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
地 理 试 卷 2009.11
考生需知:
1、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在答卷纸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第Ⅰ卷(选择部分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图1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
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2.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
A.①与② B.③与④
C.②与③ D.①与④
3.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读图2某河流水系图,完成4~5小题。
4.该地区:
A.降水不多 B.可能为盆地地形
C.沟谷较少 D.河流水系呈放射状
5.若沿xy一线作一剖面图,最正确的可能是:
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近20年来,许多大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轻轨等新的交通设施,缓解了交通拥挤的状况。据此回答6~7题。
6.有些城市高架公路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设了近2米高的屏障,其目的是:
A.防止车辆冲出路面 B.美化城市环境
C.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D.隔音、减轻噪声污染
7.为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所采取的措施相对合理的是:
①错开休息日和上下班时间 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③鼓励私人买车,解决乘车难问题 ④发展高层建设,腾出地块拓宽马路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图3为“某城市道路网图”﹐读图3回答8~10题。8.该道路网的形状是:A.方格棋盘式 B.混合式C.环行放射式 D.自由式9.该市计划再修建新的长途汽车站,图中位置最合理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10.关于图中道路网,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环行线路,道路将更加拥堵
B.此道路网在欧洲城市比较普遍
C.该道路网适合重庆市
D.该道路网一般以广场为中心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浙江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我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11~12题。
11.2007年浙江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94.5%,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约57%,这两个比重的差距说明浙江城市化:
A.“滞后城市化” B.“过度城市化” C.逆城市化加剧 D.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1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图4“我国东南部某大城市住宅小区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市政府在“爱我城市,共建家园”的民意调查中,小区居民集中反馈的问题如下:①高架公路需改线;②化工厂和火电厂应搬迁;③西北绿地改建为学校;④小区的绿地面积太少。你认为反映合理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如果在图中甲处增加商业小区布局,其合理性是:
A.人口密集 B.交通方便 C.近学校 D.近市中心区
图5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兴建。读图,回答15~17题。
15.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16.若河水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7.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A.W B.X C.Y D.Z
读图6“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8~20题。18.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20.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368m B.488m C.678m D.708m21.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9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A.40°N,64°W B.50°N,64°W C.40°N,64°E D.50°N,116°E由于房价太高,加之政府有力的调控政策,深圳市房地产的交易量从2007年8月开始直线下降。图7是深圳市龙岗区2007年11月新开盘的某一楼盘的平面图,据此回答22~23题。
22.开盘之日,3楼16套住房只成交了2套,在面积、价位等都相同的情况下,请你依据所学地理知识从采光、通风、噪声、气温、悬浮物等方面判断最有可能成交的是哪2套: ①A-4 ②B-2 ③C-1
④D-3 ⑤C-4 ⑥B-3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②③
23.有一购房者,考查了A-1户型的l~30层楼的噪声,结果发现:6~13层的噪声较大,其中,噪声最大的是8~10层。就此现象,他询问了当地理教师的邻居,该地理老师的说法可信的是:
①6楼以下,车辆的噪声被树木削减了 ②6楼以下,灰尘多,噪声被灰尘削减了
③ 6~13楼的噪声较大,是因为小区车辆产生的噪声不仅不会被树木削减,而且与街道交通车辆产生的噪声的波长大体相同,产生了共振
④声音依赖空气传播,13楼以上,空气稀薄,传到的声音少,噪声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图8是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对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等值线分布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四点达成交易的机率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甲丁乙 D.乙甲丁丙
25.若要在图上新布置一个同等规模的商业中心,
则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读“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极点是_________。从极点上空看地球,纬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A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__,B所在纬线的纬度是 。
(3)A、B、C、D四点中,C在D的__________方向, A在B的_________方向,D在A的__________方向。
(4)A、B、C、D四点中,一年能接受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填字母)。
27.读我国某地区图(图10),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示区域的地势特点是 。(1分)
(2)据图中信息分析,与A处相比,B处聚落密度可能较 。分析A、B、C、D四个聚落中 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并说出理由。 。(至少说出两点)(4分)
(3)拟在C城市发展钢铁工业,这可能对该城市的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材料1: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2:“媚尼风景区”略图(图11)。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 。(填数码)(1分)
(2)乘船游览尼湖(内陆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 ;
理由是: 。(2分)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4分)
在支流a: ;
在媚河上游b: 。
(4)E处的地形是 ,该处海拔高度的范围是 。(2分)
(5)在图中D处拟建一水坝,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1分)
(6)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能帮忙计算吗?
两地的温差: 。(1分)
29.读某城市规划图(图12)(单位:米),图中城市常年盛行西南风,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欲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布局商场和钢铁厂,在E、F、G处规划蔬菜种植区,请合理布置并说明理由。(7分)
商场位于 地,理由是 ;(2分)
钢铁厂位于 地,理由是 ;(3分)
蔬菜种植区位于 地,理由是 。(2分)
(2)若从A处修建铁路到B处,选A-C-B线、A-D-B线中的哪一条线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好?并说明理由。(3分)
30.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下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 %
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
(3)从图3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 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大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 说明其理由。
图1
x
y
图2
A B C D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E
图11
E
G
F
图12
200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二地理试卷 第3页 共7页200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
高二地理答题卷 2009.11
一、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8分)(1) 。 。(2分)
(2)A ,B 。(2分)
(3) , , 。(3分)(4) (填字母)。(1分)
27.(7分)(1) 。(1分)
(2) 。 。理由
。(4分)
(3) 。(2分)
28.(11分)(1) 。(填数码)(1分) (2) ;
理由是 。(3分)
(3)(4分)在支流a:
;
在媚河上游b:
。
(4) , 。(2分) (5) ;(1分)
(6) 。(1分)
29.(共10分)(1)商场位于 地,理由是 ;(2分)
钢铁厂位于 地,理由是
;(3分)
蔬菜种植位于 地,理由是
。(2分)
(2) ,
(3分)30. (14分)(1) %和 %。 。(3分)
(2) 。 , (3分)
(3)
(5分)
(4)
(3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座位号
200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二地理答题卷 第2页 共2页200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
高二地理答案 2009.11
一、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D B A D B C B C A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C D A D B B A B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 北极点 以北极点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
(2) 120°W 30°N (3) 正西 西南 西北 (4) A(每空1分)
27.(1)北高南低(1分)
(2)大(1分) C(1分) 水源丰富、水运便利;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地形平坦开阔。(2分)
(4)大气污染、 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2分)
28.(11分)
(1)①;(1分) (2) 从A到B快;(1分)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1分)
(3)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1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速度快,更加艰险刺激。(1分)媚河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1分)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一些,漂流时速度慢一些。(1分)
(4)鞍部(1分) 600~700米,(1分) (5)②(1分)
(6)4·8 C29.(10分)(1)② 位于市中心,接近消费人群(2分)
④ 靠近煤矿产地,位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靠近交通线,交通便利(3分)
G 靠近城市(市场),河流经过,灌溉方便(2分)
(2)ABD 该线经过地方地形平坦,工程难度小,投资较少;
该线经过城市的郊外,减少对市内交通的干扰和城区环境的影响。(3分)
30.(1) 61;29;经济城市化水平(3分)
(2) 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我国(3分)
(3) 图3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5分)
(4) 第三产业。
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的提高。(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