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中知道一个重要的信息。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匈奴单于还把大月氏国王的头盖骨制成“饮器”,现在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一直想要报仇,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汉武帝也想着反击匈奴的侵扰,从根本上解除来自北方威胁的历史任务,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打击匈奴的胜算就大得多了。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担负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
有个年青的郎中(官名)张骞(音qiān),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有他一带头,别的人胆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应了征。有个在长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了……新课引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任务、结果和意义;张骞途中中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2、丝绸之路的路线和意义。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3、为管理西北国加强与其交流,汉何时设立了什么机构?该机构设立有何意义?
课程标准: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导学提纲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 西域的地理概念?互动探究 (一)张骞通西域 凉州词
唐·王之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玉门关遗址(西域之玉多从此进入内地)
阳关遗址(今甘肃敦煌西南)
当时没有人去过西域,传说西行之路上有寸草不生的漫漫黄沙,还有烈火熊熊的火焰山,日落后昆仑山上还有长着豹尾的食人怪兽。
译自《山海经》
互动探究 (一)张骞通西域 西汉疆域图招 贤 令
我大汉王朝,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络西域的大月氏(dà ròu zhī )国,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国。事成,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互动探究 (一)张骞通西域认真观察图片,你获得哪些信息?张骞汉武帝互动探究 (一)张骞通西域 思考:壁画描绘了什么情景?汉武帝亲自相送,说明了什么?
张骞能否不辱使命,出色的完成西域之行呢? 日记一:被扣匈奴 公元前138年,我们一行从长安出发,为避免与匈奴遭遇,出玉门关后,昼伏夜行,沿沙漠边缘、北山(即今天山)南麓西行,最终还是遭遇匈奴,不幸被俘。匈奴对我们威胁利诱:只要投降,便可赐予牛羊奴婢,享受荣华富贵。我严辞拒绝,始终手持旄(máo)节,不为所动。匈奴人又罚我为奴,戴上镣枷,放牧牛羊,受尽磨难,我始终没有屈服。匈奴又为我娶妻生子,我仍未忘使命,与同伙找机会逃了出来,继续西行,得知到大月氏还要翻越一座峭壁林立的大山。我们在山谷中行走,但见谷中一丛丛绿色长长的管状物发出辛辣的气味,故名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
西行之路知多艰日记二:到达大宛yuān
翻过葱岭到达大宛,受到了热情接待,换上羊皮袄,第一次见到内地没有的圆圆的坚果____,还有挂在枝头的圆圆的果实,掰开后里面是一颗颗晶莹剔透像宝石一样的果粒,放在嘴里酸酸的甜甜的,这是____,外出闲逛时又看到向阳的山坡上有一排排木棍搭成的架子上爬着一种藤蔓植物,结着一串串圆圆的紫色的浆果,这是_____。田野间人们用笨重的木器、铜器从事农业劳动,我向他们介绍了中原___器的锋利、轻巧,他们非常希望早日用到这种工具。在草地上,我们又看到一匹匹马在山间奔驰如飞,因为这种马在奔跑时前腿毛孔中会流出粉红色的汗液,故名_____。在大宛向导的带领下,我们经康居终于到达了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
西行之路知多艰
大月氏的老王后在此生活日久,觉得此地挺好,不想与匈奴为敌。逗留数日,我们只好返回,返回前从商人口中得知翻过葱岭,沿南山(昆仑山)北麓的沙漠边缘也可返回汉朝,且离匈奴较远,于是决定沿南路返回。我们翻过葱岭,沿南山边缘,继续东行至楼兰,这个神秘的国度今已消失,它的突然消失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我们继续西行,不幸又被匈奴扣留一年多,受尽磨难最后逃出,经阳关于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此时同行的100多人仅剩下我和堂邑父二人。
日记三:东回汉土西行之路知多艰张骞出使西域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挫折:自然环境的恶劣;
被匈奴俘虏;
食物匮乏 ……精神:不怕困难,百折不挠;
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 。丝路第一人 —— 张骞 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示意图公元前138 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的情况,反映了西域各族希望同
汉王朝往来的愿望。
时间:任务: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结果:未完成意义: 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
所以称为“凿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未完成任务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及各国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公元前119年西域各国派使节回访长安互通有无,促进交流互动探究 (一)张骞通西域张骞通西域的影响阅读材料,归纳概括张骞通西域的影响。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来看:促进了汉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从对外关系的角度来看: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鄯善阳关玉门关于阗疏勒大宛葱岭塞琉西亚西汉大月氏安息秦大匈奴乌孙丝绸之路西安西北和田南若羌巴格达(古 罗 马)海里海黑咸海(波斯湾)喀什敦煌西再走丝绸之路长
安河西
走廊新疆
地区
(西域)西亚中亚欧洲 丝绸之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沟通欧亚的商路,西汉时张骞通西域后开辟,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上丝绸之路”,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互动探究 (二)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古道漫漫梦驼铃-丝绸之路
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种:良种马、香料、
