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4.2平面镜成像课件+试卷含答案+素材(3份新版)沪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 4.2平面镜成像课件+试卷含答案+素材(3份新版)沪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20 22:07:03

文档简介










4.2 平面镜成像

一.选择题
1.(2019?山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
【答案】C
【解析】一叶障目、立竿见影、形影不离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C。
2.(2019?鄂州)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
A.50cm B.1m C.1.5m D.2m
【答案】D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因为小丽距平面镜的距离是1m,则镜中的像与镜面相距也是1m,所以小丽的像距小丽2m。故选:D。
3.(2019?禹州市模拟)对平面镜成的虚像,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
B.平面镜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聚集而成的
C.看到平面镜中虚像时射入眼睛中的光线不是从虚像发出的
D.平面镜中的像之所以叫虚像是因为它模糊不清
【答案】D
【解析】(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集而成的,所以实像能呈在光屏上,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聚集而成的,故A、B正确;(2)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是从虚像发出的,只是进入人眼的光是发散的,并不是模糊不清,若真的是模糊不清,将看不到虚像,故C正确,D错误。故选:D。
4.(2018?天津一模)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相距5m,实际中为了节约空间,常按图如所示的方式让被检查者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让被测者识别视力表在平面镜里的像若人距平面镜2m,那么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

A.2m B.3m
C.4m D.5m
【答案】B
【解析】人距平面镜2m,则人在平面镜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m,人的像到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故视力表到镜面的距离为3m。故选:B。
5.(2018?绵阳)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
A.站在原地下蹲
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
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
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要想看到镜中的新鞋,就要使眼睛看到新鞋成的像;也就是说鞋子反射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必须能进入人的眼中。

A、由图可以看出:站在原地下蹲,可以看到镜中的鞋;故A正确;
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如果原来看不到,靠近后依然无法看到。故B错误;
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反射光线偏低),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C错误;
D、若人离镜子远一些,像也会离镜子远一些,同时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反射光线偏低),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D错误。故选:A。

二.填空题
6.(2018?怀化)小明身高1.6m,站在距平面镜3m处,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他的像高   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
【答案】1.6;3
【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身高1.6m的小明同学她在镜中的像高仍然为1.6m;(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和物体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当人到镜面的距离3m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3m;故答案为:1.6;3
7.(2018?玉林)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米,它的“倒影“距桥面   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

【答案】6;7:25
【解析】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彩虹桥的像和彩虹桥到水面的距离相等,都是3m,所以它的“倒影“距桥面6m。
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钟表指针的实际情况,如下图,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7:25。故答案为:6;7:25。

8.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前窗玻璃倾斜时,根据  成像特点,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在玻璃的前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觉。
【答案】平面镜
【解析】司机座前的挡风玻璃就像平面镜一样,反射车内乘客投射来的光,通过挡风玻璃成车内乘客的虚像;若挡风玻璃是竖直的,则所成的像与车前方行人的高度差不多,这就会干扰驾驶员的视觉判断,容易出事故;而当挡风玻璃为倾斜时,所成的像就会在车前的上方,驾驶员看不到车内人的像,就不会影响视觉判断。故答案为:平面镜。
9.(2018秋?长春期末)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1)本实验应选用   (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进行探究。移动蜡烛B来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2)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   (选填“仍重合”或“不再重合”)

【答案】(1)玻璃板;A;(2)不再重合
【解析】(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的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透过玻璃板也能观察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2)由于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大小相同,像的大小取决于物的大小,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变短,则蜡烛A的像与用来确定像的蜡烛B不再重合。
故答案为:(1)玻璃板;A;(2)不再重合。

三.作图题
10.(2018?镇江)如图所示,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线段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解析】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一.选择题
1.(2019?双清区模拟)如图所示,是从墙壁上的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钟图,则当时的时间是(  )

A.2:35 B.2:25 C.9:35 D.9:25
【答案】D
【解析】(1)翻看法:把试卷翻过来,对着亮处,直接读出正确时间为9:25。
(2)12:00减平面镜中钟表的时间:12:00﹣2:35=9:25。故选:D。
2.(2016?郴州)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杯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

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根据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特点,作出蜡烛A的烛焰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蜡烛像的位置,可知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蜡烛A的像与蜡烛B不重合,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2018?无锡)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棋子A、B应该等大
B.茶色玻璃板可以用来成像
C.方格纸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
D.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会变大
【答案】D
【解析】A、为了比较A的像与A大小相同的结论,棋子A、B应该等大,故A正确;
B、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找到棋子A的像的位置,又看到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故B正确;
C、方格纸每个方格距离相同,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故C正确;
D、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不变,故D错误。故选:D。
4.(2019?镇江)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高为15cm,则(  )

