(5) D、(3)(4)(1)(5)(2)
6、?东汉初年,为恢复对西域的管辖,派遣了一位人物出使西域,该人物是(?B? )
A. 张骞 B. 班超
C. 甘英 D. 卫青
7、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又薄又软的纸,纸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绘的山、川、路等。据考证,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这充分表明( A )
①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②经济、实惠、轻便是我国古代造纸所追求的目标 ③造纸的目的是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 ④考古发现的纸是宦官蔡伦所造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8、从修建骊山墓、阿房宫、长城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暴政突出表现在(?A )
A.?繁重的徭役??????????????????B.?很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罚????????????? D.?可怕的殉葬
9、“休养生息”一词出自唐代韩愈的《平淮西碑》。下列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 实行的原因是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乱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B. 汉高祖实行的政策,在汉高祖死后废止
C. 主要措施是奖励农耕,减轻赋税,免除徭役等
D. 实行的结果是汉初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10、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B )
A.颁布“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统一文字
11、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统治措施中的相同之处有( D )
①实行三十税一 ②释放奴婢 ③重视教育 ④提倡节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这段诙谐有趣的话所反映的史实是(? ?A?? ?)
A. 通西域 B. 通南美洲
C. 通北美洲 D. 通非洲
13、近几年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感染事件。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生活于东汉时期,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医学家所著的 ( D )
A. 《本草纲目》 B. 《千金方》
C. 《唐本草》 D. 《伤寒杂病论》
14、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C )
A.?城濮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
1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使这个“新的朝代”达到鼎盛的帝王是( C )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光武帝
16、?“一带一路”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D? )?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
材料二: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中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进行起义?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无联系?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材料一:沉重的赋税和繁重的徭役;材料二:严酷的刑罚。
(2)领袖:陈胜、吴广;原因: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直接原因是遇雨误期。
(3)有联系;正是由于秦朝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陈胜才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
2、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指出,在中国汉朝时期,以丝绸贸易为媒介和主要动力,开通了世界上最长的陆上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留下一连串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如图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请各举一例史实,证明材料三中的“这是一条商贸之路、科技和文化交融之路。”
(3)你认为今天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A:长安(1分) E:欧洲(大秦\古罗马)。
(2)商贸之路:阿拉伯商人往来于亚非欧三大洲。(或中国的丝织品、瓷器传入西欧;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等传到东方。)。科技文化之路: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或中国的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宗教、音乐、舞蹈等传入东方;言之有理即可)。
(3)现实意义:有利于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造福人民。(或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