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数学二上《7、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市一等奖】优质课课件(共1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数学二上《7、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市一等奖】优质课课件(共1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0 21:18:00

文档简介

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1、教学目标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544553e01554882d9190f07"
\l
"## )

1.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观察情景中,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别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让学生能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直观思维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活动,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情分析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544553e01554882d9190f07"
\l
"## )

观察物体能够了解它的形状、大小、结构,是认识物体的重要途径。在观察物体时,能不能抓住某一物体区别于其他物体的主要特征,往往受制于观察能力的高低。然而,观察能力是在观察物体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本单元是本套教材第一次进行观察物体的教学,主要教学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而且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提供一些帮助。

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事物出发,有层次地安排教学活动;二是精心选择观察对象,便于学生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表达自己判断的理由。
3、重点难点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544553e01554882d9190f07"
\l
"## )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并在实物(或实物图)与相应视图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

教学难点: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在实物或实物图与相应的视图之间正确建立联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游戏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544553e01554882d9190f07"
\l
"## )
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做过的左和右小游戏吗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游戏既复习了方位,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的状态】
活动2【导入】一、创设情境,观察照片引入新课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544553e01554882d9190f07"
\l
"## )
1.出示照片:董老师给我们班一位同学拍了照片,想不想看她是谁
(出示后背照)能猜上吗 接着看。(出示从后面到侧面到前面的视频)
刚才我们先看到徐谷宇的哪一面 再看到哪面 最后看到哪面
2.生活问题转为数学问题
为什么同一个人,拍出的照片却不一样呢 (出示三个面拍到的三张照片)
观察小朋友可以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也可以从不同位置角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从不同位置观察身边熟悉的人发现看到的形态不同来引入新课,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又复习了旧知为探索新知做准备。】
活动3【讲授】二、探究新知,引导观察方法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544553e01554882d9190f07"
\l
"## )
1.探究例1,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1)董老师在教室里也拍了两张照片。一张是站在教室前面拍的,一张是站在后面拍的。仔细观察,想想哪一张是在教室前面拍的 你是怎么想的
另一张是在教室哪一面拍的 为什么
(2)提炼:两张照片都是在教室拍的,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师小结:同一间教室,站在前面和后面,看到的也不同。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照片,让学生主动地提取生活经验,在说一说如何辨别的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到“同一个教室,从前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场景是不同的。”】
(3)反馈:再请大家看看我们的校门。想想哪一张是在校门外面拍的,哪一张是在校门里面拍的。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小结:观察同一个物体,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可能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在初步体会到“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场景是不同的”以后,利用校门这个场景提取学生经验,学习通过“相对性特征”初步判断拍摄位置,在熟悉的场景图中进一步体会“观察位置与场景密切相关”,从而引发学生进入今天的研究主题。】
2.探究例2,抓住相对的特征,初步辨析
(1)观察,交流,活动
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一边指小熊一边说身体部位)
请组长把你们的小熊请出来吧,放在桌子中间,脸对着1号位置。轻声在小组说一说你坐在小熊的哪一面
指名问:谁来说你坐在小熊的哪面 谁还坐在小熊右面,挥挥手。其他面的小朋友也依次打招呼。
请小朋友面对着小熊坐好,头不要偏,手不要动,坐如钟。仔细观察,能看到小熊的什么部位 把它记在脑子里。
学生观察后,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活动)
谁来说说你坐在小熊的哪一面,看到了小熊的什么