A.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
B.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cm
C.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
D.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cm,铅笔像的位置不变
【答案】C
【解析】A、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铅笔不动,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的位置不变。故A错误;
B、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平面镜的高度无关,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的像也转动相同的角度,故铅笔与它的像平行。故C正确;
D、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cm,铅笔像也水平向右移动10cm。故D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
5.(2019?黑龙江)小丽站在舞蹈室内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   m,当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她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4;不变。
【解析】小丽到平面镜距离是2m,小丽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则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4m。小丽向平面镜靠近过程中,小丽的大小不变,小丽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也不变。故答案为:4;不变。
6.(2018?襄阳)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玻璃板   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若玻璃板上端向右偏斜(如图),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会   (填“偏高”或“偏低”)。

【答案】5;不能;偏低
【解析】(1)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蜡烛A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5cm,则蜡烛B与玻璃板相距5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光屏能接收到实像,但接收不到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若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不能承接到像;
(3)如图,作出蜡烛A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蜡烛A的像,可知,若玻璃板上端向右偏斜(如图),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会偏低。

故答案为:5;不能;偏低。

三.实验题
7.(2018?伊春)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   (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为验证物像的大小关系;(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10;不能;虚;(4)不变。
【解析】(1)为验证物像的大小的关系,必须将另一只未点燃同样的蜡烛放在平板玻璃板后面即选用两个完全相同蜡烛;
(2)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
(3)因为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故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cm处,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0cm。
因为平面镜成虚像,光屏不能承接虚像,所以用白纸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不能成像。
(4)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可知,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故答案为:(1)为验证物像的大小关系;(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10;不能;虚;(4)不变。
8.(2018?长沙)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本实验应选择用   (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进行实验;
(2)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小明竖直放好蜡烛A,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分别记录A和B的位置:多次移动蜡烛A重复实验,实验中如果蜡烛A靠近器材M,则蜡烛B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器材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答案】(1)玻璃板;(2)大小;(3)靠近。
【解析】(1)①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观察到像和代替蜡烛A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对选取的两只蜡烛的要求是完全相同,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实验中,如果蜡烛A靠近玻璃板M,蜡烛A成的像也靠近玻璃板M,为了使蜡烛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应靠近器材M。
故答案为:(1)玻璃板;(2)大小;(3)靠近。

四.作图题
9.(2019?哈尔滨)如图所示,请你画出烛焰上A点经平面镜MN所成的像A'.(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过平面镜作A点的对称点,即为烛焰上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如图所示:

10.(2019?徐州模拟)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是以镜面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连接AA′,BB′,做这两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MN,即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10


(共20张PPT)
中物理
第四章 第2节
平面镜成像
(八年级物理)

1
课堂导入
你知道水中美丽的倒影是怎么形成的吗?
你还记得“猴子捞月”的故事吗?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理吗?
1.什么是平面镜?
3.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有哪些?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预习提问

2
课堂活动
什么是平面镜?
平面镜——反射面是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
◎平面镜成像
你知道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的特点吗?
实验探究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其中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 想
像与物体的位置可能是对称的。
像与物体的大小可能相同。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平面镜成像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同学们,关于设计实验,你们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设计吗?
实验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器材
一块玻璃板、光具座、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把刻度尺、两张白纸。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板垂直置于光具座的中央,在玻璃板的一侧立 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2. 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 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4. 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平面镜成像
5.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表格如下:
次数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m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的大小
1
2
◎平面镜成像
进行实验
◎平面镜成像
分析论证
实验结论
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5.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同学们,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还有什么发现吗?
◎平面镜成像
你能解决以下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吗?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两只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便于确定虚像的位置
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到平面镜的距离
4.本实验运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效替代法
实验研究中的注意事项
◎平面镜成像
1.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2.如果移动蜡烛时,怎么都无法使像与后面的蜡烛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3.实验时,背景光线是强些好还是弱些好?弱些好,便于在玻璃板上成更清晰的像
★平面镜成像作图
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后,你能用图示的方法展现平面镜成像吗?
例如: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M
N
A
B























第一步:画垂线
第二步:标直角
第三步:找等距
第四步:标符号
第五步:画虚像
M
N
A
B






























A`
B`










★平面镜成像作图
▼平面镜成像应用
你知道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吗?
牙医用的平面镜

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
人们用镜子梳妆
平面镜应用——成像
潜望镜的原理
平面镜应用——可以改变光路
▼平面镜成像应用
光污染: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平面镜成像应用

3
课堂小结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现象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虚像
左右相反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典例分析








A








B








C








D
1.下图中是四幅关于字母“F”经平面镜反射成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C
2.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将( )
A、逐渐变大,并且逐渐向镜面靠近
B、逐渐变小,并且逐渐离开镜面
C、先变大后变小,先靠近镜面在离开镜面
D、大小不变,但逐渐向镜面靠近


D
迁移训练
1.下图中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钟图,则当时的时刻是( )
A.2:25 B.2:35
C.9:25 D.9:35
C
2.一个人站在离平面镜1米处,他的像离平面镜(   )米。当他向后退一米,离镜子2米时他的像离平面镜(   )米。此时的像比一开始(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