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课题
《乘火车》
第六单元第3节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三年级
课时
1课时
作者
欧路梅
单位
白花第二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它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以贴近生活的旅游“买车票”为教学情境,在优美如画的情境中学生带着向往和激情融入到教学当中。本节课的内容为今后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理解算理:个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十位进几。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去解决。
情感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好,请看大屏幕。课件播放《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图片。
师:你们看过吗?
生:看过。
师:那谁来说说?
生1:托马斯是一辆可爱的火车头,最喜欢帮助别人,有很多的火车好朋友,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生2:他的好朋友是高登、培西、艾德华、亨利。
师:托马斯和他的好朋友们都是火车,火车上有许多数学学问,你们发现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研究火车上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创设轻松、愉快地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
板书课题:乘火车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理解题意,提出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乘火车”挂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1: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生2: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
生3:这列火车一共可乘多少人?
……
(学生提的问题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现在老师就从你们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一个,大家一起来解决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乐于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选择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出示问题: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学生列出算式后
师:你们能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这道题吗?
生列式:72×5=
师:你真棒!这个算式比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稍有一些难度,能运用你们的智慧解决这个难题吗?
生:能。
列出算式,探索算法。,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小组内交流,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设计意图〗通过夸奖学生,激发学习乐趣,让学生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乐于计算。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能把自己的方法说一说,并把方法进行归纳整合。
全班交流。请小组同学派代表板书计算过程,并口头说明计算过程,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算法:
×
70
2
5
350
10
生1: 70×5=350 生2:
2×5=10
350+10=360
生3: 7 2
× 1 5
3 6 0
师:你们好棒啊!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现在小组讨论哪种方法好。
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再讨论竖式上的“0”漏写得“36”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积的个位上的“0”处理问题。
(3)评价算法:突出竖式算法。
(个位上的2乘5积满十,怎么办?
生1:(2×5=10,表示一个十,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一。)
师:你说的真好。
(十位上的7乘5积满十,怎么办?
生2:(十位上的7表示7个十,乘5等于35个十,也就是350,所以
向百位进3;余下来的5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一个十,得6个十,所以十位写6。
师:你真了不起。像这样进一位再进一位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注意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把学习主动权留给学生,这样给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思维空间,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便于他们自由选择、自主探索。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
生列式:118 ×7=
×
100
10
8
7
700
70
56
生1:100×7=700 生2:
10 ×7=70
8 ×7=56
700+70+56=826
生3: 1 1 8
× 7
8 2 6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学生在独立解决的基础上交流,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看来大家对新知识掌握还不错,有没有信心闯一闯关呢?(有)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五个关。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3页“练一练”中的1、2、3、4题。(课件出示)
1、第一关:第1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先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全班交流时,指名板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反馈时引导学生注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第二关:第2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再进行全班交流。
3、第三关:第3题。让学生独立用计算,教师巡视,指名回答,再进行全班交流。
4、第四关:第4题森林医生。
先让学生判断,然后说说,哪里不对,最后改正。
5、第五关: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说说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设计意图〗采用多层次的练习,通过玩游戏的方法,使学生在玩中进一步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体现了教学的乐趣,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总结归纳中活动成就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把 只是进行课外延伸,提高了学习数学的欲望。
作业
竖式计算
58×5= 74×4= 42×3 = 166×4=
2、校园里有水杉树64棵,松树的棵数是水杉树的3倍,松树有多少棵?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三、巩固练习
教师谈话引入,出示歌曲和《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的图片
1、理解题意,提出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乘火车”挂图,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问题: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②: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3页“练一练”中的1、2、3、4题。
学生自由说说
指名学生回答
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学生列出算式后
通过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创设轻松、愉快地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
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乐于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通过夸奖学生,激发学习乐趣,让学生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乐于计算。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能把自己的方法说一说,并把方法进行归纳整合。
全班交流。请小组同学派代表板书计算过程,并口头说明计算过程,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通过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学生在独立解决的基础上交流,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
(乘火车)
72×5=360(人) 7 2
2×5=10 × 1 5
70×5=350
350+10=360 360
答:5节卧铺车厢可乘360人。
118 ×7=826(人)
100 ×7=700 1 1 8
10 ×7=70 × 7
8 ×7=56
700+70+56=826 8 2 6
答:7节卧铺车厢可乘826人。
七、教学活动评价设计
小组竞赛形式,四个小组分别是高登、培西、艾德华、亨利,每答对一题或表现好的小组奖励一个托马斯图片,学生很感兴趣。
八、教学反思
我上了《乘火车》这节课后,觉得效果不是很好。教学中,我利用《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歌曲引入,激发了学生兴趣,我还创设了乘火车的问题情境,把自主探索的机会、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感受问题的存在,课堂上,对于72×5是如何计算的,同学们在独立思考后,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了。我请他们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之后,全班同学共享多种算法。大家都抢着发言,有的算法是:70×5=350,?2×5=10,350+10=360;有的竖式计算。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首先,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连续进位的乘法。教学重点是算理的教学,但我在进行教学时没有突出这一重点,没有很好地让学生理解重点。导致很多同学在计算时计算出现错误,尤其是后一位相乘满几十没有加在前一位上。其次练习设计没有梯度,并且在反馈中没有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和有效性,并在反馈时要深入挖崛学生的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是这堂课教学时缺少激励性言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造成学习效率不高。
注:提交时,请将表格中蓝色字说明部分删除,并将编辑好的内容复制到“作业提交框”中。如果表格中含有复杂的公式、图片等信息,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