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阁夜》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阁夜》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20 16: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诗人夜晚睡不着会怎么办?
陆游:
“小楼一夜听春雨”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李白:
“一夜飞度镜湖月”
杜甫: ……
干戈离乱中 忧国忧民泪
——赏析千古诗圣杜甫诗作《阁夜》
教学目标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有感情诵读作品,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
2,认识杜甫沉郁悲凉的格调、感受忧国忧民的情怀。
3,反复研读文本,深入分析此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树立主人翁意识。
知人论世
“阁夜”,即西阁之夜。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人心不安,国无宁日,诗人愁心如焚,忧时伤怀,心情十分沉重,写下了这首诗。


解题
阁,作者寓居的西阁;
夜,夜里。联系背景,暗指作者是在家中彻夜未眠;
题目是指作者在战乱频仍时,孤身漂泊在外整夜不眠所做的感思。题目提示读者写作的时间和地点。
《阁夜》的体裁:
●从诗体看,属七言律诗;
●从内容看,是一首抒情诗;
●律诗属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正音 ①景:yǐng 日光;②霁:jì 雪止;
本诗朗读的注意事项
(1) 押韵
(2) 节拍
(3) 对仗
(4) 平仄
(5) 感情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节奏 2--2--1--2
押韵 押ao韵 偶句押韵
原本只需颔联与颈联对仗,首联也对仗。
对仗
初读: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韵律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押韵 押ao韵 偶句押韵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押韵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节拍
节拍 2--2--1--2
对仗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例: 颔联“五更”与“三峡”、“鼓角”与“星河”名词相对,“声悲壮”与“影动摇”主谓结构的词组相对;颈联“野哭”与“夷歌”、“千家”与“数处”名词相对,“闻”与“起”动词相对,“战伐”、“渔樵”名词相对;
原本只需颔联与颈联对仗,首联也对仗。
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第一联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应读的平缓。
第二联写夜中所闻悲壮之声,朗读时也应引吭高歌。
第三联写夜哭、夷歌之凄惨,朗读时应转悲。
第四联思及先贤功业,以自己的寂寥作结,自应以悲慨之音读之,使人“苍然有无穷之思”。
感情
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冬夜图景,漫天遍野的寒意从作者的心中流出。读起来语势要平缓,表达促迫之感的“催”和蕴含作者心境的“寒”字要适当重读,延长时值。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颔联表现五更鼓角的悲壮之声和三峡星河的动荡之感,前句萧瑟,后句浩荡,诵读起来要语调高亢,音域放宽,表现出气象雄浑之境,“悲壮”“动摇”二词要饱含深情,力求表达出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前句写听觉,后句写视觉,诵读中要努力寻找“听”和“看”的感觉。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颈联前句写百姓悲天怆地的哭声,情绪凄惨;后句写渔樵时起时落的歌声,情绪悠远。诵读时要形成对比,前句语调悲抑、沉重,饱含痛楚,后句语调平直,注意节奏的顿挫,突出悠远之感。这两句诗诉诸听觉,诵读时要寻找无眠之夜哭声、歌声、鼓角声齐集耳畔的感觉。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尾联抒发人生感慨。“卧龙跃马终黄土”在精神上统摄全篇,表达人生历史的虚无感,诵读时音节要舒展,表达贯穿古今的无穷之思,音调要低沉,表现出无奈的心情。“人事音书漫寂寥”自我开解又无法解脱,“寂寥”是情绪核心,诵读时语速要慢,语调沉郁,音节顿挫。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颈联
尾联
野哭千家
闻战伐
夷歌渔樵
凄凉悲怆
短景 天涯
霜雪 寒宵
意象 意境 情感
凄凉
悲怆
孤寂
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催
客居天涯的凄寒 --寒?
首联
悲壮
雄浑
深沉悲壮 情怀
颔联
鼓角悲壮

星河摇动
听觉
视觉
用典
寒冷
孤寂
感时伤世情怀
卧龙跃马
人事音书
用典
宇宙永恒 人生无常 感慨。
老病孤独,亲朋音讯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
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联系全诗,评论一下此联的作用?
赏析诗文
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技、效)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的心境如何?
作者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景:时令到了寒冬,白昼越来越短,诗人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歇的寒宵,诗人对此油然而生凄凉悲怆孤寂之情
意境型答题模式
方法:
(找出意象)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 ( +技、效)+剖析作者思想。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使用了什么技法,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达到怎样的效果。

炼字型
2、“岁暮阴阳催短景”中的“催”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催”字是催促之意((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催字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更写出时光流逝之速,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
(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从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3)点出该字使用了什么技法,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达到怎样的效果。)
赏析诗文
短景 天涯
霜雪 寒宵
意象 意境 情感
凄凉
悲怆
孤寂
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催
客居天涯的凄寒 寒?
首联
寒冷
孤寂
(3)、颔联写了几种感觉?描绘什么图景?创造什么意境?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赏析诗文
听觉、视觉。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上句鼓角,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
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壮美的三峡夜景,?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用典:
①“五更”句用祢衡事。《后汉书·祢衡传》:“(曹操)闻衡善击鼓,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
鼓声悲壮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
②“三峡”句用汉武帝问星象事。《汉书·天文志》云:“元光(武帝年号)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日;‘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
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
战乱频仍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不言而喻
颔联
4、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为千古名句,说说其妙处。 ?
此联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静夜、鼓角之声、人的气息、山川河流、晴空、星影,组成了一幅多么开阔壮观、浑厚苍凉的图景。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摇动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这两句诗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赏析诗文
短景 天涯
霜雪 寒宵
意象 意境 情感
凄凉
悲怆
孤寂
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催
客居天涯的凄寒 --寒?
首联
悲壮
雄浑
深沉悲壮 情怀
颔联
鼓角悲壮

