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三校2010届高三期中联考(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株洲三校2010届高三期中联考(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1-14 12: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株洲四中 醴陵二中 醴陵四中三校联考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 理
命题学校:醴陵四中 命题人:李凤娇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是在 ( )
A.玄武岩分布区 B.石灰岩分布区 C.大理岩分布区 D.花岗岩分布区2.下列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图示地貌形成相同的是 ( )
A.北美五大湖 B.湄公河三角洲 C.塔里木盆地的沙丘 D.“V”型河谷
3.图中泉水出露处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 )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褶曲
我国海拔在180~600米的某地,分布在梯田的各级台地间的成排竹子,可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固水能力,并提高农业生产力.据此并读图回答4~5题.4、此地区气候可能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式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5、下图中,能反映该地地形特点的等高线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四大盆地分布示意图(右图),回答6—7题。
6、在下面①②③④四幅地形剖面图中与上图四大盆地分布位置对应一致的是 ( )
A.①②③④四图分别对应acbd四地点 B.①②③④四图分别对应bcad四地点C.①②③④四图分别对应dabc四地点 D.①②③④四图分别对应dcab四地点
7、下列关于图中的四大盆地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盆地具有紫色土壤,是我国水稻、油菜的主要产区 ②因生产石油、盐、铅锌而被人们称为“聚宝盆”③盆地分布有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 ④盆地被昆仑山和天山环绕
A.① B.② C.③ D.④
2008年10月21日起,10余起山林大火肆虐图中某地,已造成数十人伤亡,近百万人被疏散。读右图回答8~10题.
8.火灾发生地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时间长达( )
A.8小时 B.12小时
C.16小时 D.22小时
9.下列关于火灾发生地所在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该国南部 B.该国东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C..该国温带海洋气候面积广大 D.该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出口国
10. 下列四幅图能反映火灾发生地气候特点的是 ( )
读等值线图回答11—12题。11. 若图为等高线图,且在AB间有河流流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b>c ②.a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若图为等压线图,且a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2009年4月15日下午举行仪式,第一批护航编队向第二批护航编队转交护航任务。第一批护航编队将于18日正式返航,于28日到达三亚。中国海军第一批护航编队2008年12月26日下午将从中国南部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据此回答13—15题。
13.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舰艇编队,北京时间29日6时许依次驶入新加坡海峡,30日进入印度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加坡已旭日东升 B.海峡临近赤道,终年高温潮湿 C.在印度洋逆水航行 D.从三亚到新加坡逆风航行
14.北印度洋夏季,M地近海洋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形成寒流的主要原因(  )
A.盛行西南季风,深层海水迅速上升补偿
B.盛行由高纬度向低纬度的东北季风
C.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D.盛行西南季风,表层海水下沉
15.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索马里半岛东部沿海 地区夏季气候特点是 ( )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 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
某日当a点(见右图)处在晨昏线上时,北京时间为19时,读图并回答16题16.该日汕头的昼长约为:  (   )
A.12小时 B.11小时20分钟C.12小时40分钟 D.12小时20分钟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17~19题。
17.甲图中AB段河流 (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A处水流较B处平稳 D.不能确定18.造成该河最高水位的原因是 ( ) A.气旋活动 B.梅雨连绵 C.冰雪融化 D.春雨霏霏19.关于乙图EF的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 ) ①E岸河床较缓,F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刷力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下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一座‘东—西’走向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降水统计表。读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_21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气温(℃) -13.5 -9.3 -0.4 7.7 15.2 20.0 21.8
降水(mm) 2.4 6.1 10.1 19.9 28.4 46.2 104.4
月份 8 9 10 11 12 全年
气温(℃) 19.9 13.8 6.5 -3.0 -11.4
降水(mm) 136.9 40.4 24.1 5.9 1.4 426.1
20.由图表信息可判断,该山脉的名称是 ( )
A.大兴安岭 B.秦岭 C.天山 D.阴山
21. 该山地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读图9“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非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22-23题。
22.图9中M、N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   )
A.西北风;东北风 B.西北风;东南风   C. 西南风;东北风 D.西南风;东南风
23.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 图9中等压线所示时间一致的是            ( )
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图中虚线AC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1月6 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回答24-25题。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图表示北半球 ②该图表示南半球
③AC为晨线 ④BC为晨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1月6日4时 B.1月5日4时
C.1月6 日12时 D.1月7日12时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小题,50分)
26.读图14回答。(7分)
图14
(1)乙图为 锋锋面示意图,受其影响,冬季时在我国北方常表现为 (灾害性天气)等天气,此时地球位于甲图中 点位置附近。 (3分)
(2)若将乙图锋面移到丙图中,相当于哪条地面锋线 ( GF或HF ),受其锋面影响①②③④四地中此时有降水的是 。 (2分)
(3)乙图中D点未来天气变化如何 。(2分)
27.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据农业部农情调查,从2 008年1 0月下旬以来,北方冬麦区的降水明显偏少,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至八成,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截至200 9年2月5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等主产区小麦受旱1.57亿亩,其中严重受旱6482万亩。土地龟裂、河流干涸,地里的冬小麦面临绝产危险。
材料二:我国季节性干旱多发区分布图
材料三: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
(1)从材料分析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原因。(3分)
(2)缓解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措施是 (不定项选择)。(2分)
A.长江水北调 B.黄河上游水库向中下游输水 C.合理利用地下水
