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中心小学 牟晓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一天的时间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一天的时间”是在学生学习了年月日和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本节教材安排了看电视节目预告、邮箱取信时间、阅览室开放时间等情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24时记时法和12小时计时法的联系及其应用价值。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时间其实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而且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只不过它一直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出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结合现实情境,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计时法,能够对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学情分析
学生的认知基础: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教学的。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过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但对于两者之间的具体联系与区别还不清晰。
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一天中的时间:24小时计时法和12小时计时法有了较好的理解,但是习题过程中,二者的联系还是比较糊涂。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包括核心素养):结合现实情境,知道一天有24时,认识24时计时法,能够对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 在借助直观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24时计时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6、教学方法(体现出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实践、适时点拨、合作交流
7、媒体资源(网络 白板 ipad 手机移动终端镜像投屏 PPT课件 flash课件 )PPT课件 、flash课件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初步感受24时记时法
师:观察主题情境,从这两幅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几时的时候淘气正在做什么??这两个“1时”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情境图,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创设一种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和兴趣,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感受到需要一种记时法可以避免这种误解,从而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想法。
虽然钟表上显示的都是1时,但表示的确不是同一个时刻。此环节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新课环节。
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你知道下午1时还可以表示为几时吗?
认识一天的开始——0时
师:大家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么?教师先不作答复。
师:一天的开始到底是什么时刻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放课件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一起在迎接新年第一天开始的情景。(课件播放倒计时的录像)提问: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钟面上是几时,是什么时候的12时?
师:到了夜里12时,就表示这一天结束了,同时又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作为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一般又把夜里12时说成凌晨0时。?板书
师:凌晨0时我们通常在做什么呢?
现在知道一天的开始是什么时候了么?一起说说看。
运用课件创设情境,感受一天的经过。?
师:那么一天的时间有多长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一天的经过吧!大家可以一边看,一边随着画面和音乐表演。(课件演示)
②师:现在是凌晨0时,在睡梦中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在时钟的嘀嗒嘀嗒声中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天色渐渐亮起来了。?
③(钟面停在早晨6时),提问: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现在是什么时候?该起床了。?
④(钟面停在中午12时),提问:时间真快,现在是什么时候呀?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
?⑤(钟面停在下午6时),提问:回家了。
?⑥不知不觉中,忙碌而充实的白天又过去了,天已经黑了,很晚了,现在钟面上是几时?(钟面停在晚上9时)这时大家应该干什么?
(晚上9时,小朋友们应该睡觉了,养足精神准备第二天的学习。)
⑦师:大家在睡梦中,时间又不知不觉到了什么时候?(夜里12时)到了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认识24时记时法?
师:小朋友们回想一下刚才一天里,钟面上的时针转了几圈?第一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课件出示)
对,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是一天中的前12个小时,我们也可以用直接用0时到12时来表示。(课件钟面上出示0时-12时)
师:这一天结束了吗?
?时针还要从中午12时接着走第二圈。(课件演示时针又转过一大格)?
师:时针又走了一大格,现在是下午几时?
我们把一天分成24个小时,那么下午1时是一天中的第几个小时?你是怎么想的?请一个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对,钟面上第二圈开始的下午1时我们还可以说成是13时(出示)。?⑥师:时针又走了一大格,现在是下午几时?也可是说成几时?你又是怎么想的??
依此类推,下午3时、下午4时直到晚上12时的时间接着写下去,又可以说成几时呢,你能写出来么?
时针走的第二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
从直条上可以看出,一天一共有多少个小时?
师:我们用0时、1时、2时??直到24时来表示一天时间,我们给这种记时的方法起个什么名字合适呢?(板书:24时计时法)。
?⑩师:为了和24时记时法区别,我们把这种我们熟悉的记时方法叫12时记时法。
生回答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夜里12时)
(睡觉)
(凌晨0时)
欣赏音乐,观看小视频,感受一天的经过。
聆听老师的讲解
两圈
学生回答
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
没有
下午1时
12个小时,再加上1小时,就是13时)那么下午1时可以说是几时?(13时)?
下午2时就是14时,12时加2时就是14时。
在数学用纸上把钟面上第二圈的时间写出来。?
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是一天中的后12个小时,可以接着用12时、13时、14时、、、、、、表示
24小时
学生识记
时间其实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而且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只不过它一直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出现。
从学生一天中的熟悉时间入手,便于学生思考,容易联系生活原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此处播放一小段春晚视频,对新知识的传授起到了恰到好处的作用。
潜移默化的理解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让学生在音乐美、=意境美中体验一天的经过,是对知识更好地诠释。
边放课件边讲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件的有效使用,对知识的理解越透彻。
使学生更好的理解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联系
检验学生对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关系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验。
对目标完成情况的又一次检验
一段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感受到了24时记时法的来历。同时渗透了时间的周而复始,并把抽象的时间和真正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解决13时怎么来的和19时是晚上几时这两个问题时其实是在渗透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改写方法。师生间的对答更是对目标达成的检验,有效的利用课间,课件出示的时机是对目标达成更好的验证。?
巩固应用
出示书中习题
练习、注重说理
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检验
此环节,学生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并且能很好地进行说理,达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课堂总结
每天都有24小时,“一天的时间”给勤劳的人带来智慧和收获,而懒惰的人却一无所获。希望大家都做勤劳的孩子,珍惜每天的24小时。
学生畅谈收获
对学习目标完成的检验
板书设计: 一天的时间
24时计时法---------------12时计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