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数学二上除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数学二上除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0 19:34:12

文档简介

除法的初步认识
1、教学目标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a2193f0157a2f26b1f0064" \l "##?)
(1)使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经历从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写成除法算式,能根据平均分的情境填写除法算式,并能说明理由。
(2)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对与数学相关的生活现象产生兴趣,培养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
2、学情分析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a2193f0157a2f26b1f0064" \l "##?)
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平均分”的两种分法,这节课要在此基础上认识除法,了解除法的两种含义。
3、重点难点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a2193f0157a2f26b1f0064" \l "##?)
重点:除法含义的理解。
难点:能根据平均分的情境填写除法算式,并能说明理由。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认识除法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a2193f0157a2f26b1f0064" \l "##?)
一、情境引入。
师:春天是植树的好季节,小明和同学要去山上植树。可是他们在植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下吗?
(出示)8块面包,每4块放一盒,要准备(? )个盒子?9瓶饮料,平均装在3个袋子里,每个袋子装(? )瓶?
师:你能圈一圈、连一连,帮他们找到答案吗?
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的第一个任务包。
【除法运算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计算,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从与之联系紧密的数学知识入手,遵循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一个吸纳新知的过程。利用动手操作后的结果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为充分认识除法的意义做准备。】
活动2【讲授】认识除法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a2193f0157a2f26b1f0064" \l "##?)
二、探究新知。

学习例5
师:小明带好食物,来到山脚下,准备乘坐缆车上山,他们又遇到什么问题了?
师: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先自己想一想。
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样想到3辆的?
生回答。
师:要坐3辆,这样的结果对吗?让我们用圆片代替小朋友分一分,验证一下。
生演示。
师:6个小朋友,每2人坐一车,要坐(?? )车,就是让我们把6个小朋友怎么分?(平均分)
解决平均分的问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来计算吗?这就需要运用一种新的运算----除法(板书)
师板书:6÷2=3
师:÷这个符号认识吗?它叫除号(板书)
教授写法
6÷2读作6除以2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生答)
师:这个算式表示把6个小朋友按每2人一份,分成了3份。
教学“试一试”
小结:刚才的坐缆车、分苹果都是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教学“例6”
小朋友们开始植树了。(出示例6,学生读题)
师:这里的“平均”是什么意思?
把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求每组几人,这样平均分的问题,也能用除法计算。
请你在第三个任务包上写下你想到的除法算式,并和同桌说一说你写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交流:学生口述,师板书算式 6÷3=2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6个小朋友也就是我们要分的总数,3表示怎样平均分,2是我们分得的结果。
表示总数的这部分我们把它叫做“被除数”,怎样分的这部分叫做“除数”,分得的结果叫“商”。
引导学生说一说第一个算式“6÷2=3”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试一试”。
三、对比提升。
师:回过头,看看我们刚刚解决的“坐缆车、植树”的问题,你发现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相同点:都是把6人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不同点:“坐缆车”是把6人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求有几份;“植树”是把6人平均分成几份,看每份多少。
活动3【练习】认识除法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a2193f0157a2f26b1f0064" \l "##?)
三、检测反馈
(一)先完成学习单上的“赛一赛”,再集体交流汇报。
(二)拓展延伸。
老师这有10支铅笔,看到“10÷2=5”这个算式,你来猜一猜,老师会怎样分给小朋友呢?
【以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入手,深化学生对除法两种意义的理解。】
活动4【作业】认识除法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a2193f0157a2f26b1f0064" \l "##?)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与体会?
【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及质疑意识。】



(共12张PPT)
认识除法
8块面包,每4块放一盒,要准备( )个 。
9瓶饮料,平均装在3个袋子里, 每个袋子装( )瓶。


2
3
圈一圈
连一连






3



?
2
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每组( )人。
÷ = (人)



4
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每组( )人。
20
4
5
20
4
5
20
5
4
20
5
4
10÷2=5
猜一猜
10÷2=5
10 : 2 = 5




3
4
4












3
3
(个)
3
中国驰名商
斗围网
china com en
6个小朋友坐
,每车坐2人,要坐()车。
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可以分给()只小熊
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每组()人。
9个南瓜,平均放在3个筐里,每筐放()个。
(1)有()根。,每()根扎一把,扎了()把
□÷口=口
(2)有()根。,平均扎成()把,每把()根。
③你知道吗
3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用一条横线将两个圆点分开
表示除,就有了现在的“÷”。后来,又有数学家提出用
表示除
42试一试
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可以分给()只小熊。
解现婴
12÷□=□口
9个南瓜,平均放在3个筐里,每筐放()个。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