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苜蓿、
乐器、歌舞等。
西域中原 古道漫漫梦驼铃-丝绸之路
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开渠、凿井、
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
中原
西域 丝绸之路开辟的影响:1、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沟通了中西文明。
2、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3、这条丝绸之路,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
着重大作用。广东沿海的港口出发2、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孟加拉湾马来半岛马六甲
海峡穿过马六甲海峡 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在马来西亚发掘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现了汉代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5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结合所学内容谈一谈:古代丝绸之路为我们今天倡导的战略留下了哪些文化内涵,提供哪些有益的经验?文化内涵:开放、进取、合作、包容
有益经验: ①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②要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对比秦汉两朝的疆域,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公元前60年,设置
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互动探究 (三)对西域的管理两汉对西域的管理西域都护 机构:西域都护府
职能:
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意义: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 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为恢复对西域的管辖,东汉明帝时, 派 出使西域。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班超两汉对西域的管理投笔从戎——《后汉书·班超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东汉时,汉明帝召见班超,派他到新疆去,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新疆。 刚到鄯善国(本为楼兰国,汉昭帝时改为鄯善)时,鄯善国王还款待得十分周到,后来却忽然改变了态度.班超感到奇怪,猜想这一定是北匈奴派来了使臣从中作梗,鄯善王不知所从的缘故.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带了士兵潜到匈奴营地。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匈奴人大乱,结果全被大火烧死,乱箭射死。就这样,班超独自率领三十六人,一举拿下匈奴军营,鄯善国举国震惊.于是班超和他的部下们一起胜利完成了这次出使任务,与鄯善王和盟而还.班超是汉明帝时的一个抄书匠,后来投笔从戎,奉命出使西域,恢复了西域诸国和汉朝的关系。东汉班超的故事三、丝绸之路1.路线2.作用 1.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标志西域归属中央政权2.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前138年,了解西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西域二、张骞通西域前119年,沟通西域四、经营西域陆上: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两汉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即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1.经过2.意义加强与西域的友好往来开辟沟通中外的丝绸之路课堂小结张骞 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 第二次: 公元前119年 西域都护
(前60年) 丝绸之路 长安 西亚 河西走廊 欧洲 促进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教目标板书设计 西域1、汉武帝为了纪念一位大臣,曾经把所有派往西域的使者称为博望侯,以取信于西域各国。这位著名的大臣是( )
A.张骞 B.卫青 C.霍去病 D.董仲舒2、“丝绸之路”是一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它是一条“玉石之路”,也是一条“佛教之路”,更是一条中西方的友谊之路,是沟通欧亚文明的重要桥梁。它开通于( )
A.唐代 B.汉代 C.宋代 D.元代3、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战国
ABB巩固练习(2019·湖北襄阳)12.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称赞中国古代人民“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习总书记称赞的历史事件是( )
A.修建都江堰 B.修筑长城
C.开辟丝绸之路 D.开通大运河
(2019·江苏连云港)20.“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诗中描述的现象开始出现于(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2019·山东菏泽)2.汉代张骞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 )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1世纪初 D.公元前1世纪末CDC(2019·黑龙江大庆)5.下面对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联系 B.阻碍了东西方贸易的往来
C.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D.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2019·湖北荆州)13.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至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主要反映了( )
A.南朝江南的开发 B.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C.两汉的医学成就 D.南北朝的石窟艺术
(2019·新疆)1.新疆古称西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设置( )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伊犁将军府 D.北庭都元帅府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