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七月的天山 5(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七月的天山 5(冀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2-01 13: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月的天山
【教学要求】
1. 正确认读本课6个生字,掌握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积累内化优美词句,增加文化积淀。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在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中部,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了。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
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盛夏季节进入天山会有秋天般的凉爽的原因。
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
三是描写天山深处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了春天的花园。
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时要通过对美文的诵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积累文中优美语句,增加文化积淀。
【教学建议】
建议本课教学一至二课时。
1.如果有条件,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新疆和天山的美丽风景图片或影像资料,以便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本文语言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运用了确切的比喻句,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因此,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依托多种形式朗读,仔细揣摩体会,积累内化。
3.作为略读课文,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教师不必作过多讲解。可以就抓住一个问题展开:“七月的天山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4.学生自读后可作一次反馈,充分让学生自由交流,并提出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5.再次阅读时,引导学生找出有关方位变化的句子,弄清游览的顺序和地点的转换,关注每个自然段之间的过渡句子。在此基础上分段(按三处景点)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6.教师需要点拨的是,作者是如何把天山之夏的景色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的。着重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体会品味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对他们的发言作评价,对独到的见解加以肯定和鼓励,不够到位的则加以点拨,引导他们再次回文探究。
7.重点词句解析如下:
(1)对句子的品悟。
①“蓝天衬着高高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
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太阳光透过云彩,把云彩的影子映在雪白的山峰上。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云彩的影子喻为银灰色的花朵,说明雪山极白,连白云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比喻是多么的贴切。
②“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飞泻”“ 冲激”“ 抛”,连用三个动词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极富动感;“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写出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就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又是多么壮观、美丽。
③“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
“白皑皑”写出了雪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是说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叠词的运用,读起来别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④“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花瓣赛过巴掌大。”“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这些语句描写了天山的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 “像……织绵……彩霞……长虹”──绘其艳。 “赛八寸的玛瑙盘”──状其大。“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 并且,一说“矫健”,一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
(2)对课文中词语的理解。
横亘:(桥梁、山脉等)横跨;横卧。
洄水涡:水流回旋。
萦绕:萦回环绕。
矫健:强健有力。
8.课堂上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整理,背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记录一些优美的句子。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9.生字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字音与字形:“亘”是前鼻音;“暑”是“热”的意思,所以含有两个“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