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郡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1-17 19: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郡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命题人:谢 鸿 审核人:童 惠 分数:100分 时量: 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们通常以经度0°,北纬38°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如图所示,P点为“陆半球”的极点,阴影代表“陆半球”)。据此完成1~2题。
1.“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
A.北极点 B.0°,38°S
C.南极点 D.180°,38°S
2.赤道上位于“水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经度0°向西至20°W B.90°E向东至160°E
C.90°W向西至160°E D.20°W向东至90°E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
速度变化图乙,完成3~4题。
3.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A.30° 1月 B.60° 7月 C.60° 1月 D.30° 7月
4.当地球公转速度为N时( )
A.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B.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C.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D.悉尼——处于雨季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城市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拟建一大型仓库,最合适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为了加强乙村与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7.图中铁路线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
①穿越河流 ②靠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完成8~9题。
8.20世纪9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比较,该城市( )
A.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
B.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不受河流影响
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 D.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
9.20世纪90年代末,该城市新建商业中心( )
A.沿河流两岸分布 B.沿环线高架路分布
C.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交会处 D.围绕老商业中心均匀分布
读甲图(云南某城市的区位图)和乙图(甲城市某局部8时30分噪声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据图分析甲图中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最有可能的是( )
A.水运障碍 B.地形 C.气候 D.水源
11.乙图中n地的噪声污染值和污染来源可能是( )
A.大于100分贝,奶牛场 B.大于120分贝,车站和码头
C.小于80分贝,超市 D.大于100分贝,学校及其体育场
截至2009年1月,中国政府已投入74.79亿元人民币用于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经过9年治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断流三十多年的状况已成为历史。据此完成12~13题。
12.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能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 )
①太阳能 ②水能 ③石油 ④天然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造成塔里木河下游多年断流的原因包括( )
①该河为内流河,向下游水量逐渐减少 ②流域内的人口不断增长
③工农业用水大增,使下游的水量逐步减少 ④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著名农业区甲,其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地形
15.近年来,图中乙区域荒漠化发展迅速,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其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和过度开垦
C.水资源利用不当 D.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合理
读地表植被覆盖率与土壤损失关系图,完成16~17题。
16.地表植被覆盖率与土壤损失的相互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17.有关我国土壤损失的区域问题,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重
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
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
D.东北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
右图表示“某种产业部门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地区分布的变化(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的转移方向,图中数码表示不同时段”)。联系所学知识完成18~20题。
18.该产业部门最有可能属于( )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19.导致该产业部门地区分布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工资水平的变化 B.交通运输的发展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20.上述现象最能表明( )
A.劳动力素质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B.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C.交通运输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D.工业区位的选择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
读图完成21~23题。
21.④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2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完成24~25题。
24.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源地能源以天然气为主,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6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B点与A点的距离为 ,所属的纬度地带是 。(5分)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为 。(4分)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所属的纬度地带为 ,F点在E点的 方向。(5分)
(4)图中A点在C点的 方向,E点在C点的 方向。(2分)
27.(11分)读图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二 部分地区图
(1)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其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2分)
(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条件是( )(2分)
A.地势平坦开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4分)
(4)填写下表,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3分)
28.(12分)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跨流域调水是解决 地区分布不均的重要手段。(2分)
(2)图中A线方案,可利用 作为输水渠道,主要解决我国 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4分)
(3)图中B线方案是在③ (水利枢纽)处将水引至北京、天津。(2分)
(4)图中C线方案是将④ 江、通天河、大渡河上游的水引至黄河上游。(2分)
(5)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三种方案的优缺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2分)
A.东线方案的优点是有现成的京杭运河作输水干线,工程量小,工期短。
B.东线地势南高北低,可进行自流输水,水质好
C.中线方案的优点是地势南高北低,可进行自流输水;缺点是沿途要修建渠道,工程量大
D.西线方案的优点是调水的线路最短,水质好;缺点是沿途地质地貌复杂,工程量很大
29.(11分)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移了大约1000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
材料二 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
(1)材料二三道防线中,林带主要发挥了 的功能,因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 ;蒸发量比沙丘地区 。(4分)
(2)简要分析一下荒漠化的危害。(3分)
(3)结合图回答防治荒漠化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这种功能?(4分)
参考答案及计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B A B C D A C A B C A
题次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B D C A D D A C B D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6分)(1)(15°S,15°W)(1分)南半球、东半球(2分) 1110千米(1分)
低纬度(1分)
(2)(60°N,170°W)(1分)北半球、西半球(2分)275千米(或277.5千米)(1分)
(3)(70°N,180°)(1分)北半球、西半球(2分)高纬度(1分)西北(1分)
(4)东南(1分)正东(1分)
27.(11分)(1)政策优惠、临海位置(2分)
(2)D(2分)
(3)优势:煤、铁、石油、土地、森林资源丰富。(2分)
劣势: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2分)
(4)甲:能源不足 乙:能源不足 丙:水资源不足(3分)
28.(12分)(1)水资源(2分) (2)京杭大运河 华北 (4分) (3)丹江口水库(2分)
(4)雅砻 (2分) (5)B(2分)
29.(11分)(1)防风固沙、保护农田(2分) 小 少(2分)
(2)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许多村庄、铁路、公路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②荒漠化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③荒漠化导致了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得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3分)
(3)恢复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途径。(2分)恢复植被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定植被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林育草,促使植被天然更新、恢复;二是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2分)
www.
城市
限制性因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