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10 小池塘 大世界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10 小池塘 大世界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0 15:0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池塘 大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找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植物。
2.能通过类比说出生态系统的构成。
3.能正确分析出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员之间的关系。
4.能以合理形式正确记录观察结果。
5.能用恰当的形式描述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员之间的关系。
6.能有根据地对研究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做到保护研究区域内的动物和植物。
2.能与其他同学积极、和谐地研究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 能说出科学研究生态系统的大体过程以及每个过程的作用。
2. 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池塘生态系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课,希望我们的合作愉快。课下和同学们聊天的时候我听说有很多同学都去过池塘边,谁能为大家简单的描述一下你见到过的池塘。(池塘和池塘周围都有什么。)学生主动站起来说。学生可能会说:我见到的池塘很美,池塘的水很清,池塘里有小鱼,有鸭子,有水草,池塘边有柳树。
教师可适时引导(看哪个学生说的最动情),你们说的太好了,听了你们的讲述,我都想马上去池塘边看看,可惜今天我们不能去,不过没关系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小池塘的图片和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歌声的陪伴下去观察池塘吧!
播放课件
(二)新课教学
活动1:观察池塘
(1)师提出任务:仔细观察池塘,找出其中生长着哪些生物,分析这些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条件,做好记录。
(2)低声播放《童年》歌曲,观察记录:
池塘观察记录表
我观察到的生物有:
它们之间形成的食物关系:(画出食物链或食物网)
这些生物的生存离不开那些外界条件?
(2)对学生的观察进行简单评价,然后交流。
注意后两个问题,学生可能说不全面或错误教师适当补充和指导。
(3)分组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可以选择一种生物或件进行假设)
A如果池塘中缺少了某种生物,池塘中的其他生物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小池塘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没有了水草,一些吃草的鱼可能会饿死,水鸟吃不到鱼就会飞走……)
B如果外界条件发生了改变,池塘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交流汇报。
(5)小结:
教师可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强调各种生物及非生物问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是重点。
通过刚才我们的假设我们发现了这池塘中的生物及非生物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们哪些词来形容呢?(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依赖,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引导学生试着举例。(板书))
如果学生理解不好,可引导学生用“缩句”的方法理解这句话。
(6)阅读科学在线。
用类比的方法分析池塘生态系统是怎样构成的?
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生态系统,其实它们都有自己的层次,就像前面我们学过的建筑,人体结构一样,尽管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层次。比如一幢楼的层次,谁还记得是什么样的。人体的结构呢?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看课本第50页科学在线,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人体、建筑物的层次构成,你能结合图片用类比的方法来分析池塘生态系统是怎样构成的吗?
课下分析森林生态系统。
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结构图(略)
即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又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等,非生物又包括阳光、土壤、空气、温度、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