D.适时进行人工增雨 E.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3)A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但是三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不同,试分析说明B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2分)
(4)根据材料,描述干旱灾害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特点 。(2分)
28.读图和材料,完成有关活动。(11分)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地点 海拔高度(米) 1月均温(℃) 7月均温(℃) 1月降水量(mm) 7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年日照时数(小时)
R 201 2.6 20.7 54.1 60.6 824.5 1975.3
Q 1111 -8.4 23.3 1.2 42.2 193.7 2975.7
(1)图中贺兰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请任列举一项 。(1分)
(2)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P河段会发生 现象, 容易产生决堤泛滥。简述P河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3分)
(3)简述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3分)
(4)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2分)
(5)如果大量利用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在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120万亩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2分)
29.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20℃等温线分布有多处弯曲变化,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①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 。
②处等温线向南弯曲的原因是 。
(2)简析丙海域正常年份的洋流对该海洋环境和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2分)。
(3)(2)PQ两城市都位于沿海,但气候特征差异很大,请分析形成的原因。(3分)
(4)分析乙地所在国首都由沿海迁往内陆的主要原因。(3分)
30.图7为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毫米), 读下图图7 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状况,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7分)
(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比较说明板块运动对C、D两地区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形成的异同点。(3分)
(3)分析E河的水文特征。(3分)
株洲四中 醴陵二中 醴陵四中
2009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三校联考高三年级地理答题卷
命题学校:醴陵四中 命题人:李凤娇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26、(7分)
(1)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9分)
(1)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不定项选择)。 (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1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 P河段会发生______________现象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9、(10分)
(1)、①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②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0、( 13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株洲四中 醴陵二中 醴陵四中
2009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三校联考高三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C A D C A B C B D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C A B C D C A B C A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26、(7分)
(1) 冷 、 寒潮 、 A 。(3分)(2) GF 、 ① 。(2分)
(3) 先由晴转阴、雨(雪)、大风等天气,锋面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分)
27、 (9分)
(1)(共3分)北方冬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受锋面雨带推移影响,降水主要集中7、8月(夏季),冬春季节降水少;(1分)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的年际变化大,(1分)今年北方冬麦区的降水较常年少;春季是冬小麦的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大。(1分)
(2)ABCDE(全部选对得2分)
(3)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1分)原因: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形成伏旱。(1分)
(4)干旱灾害在我国地区分布广,东部季风区危害较严重;(1分)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季节性明显(有时持续时间长)。(1分)
28、(11分)
(1)、内流区与外流区 或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1分)
(2)(1) (3分)凌汛(1分) 河流处于结冰期(1分),且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1分)
(3)、(3分) ①R地海拔较低;(1分)②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1分)③R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较大,Q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1分)
(4)、 (2分)有利条件:①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②冬天气温低,病虫害少;③劳动力丰富廉价;④地价低。(任答对两点即可得2分)   
(5)、 (2分)对本地区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 (1分);
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 (1分)
29、(10分)
(1)①处受寒流的影响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1分)
②处位于中部平原地区地势低,气温较高;(1分)
(2)由于冷海水上泛,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丰富,形成秘鲁渔场(或东南太平洋渔场);(1分)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1分)
(3)P地夏季受副高的控制,炎热少雨,(1分)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1分)Q地受海陆热力对比的影响;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1分)
(4)加强对广大内地的管理,促进内地的开发和经济发展;分散里约热内卢的城市职能。(3分)
30、(13分)
(1)(共7分)B地降水量多于A地, B地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2000mm以上,A地降水量250至500mm,(1分)因为A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主要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冬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1分)地形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不明显;(1分)沿岸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1分)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全年多雨;(1分)地形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1分)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1分)
(2)(共3分)共同点:地质活动:C、D两地区均位于板块边界地带(或均为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1分)不同点:C地:形成岛孤一海沟,(1分)D地:形成海岸山脉。(1分)
(3)水量比较丰富:一年有两次汛期;结冰期长;有凌汛现象;含沙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任答其中3点,每点1分,共3分)。
www.
图2
A
B
C
D
20090422

M
Q
100°
N
新加坡
图9




A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