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章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产物》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章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产物》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20 08:0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产物

1.重点:能说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和氧气的过程。
2.知道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3.知道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和对环境的意义。

知识点一:光合作用产物的探究
1.对实验材料的处理:
(1)实验前对实验材料的暗处理是为了 消耗材料内的有机物 。
(2)对材料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的目的是为了形成 对照实验 。
(3)实验后,叶片进行脱色处理,是为了 防止叶片原有的颜色干扰观察的效果 。
2.实验的原理:
(1)叶片滴加碘液:淀粉遇碘变 蓝 ,据此可以判断是否有 淀粉 。
(2)快要熄灭的火柴复燃:氧气具有 助燃 作用,据此判断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3)对放入酒精的叶片进行水浴加热:酒精易 燃 ,对酒精直接加热会有危险。
知识点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氧气
1.产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包括 淀粉 (其他有机物)和 氧气 。
2.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 有机物 中。
3.光合作用产物的探究:
(1)通过见光部分叶片遇碘变蓝,可知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淀粉(有机物) ;释放的气体可使要熄灭的火柴重新燃烧,可知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氧气 。
(2)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不见光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光照 。
知识点三: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 的意义
知识点四: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应用

1.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
(1)在实验过程中,将处理过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容器内进行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除掉叶片内的叶绿素,以便更好地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2)为什么不对盛有酒精的容器直接加热,而是通过水浴加热?
因为酒精属于易燃物,加热沸腾后,如果溅出,容易发生危险。
(3)水浴加热后,叶片颜色有什么变化?酒精颜色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叶片变为黄白色,酒精变为绿色。因为经过加热,叶肉细胞的细胞膜被破坏,从而导致细胞内叶绿素溢出,溶解在酒精中所致。
(4)叶片脱色、清水漂洗、用清水洗掉叶片上的碘液等,要进行这一系列处理的原因是什么?
都是为了除掉叶片上的一些可能影响观察效果的颜色,使观察更准确。
2.本节知识表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什么意义?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淀粉,并可进一步合成其他有机物,可以为动物和人提供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人和动物呼吸所需氧气的来源;光合作用还能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人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古代的蕨类植物经过亿万年的变化,把贮存的太阳能转化成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质。
3.观察下面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1)他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发现蜡烛不久就熄灭了,小白鼠很快也死去了。
(2)他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发现植物能够长时间地活着,蜡烛也没有熄灭。
(3)他又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发现植物和小白鼠都能够正常地活着。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发生的现象。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除了满足植物自己呼吸的需要外,还供给动物呼吸、蜡烛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