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期末综合测试一
一、单项选择题
有专家指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日俱增,主要是近百年来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结果。发达国家目前仍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其中美国名列第一,在全球C02排放量中占到1/4,但美国政府拒绝执行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据此回答1—2题。
1.美国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的根本原因是( )
A.《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要求太严格
B.《京都议定书》的内容带有明显的不公平性,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C.美国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全球环保事业
D.美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已取得很大成就,没有必要执行《京都议定书》
2.下列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二氮 ③甲烷 ④氯氟烃
A.①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我国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分布有烧烤羊肉串的摊点。据此回答3~5题。
3.这一现象说明,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 )。
A.实施清洁生产 B.公众参与
C.选购和使用绿色产品 D.参与国际合作
4.这一现象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可能有( )。
①伐木烧炭,破坏森林资源 ②破坏臭氧层 ③污染空气 ④大范围水体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既能保留这种饮食文化,又能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的正确方法是( )。
A.坚决予以取缔 B.逐步淘汰或限制
C.采用电烤类无污染的热源烧烤 D.在城市分区集中设置摊点
6.钢都“匹兹堡”,兴起和发展的区位因素是( )
①铁矿资源丰富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运便利 ④新科技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7.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
A.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明显
B.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轻工业的发展
C.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D.青藏高原不可以发展种植业
8.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其原因是 ( )
A.南方雨水多,便于排水
B.南方太阳高度角小,便于采光
C.北方冬季寒冷,需要保温
D.北方建筑材料少,为了节省建筑材料
2003年10月7日1时54分,经过5天多的运行,西气东输工程东段的天然气到达末站——上海白鹤站。下图是“‘西气东输’干线走向图”。据此完成9—12题.
9、“西气东输”的中段发生了弯曲,其主要目的是 ( )
A.为加快地区的煤炭外运
B.为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C.为“西气东输”提供另一重要气源
D.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10、西气东输工程干线走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城市 D.科技
11、沿“西气东输”干线自西(轮南)向东(上海),下列地理事物变化不正确的是( )
A.降水量越来越大 B.自然资源越来越贫乏
C.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 D.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12、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有利于解决我国的 ( )
A.森林、草原资源不足的问题 B.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C.工业生产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 D.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下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做13~15题。
13.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 )
A.土壤盐碱化 B.洪水泛滥
C.地层下陷 D.水土流失
14.该环境问题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
A.泥沙入河,淤积河床 B.土层变薄,养分流失
C.湖泊减少,气候干旱 D.河水断流,土地荒芜
15.该区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
16.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辽中南的是 ( )
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完成17—20题
矿产种类
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百分比(%)
能源矿产(煤为主)
92.17
金属矿产
3.95
非金属矿产
3.88
合计
100
17.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 )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好
C.矿种多,质量好
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18.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 )
A.能源矿产 B.金属矿产 C.铝土矿 D.非金属矿产
19.下面是某同学对表中数据92.17%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本地区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
B.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
C.它是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潜在价值占本地区能源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
D.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能源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
20.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展方向是建成全国的 ( )
A.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B.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基地
C.商品粮、棉生产基地 D、畜牧业生产基地
二、双项选择题
2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带来的环境破坏主要是( )
A.中高纬度地区温度升高,对农业生产有利
B.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增多,洪涝灾害加剧
C.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D.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旱涝灾害更加频繁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图8)(单位:mm),完成22—24题。
22.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季风风向 D.纬度位置
23.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
A.铁矿 B.水能
C.石油 D.森林
24.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
A.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B.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C.不合理的灌溉,土壤盐碱化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25、有人担心南水北调可能加重我国黄淮海平原的土壤盐碱化,这种担心的依据是( )
A、南水北调可能使沿线地下水位上升
B、长江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水体中含有大量的盐碱物质
C、水量增加,使灌溉水源充足,灌溉面积增加,因而加剧盐碱化
D、北方干旱季节长,水的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
三、综合题
26.读右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区域划分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区域C为_________________区,D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区。两地植被的共同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图中A、B间以_________________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界限以北植被主要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农田多为_____________。
(3)左图中C、D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中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中B地区酸雨现象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_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_____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_______工程。
(3)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荆江段图回答:
(1)三峡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优势是:位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_____________地带和
_____________地带的结合部位,电力市场广阔。
(2)从图上信息来看,三峡工程首要的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荆江段的主要河道特征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如何抓好荆江段防洪工程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箭头A是我国正在实施的“_____________”工程的一部分。
29.读下图回答:
(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
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E__________。
(2)F为________铁路,G为_________铁路。
(3)图中两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制约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革开放初期,对比甲区,乙区发展的特有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关乙图中轻工业基地20多年来发展较快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沿海有利条件吸引外资和技术
B、国家从改革的全局出发,制定有利于沿海经济发展的优惠、特殊政策
C、珠江三角洲利用劳动力和侨乡优势
D、轻工业较重工业更利于经济发展
(6)近几年许多外资企业由______________三角洲地区已迁往____________三角洲地区及国内的其他地区,支撑_________________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B
C
C
D
C
A
C
C
B
D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B
D
D
A
C
A
CD
BC
CD
AB
AD
26、(1)地形、气候 青藏高寒 西北干旱半干旱 草原、荒漠
(2)秦岭—淮河 温带落叶阔叶林 旱地
(3)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4)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稀疏,风力作用强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5)酸性气体排放过多,地形封闭,难以扩散,降水天气多 采用清洁能源,脱硫煤技术等,或对酸性气体回收利用
27、(1)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
(2)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
(3)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4)解决资源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28、(1)西部 中部 (2)防洪 (3)九曲回肠,泥沙淤积 裁弯取直,疏浚河道,修筑堤坝,营造防护林,修建水库等。 (4)南水北调
29、(1)杭州 广州 深圳 (2)京沪 京九 (3)矿产、能源资源缺乏
(4)政策优惠,临近港澳,毗邻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侨乡 (5)ABC
(6)珠江 长江 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