星河摇动
听觉
视觉
用典
寒冷
孤寂
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
5、颈联写什么?上下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作者情感如何?
赏析诗文
写拂晓前所闻。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忧有人愁。异常凄凉悲怆,显示诗人感时伤世情怀。
颈联
野哭千家
闻战伐
夷歌渔樵
凄凉悲怆
短景 天涯
霜雪 寒宵
意象 意境 情感
凄凉
悲怆
孤寂
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催
客居天涯的凄寒 --寒?
首联
悲壮
雄浑
深沉悲壮 情怀
颔联
鼓角悲壮

星河摇动
听觉
视觉
用典
寒冷
孤寂
感时伤世情怀
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
6、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
用典:①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
②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汉时,他自立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赏析诗文
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
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
赏析诗文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自己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死了,亲朋也无一字书信问候,人生是这样的寂寞苦闷!寂寞苦闷也终将成为虚无,那就随它而去吧。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赏析诗文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颈联
尾联
野哭千家
闻战伐
夷歌渔樵
凄凉悲怆
短景 天涯
霜雪 寒宵
意象 意境 情感
凄凉
悲怆
孤寂
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催
客居天涯的凄寒 --寒?
首联
悲壮
雄浑
深沉悲壮 情怀
颔联
鼓角悲壮

星河摇动
听觉
视觉
用典
寒冷
孤寂
感时伤世情怀
卧龙跃马
人事音书
用典
宇宙永恒 人生无常 感慨。
老病孤独,亲朋音讯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
三读:揣摩语言,
品味意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有人生、宇宙、历史、古今之悲,还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
岁暮阴阳催短景
对时光飞逝人
生短促的感慨
天涯霜雪霁寒宵
客居天涯的凄寒
颔联和颈联
对百姓因战争而
劳顿的痛惜之情
卧龙跃马终黄土
对宇宙永恒、人
生无常的悲哀
人事音书漫寂寥
老病孤独、亲朋音信
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探究思考: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感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发挥想象与联想,用诗化的语言诠释诗歌。根据诗意写一段话(对偶句或排比句)。
我看到了 。
我听到了 。
我想到了 。
我感受到了 。
1、我看到了无边无际的霜雪洒落地面,蔓延到天边;我看到了壮观无比的星河倒映江中,碎影摇曳不定。
2、我听到了五更时分,军营里的击鼓声和号角声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悲壮;寂寂深夜,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荒芜的边境上,渔樵的歌声在凄凉的悲唱。
3、我想到了时光飞逝,人生短促;战乱频繁,哀鸿遍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4、我感受到了诗人那博大悲悯的情怀,那忧国忧民的忠诚,那自似宽解的思索:古往今来,不论贤愚忠逆,最终不免归卧黄土;战争无论延续多久,终会结束;生命无论受到多少摧残,总会延续。
吟咏诗韵
《阁夜》的写作特点: ①善用典故:“星河影动” “卧龙跃马” ②活用对比:以“野哭”的萧杀死气,对比“夷歌”的田野生气;以“诸葛亮”对“公孙述”,一贤一愚,两相对举。 ③对仗工切

《阁夜》的主旨:
写诗人在夔州西阁中独对长夜之所见,所闻和所感,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
诗歌的意境
意境:雄浑开阔
风格:沉郁顿挫
感情:悲怆 悲凉
诗人的人格:忠君爱国       关心人民疾苦       忧国忧民
此诗向来被誉为杜律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仿佛把宇宙宠入毫端,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是很有道理的。
拓展阅读
请将此诗与《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阁夜》和《旅夜抒怀》的意境都很雄阔,细细比较,二者又有不同。
《阁夜》意境悲壮萧瑟;《旅夜抒怀》意境高朗壮阔。

《阁夜》中,短景、天涯、霜雪、寒宵等意象传达出来的是寒冷孤寂的气氛,鼓角、星河传达出来的是征战和动荡的气息,全诗景象宏阔壮观,终究摆脱不了悲凉和萧瑟。

《旅夜抒怀》中,细草、微风、危樯、独夜舟描绘出风清气和的春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出疏朗高远的广阔空间,两组意象形成微弱渺小和宏阔壮观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渺小和无助,但其中的悲慨之气不如《阁夜》浓重。
这两首诗在章法上也不同:

《阁夜》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即使在写景当中也寄寓了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慨。
《旅夜抒怀》前两联是旅夜所见,后两联是抒怀,景和情互相对照,互相生发,非常和谐。



据说:最近,杜甫很忙~~~
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