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
临猗西关小学 杨蓉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与数学(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日历,体会日历中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
2、通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比较、发现规律。
教学重难点:看日历解决问题,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看日历,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看日历,继续学习时间与数学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时间与数学
2、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会观察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出所需的数学信息。
(2)、能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比较、发现规律。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看日历解决问题
第一层:理解数学信息,找父亲、母亲、飞飞各自的休息日。
理解数学信息
介绍飞飞一家人:飞飞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飞飞每周六日休息。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一)
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是什么意思?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又是什么意思?周六周日休息呢?
2、找父亲、母亲、飞飞各自休息日
课件出示9月份的日历以及自学指导(二)
从9月1日开始算起,请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并填在下面标有“父亲休息日”的圆圈里。
(学生根据数学信息,交流汇报父亲的休息日。)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二)
用○ 标出母亲的休息日,用 √ 标出飞飞的休息日,并填在相应的圆圈中。
(学生有上次的经验做基础,同桌两人合作找出母亲、飞飞的休息日。)
第二层: 分析、观察三个集合圈中的数,发现其中的规律。
师:我们已经从日历中找到了父亲、母亲、飞飞各自的休息日,仔细观察父亲的休息日中有什么特征?
学生可能会说:
生:“都是双数。”
生:“都是4的倍数。”
师:母亲和飞飞的休息日中又蕴藏着哪些规律呢?
观察后可能会发现:
生:我发现妈妈的休息日都是2的倍数。
生:飞飞的休息日横着看每两个数字相差1,竖着看每两个数字相差7。
第三层:找父子、母子、父母共同的休息日。
独立找出父母共同休息日,并汇报是从哪儿找到的?怎么找的?
(分别从日历,集合圈两层汇报方法。)
师: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找出父子、母子共同的休息日。
第四层:找全家共同的休息日
(找全家共同休息日可能会有不同的办法,引导学生比较,看哪种方法更容易找到答案。)
三、当堂训练
1、暑假期间,飞飞和淘气去学游泳。从8月1日开始算起,哪几天会碰面?
飞飞:每隔4天去一次 淘气:每隔9天去一次
(学生自己独立填表格,并汇报两人共同的休息日。)
2、数字娃娃找朋友
(学生独立完成并找出:3和6的好朋友、6和9的好朋友以及3、6、9共同的好朋友)
3、看日历找规律
课件出示:9月份的日历
温馨提示:
请你仔细观察,方框中的这4个数字
1、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斜着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2、再换一组数,试一试,还有这样的规律吗?
3、思考:换一组更多的数,还存在这样的规律吗?
(学生根据温馨提示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师小结并板书:
横看
竖看
斜看
五、全课总结
在日历中还藏有什么秘密?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时间与数学(一)
看日历,解决问题
横看
看日历,找规律 竖看
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