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根本原因是( )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历史悠久 D.环境恶化
2、关于黄土高原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土质疏松 B.垂直节理发育
C.夏季多暴雨 D.人为破坏植被
4、黄土高原上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
①地质灾害 ②水旱灾害 ③台风 ④水土流失、土壤侵蚀 ⑤酸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5、“轮荒”这种耕作方式引起的后果是( )
A.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B.林草生长更茂密
C.林草种源破坏严重 D.水土流失得以抑制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其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据此回答6-8题。
6、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水力资源 D.煤炭资源
7、山西比鲁尔区优越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 B.劳动力素质 C.市场 D.便捷的交通
8、为尽快使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其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下列整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下表资料,据此回答9-10题。
占全国的百分比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水资源 80% 14.7%
人口 53.5% 44.4%
耕地 35.2% 59.2%
9、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10、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已经开工的巨大工程是
(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小浪底工程
11、关于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是资源跨地区调配的主要原因
B.我国跨地区调配的能源仅有天然气
C.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为缓解南方洪涝灾害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D.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是进行跨地区调配的重要原因
1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位置是( )
A.丹江口水库 B.淮河上游
C.长江江苏扬州段 D.三峡库区
13、“西气东输”对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正确的一组是( )
①促进西部开发,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初步解决西部水源缺乏问题 ④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将得以改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不是依靠本区资源而发展了大型传统工业的工业区是 ( )
A、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B、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C、英国中部工业区 D、俄罗斯的欧洲工业区
15、下图所示的四个钢铁工业城市中,其区位类型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二、双项选择题
16、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正确措施有( )
A.打坝建库,平整土地 B.全部土地退耕还林
C.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D.修筑梯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17、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B.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C.煤炭资源停止开采 D.生产结构复杂
18、有关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迁入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大中型企业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减小
C.治理环境污染,注重环境保护
D.让煤炭、钢铁部门的部分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
19、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 )
A.耕地面积大,农业需水量大 B.人口少,但人口增长率高
C.水资源利用率高 D.水资源总量少
20、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的最大优点是( )
A.节省建设投资 B.可以利用三峡水库
C.充分利用地势条件自流调水 D.沿途人口、城市密集
三、综合题
21、读“鲁尔区产业结构分布图”(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将合适的工业部门填入空格内,完成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地域部门联系框图(图三)。
(2)鲁尔区发展起来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衰落的原因又有哪些?
(3)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策略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改造 、 工业,发展 工业和 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 工业基地更应借鉴这条经验。
22、读“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图四),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分别填入表格中适当的位置:
①平整土地 ②蓄水保土 ③选育良种 ④充分利用光热 ⑤乔木 ⑥改善生产条件
(2)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中,治理的策略是 、 、 三者并用,有机结合。
23、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图五),回答下列问题:
(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地区 河、 河、 河(自南而北)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状况。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 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差的是 线。
(3)“2008年北京人有可能喝到长江水”。这对北京的重大意义是 。
北京人喝的长江水主要来自 线调水工程,该线路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份是(简
称) 。
(4)南水北调遵循的三大原则是① ;② ;
③ 。
(5)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B 2、D 3、D 4、D 5、C 6、A 7、A 8、A 9、B 10、C 11、D 12、C 13、C 14、A 15、C 16、AC 17、AB 18、CD 19、AD 20、BC
21、(1)略(4分) (2)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运输、广阔的市场 衰落的原因: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等。(3分) (3)煤炭、钢铁 新兴 第三 辽中南(5分)
22、(1)A、① B、⑤ C、③ D、⑥ E、② F、④
(2)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23、(1)淮 黄 海 C (2)东 (3)有丰富的水资源,以确保北京奥运会的顺利进行(2分)
中 鄂、豫、冀、京(2分) (4)①先节水后调水 ②先治污后通水 ③先环保后用水 (5)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海水淡化等(5分)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