【设计意图:操作活动要有细致的指导,才可以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首先对观察方法的指导,简洁而步骤清晰。让每个学生都以小熊为中心,用“我在小熊的哪一面” 确定自己的位置。为下面的交流打下基础 。由于这是孩子们第一次观察,而且是单一面的观察,对于其他面的观察无法进行识别,因此就通过学生描述自己所在位置的看到的样子,让学生认真倾听,描述,判断,为下面的观察判断奠定基础。】
(2)换位观察,辨清左右不同
小朋友观察的很认真,不过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小熊的一个面,请前后同学互换位置,左右也交换,现在你看到了小熊的什么
采访一下,从前面后面看到的小熊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说说你的发现。
从左面和右面观察小熊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请小朋友再到左右观察,体会哪里不一样。
谁来说说左右两面看到的哪里不一样
师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从前面和后面看小熊不一样,左面和后面看到的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第二、三次观察重点突出左右面观察到的视图是相反的。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3.建立实物图与相应视图之间的联系
(1)单面观察,帮自己找图片
师:你们看,这四个哥哥姐姐也在观察小熊,他们在做什么 (出示录像)
生:他们在做拍照片的游戏。
师:拍出的照片会是什么样子呢 你们看。(出示四张照片图)
师: 第一张拍到小熊的前面;第三张拍到小熊的后面;第三张呢 第四张
师:你们想给小熊拍照片吗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用小手拍一张吧。
稍等:拍到的是哪一张呢,从课本下面选出来。
拍到一号图片的起立,(黑板上贴图片)看一看都是坐在哪一面的小朋友,为什么呢 依次出示四个面拍出的照片。
再次强调:左面和右面拍到的照片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现在所在的位置观察,能得到一张对应的视图。如何把看到的实物与视图建立有效的联系,就是这一环节要初步达到的目的。】
(2)换位观察,根据位置选图片
师:刚才董老师听到有小朋友小声嘀咕,我只拍到了小熊的一个面。你们是想把小熊前后左右四个面都拍到,对吗 我们来看看屏幕中的四个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四人转一圈录像)
师: 他们按照1号到2号,2号到3号,3号到4号,4号到1号的方向转圈,一直转回到自己的座位为止。下面我们也像他们一样,在每个位置上观察一下,想一想,你看到的小熊是什么样。比一比哪个一组合作得好,观察得仔细。
哪组观察的最仔细呢 做个小游戏,先听规则:董老师说在小熊的哪一面,你们快速举起相应的照片。
(3)根据图片确定位置
换个规则继续:董老师指照片,你们说出是在哪一面拍的
小结:小朋友已经掌握了一定方法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观察时不仅要全面细心,还要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过程中,还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地、全方位地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部位是不同的,而且能很好地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样子。此时的课堂呈现一片生机勃勃、有条不紊的学习场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观察物体的方法,而且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商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合作的意识。】
活动4【练习】三、应用提升,巩固拓展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544553e01554882d9190f07"
\l
"## )
1.小朋友最喜欢郊游了,一起到游乐园走走吧。(一起唱歌跳舞互动)
三位小朋友在停车场观察汽车,他们看到的汽车图一样吗 为什么 在小组说一说。请打开书91页第二题连线。
【设计意图:每一次观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确,在定向观察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得到的形状可能不相同,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2.再来看看老师和同学郊游的照片。请大家边欣赏边大声说出是在老师同学哪一面拍的
3.小朋友来到游乐园航模馆观察飞机模型。想一想这4幅图分别是他们在模型的哪一面看到的 你先判断出了哪一幅图 真聪明,把最容易的先选出来。
董老师再使出一招,有信心挑战吗 这两幅图是在哪面看到的呢 (出示从上面、下面观察的图片)
师:观察物体不仅可以从前后左右四个面,还可以从上面下面多角度观察。
【设计说明:知识应用的训练,按照基础训练——新知拓展——知识应用的层次推进,训练方式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关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既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应用中的价值。】
4.小明来到游乐园的小桥上,一只小船从远处划来,请按时间顺序给下面的3幅图编号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交流。
活动5【作业】四、总结全课,课后延伸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ff8080815544553e01554882d9190f07"
\l
"## )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指着板书)有没有从前后左右四个面观察都是一样的物体呢 下课后想一想找一找,我们明天来交流。
【设计意图:在层层深入的练习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而且能很好地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最后的拓展延伸,意在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延伸到课后,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统一。】(共14张PPT)
(一)
(二)
(二)
(一)
(4)
(3)
(2)
(1)
小刚
小芳
小兰
小刚
小兰
小芳
右面的汽车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小刚
小芳
小兰
(3)
(2)
(1)
(4)
下面四幅图分别是在飞机模型的哪一面看到的?
(6)
(5)
2
3
1
请按时间顺序给下面的3幅图编号。
H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
二二二一二一一一一===一
∮想想做做
点城
201110/26
SALE
A
38
9.42
A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