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山海关 4(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山海关 4(冀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2-01 13: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山海关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8个生字,掌握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苍茫无垠、干戈扰攘、征战频仍、捍卫、忠贞”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领略山海关的雄伟险要。结合课文重点段落深入感受山海关的“伟大体魄”与“忠贞灵魂”,激发爱国情感。
教材分析:
山海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胜,本文作者通过写自己登临这座雄关的所见、所感及产生的联想,热情赞颂了山海关的雄伟、险要,肯定了它的历史作用,进而抒发了对伟大祖国和人民真挚的爱。
文章的第一至五自然段主要写山海关“气势雄伟”、“地形险要”。
“哦,好一座威武的雄关!”文章首段是一声惊喜的赞叹,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也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句中的破折号承前说明“威武的雄关”就是“山海关”,并且紧接着点出它号称“天下第一关”。第三自然段中“铮铮响”、“思慕已久”、“名不虚传”、无与“伦比”等一连串词语就是一连串的赞叹。前三个自然段中有三个感叹句,感情热烈、饱满,直接抒发了对山海关的赞美与热爱。
第四自然段作者先把目光聚焦在“城楼”上,通过具体写箭楼、匾额及题字的特点,突出雄关“气势磅礴”。
第五自然段写作者登高远眺,惊喜于山海关地势的险要。作者的目光在长城的牵引下,从北至南,由山及海,“山海关”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名称,而有了一种切身的感受和认同。这一段语言极富动感,“蜿蜒而来”“伸展开去”“直冲下来”“一头扎向”几个动词活化了长城的形态,让山与海遥遥相连。尤其是最后一句中的“脖颈之上”“山水之间”“咽喉之地”用形象、贴切的比喻和表示方位的词语,准确地写出了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将其“险要”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一段是文章的精彩之处,细细品来,其中既有军事家的战略眼光,又有学者的开阔视野,再加上作家的丰富想象力,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文章的第六、七、八、九自然段写作者凭关远眺,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产生了丰富的联想。
第六自然段紧紧承接第五自然段,在内容上,写出作者产生了由山海关 “一路登临”其他“屏藩要塞”的冲动,产生了纵情游赏于长城内外、高峰沧海的向往;在写法上,仍然以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语,来表现作者丰富的想象和激情。
第七、八、九自然段写作者回顾山海关的沧桑历史,肯定了它的历史作用:“它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历史永远是一座古城的魅力内涵,当我们看到那斑驳的古城墙定会被其势不可摧的气势所折服。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自古以来即是兵家必争之地,它的古城古墙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强烈的冲击,因此,作者登上其城楼时,似乎清晰地见到万马奔腾、万军共战的悲壮场面,“一股慷慨悲歌的火辣辣的情感”油然而生。
全文好像一首激昂的乐曲,节奏连贯、紧凑、流畅,一气呵成。文章最后一段则是尾声,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本文选自峻青的抒情散文《雄关赋》,他的散文感彩浓郁,擅长以饱含感情的笔触,在文中激起情感的涟漪。
教学建议:
《山海关》作为略读课文安排在本单元的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几点:一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从“伟大体魄”和“忠贞灵魂”两方面对山海关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并能够与同学交流;二是结合重点词、句、段,了解作者对耸立在祖国大地上雄关的热烈赞美之情,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三是自主品读课文,对文章直抒胸臆的表达方法,以及文中的精彩语段有所揣摩、体会;四是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五是能够运用本课所学,完成课后小练笔。
本课教学,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自读、自悟,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
一、认真做好预习
1.课文中生词较多,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重点词语要在课上交流,尤其在理解课文时结合上下文进行感悟。
2.有条件的地方可布置学生查阅山海关的相关资料。
二、建立初步印象
1.可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山海关的了解。
2.在初步扫清阅读障碍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大声地、畅快地朗读全文。
接下来,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自主交流对山海关的初步印象。
3.全班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达,并就如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作相关指导,比如抓中心词、中心句的方法,概括主要段落内容的方法等等。
三、进一步了解山海关险要的地理位置,以及沧桑历史,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1.可以引导学生由文章开头几段内容思考:作者为什么对山海关进行如此热情地赞美?并进一步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比如:山海关雄伟的气势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山海关如何得名?作者站在雄关之上产生了哪些联想,为什么?为什么说“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今天,山海关怎样鼓舞人们、激励人们?
2.学生可选择一到两个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结组研讨,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间,进行相机指导,指导重点在于关注对文章中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
3.全班交流,汇报收获。
四、自由朗读,读中积累
可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教师引导品悟、积累文中的精彩语句,并在指导中升华学生情感。
五、可继续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完成课后小练笔
六、课文中多音字较多,教师要注意正音
重zhòng关要塞sài 脖颈gěng 幽燕yān
殷yān红 累累lěi lěi白骨
七、词语理解参考
铮铮响:形容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本课指山海关非常有名。
伦比:同等;匹敌。
巍然: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的样子。
引人瞩目:瞩目,注目。引人注意。
浑然一体:形容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屏藩要塞:屏风和藩篱,比喻周围的疆土。本课指长城沿线的重要关口。
烽火烟墩:烽火台也称烟墩,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
【zdic.net 漢 典 网】
广袤无垠:广袤,土地的长和宽。广阔无边。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绵不绝的样子。
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
慷慨悲歌: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扰攘:骚乱,纷乱。
频仍:连续不断;屡次。
捍卫:保卫。
殷红:带黑的红色。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忠贞:忠诚而坚定不移。
八、建议本课教学一至二课时
参考资料:
1.这篇抒情散文发表在1982年6月7日的《人民日报》上,是作者两度登临山海关,经过四年酝酿的精心之作。《雄关赋》写于我国人民经受十年内乱之后重新开始励精图治、振兴中华的日子里,文中字里行间所洋溢的爱国之情,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我们应当好好阅读这篇经作者深思熟虑而成的精心之作。切实体会到雄关就在我们的心中。
2. ( http: / / baike. / pic / 60 / 11626812861233294.jpg" \t "_blank )山海关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关”,一是从地理位置上,为万里长城 ( http: / / baike. / view / 4256.htm" \t "_blank )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再就从地理形势上,依山襟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长城东部起点的山海关,成为明清以来特别是近代史上“关”的代表称号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