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 课件(共2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 课件(共2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7 11:59:10

文档简介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教学设计
课题
人口容量
单元
第一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一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的第1章《人口》的第3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关键的因素之一。在前两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人口变化的基本过程之后,本章用一节的篇幅叙述了人口容量以及人口合理容量,重点说明人口与环境,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通过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科技、消费等关系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综合思维: 通过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的逻辑思维能力。
区域认知: 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地理实践力:通过对影响人口合理容量因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难点
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设问引导】
同学们一个宿舍住多少人?假设你们宿舍住20人会怎样?那假设住1人呢?
[过渡]
那么到底宿舍住多少人最适合呢?最大的容量是多少呢?小到一个宿舍,一个学校,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我们的全球,都涉及到我们人类最关注的问题:人口的容量问题。
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利用提问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授课内容的思考。
讲授新课
一:环境承载力
在前边提问的基础之上讲解基本概念: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在实际中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环境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它是一个警戒值。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就是人口的数量。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科学家们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关系:最小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教师点睛】
结合课本与以下图片,分组探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资源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过渡] 哪一种资源最终影响环境的人口容量呢?
给出木桶效应图片,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并最后总结归纳: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你好你好你好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答案:
1、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
设问: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其中西线调水来解决西北缺水,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可增加一个亿.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答案:说明淡水资源增加了,
环境人口容量增大了。
【合作探究】
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小吗?
资料:日本国土狭窄、资源贫乏,但日本立足于本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岛国多优良港湾的有利条件,发展海洋运输,克服本国矿产资源贫乏和市场有限等弱点,经济非常发达,环境人口容量很大。
点拨:不一定。资源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还与其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等许多因素有关,并且人口合理容量不仅取决于本国的资源,还包括利用国外或地区外的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如果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高,经济、技术力量强,利用外部的资源多,也可以大大提高其人口合理容量。
【合作探究】环境承载力与人均消费水平的关系?
资料:农业社会每个人只需要几千克铜铁制作简单的农具和生活用具,工业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却大得多,20世纪70年代每个美国人平均每年要消费钢铁9.4吨、有色金属6吨。
答案:区域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总结:教师总结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过渡]从全球尺度上来看,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呢?根据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分析以下三种看法的依据?
答案:
乐观派
科技发展,尚未被开发利用的领域及消费观念变化
悲观派
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速会引起多种问题
中间派
既看到人口增长产生的问题,也对科技充满信心
二.人口合理容量:
通过图片讲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特点、以及意义。
1.定义: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特点: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的虚数
3.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探究活动】
我国现在人口已突破13亿,为了谋求我国人口合理环境容量,我们该如何去做?
答案: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学生听课、做好相关笔记。
学生结合课本与图片进行分组探讨,研究。
结合课本与图片思考问题
学生通过课本的阅读以及幻灯片资料自由讨论
学生读材料以及课本内容探究思考。
学生认真听课,做好相应笔记。
学生自学书中有关……的内容,完成……。
小组讨论……,由小组进行展示。
学生听课、思考、并做相应的记录。
学生独立思考作答。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由教师给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后续的引导内容也就比较容易开展了。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总结,让学生理解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通过设问与思考让学生理解“短板效应”: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举我国南水北调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通过改变资源状况,可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从而让学生知道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
这个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除了资源之外还有其他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通过这个活动得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均消费水平是负相关的结论。
教师总结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给学生一个总体的知识概况,以便于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三种观点,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环境人口容量是可以变化的。
有了环境人口容量做铺垫,人口合理容量比较容易理解,引导学生树立一个科学的人口观。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了解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认识到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板书
人口合理容量
课件24张PPT。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容量人教版地理 必修第二册新知导入 同学们一个宿舍住多少人?假设你们宿舍住20人会怎样?那假设住1人呢?
那么,到底宿舍住多少人最适合呢?最大的容量是多少呢?
小到一个宿舍,一个学校,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我们的全球,都涉及到我们人类最关注的问题:人口的容量问题。新知讲解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容量的限度)
1.概念: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在实际中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环境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它是一个警戒值。
2.衡量指标:人口的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二者关系:最小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容量基本概念新知讲解一、环境承载力资源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在研究中主要考虑的是几种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如土地、淡水、能源等。结合课本与以下图片,分组探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新知讲解【读图思考】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你好你好你好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土地资源
淡水资源
森林资源
能源
矿产资源……1、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探究:“短板效应”新知讲解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西线调水来解决西北缺水,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可增加一个亿。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说明淡水资源增加了,
环境人口容量增大了。合作探究点拨:不一定。资源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还与其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等许多因素有关,并且人口合理容量不仅取决于本国的资源,还包括利用国外或地区外的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如果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高,经济、技术力量强,利用外部的资源多,也可以大大提高其人口合理容量。 日本国土狭窄、资源贫乏,但日本立足于本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岛国多优良港湾的有利条件,发展海洋运输,克服本国矿产资源贫乏和市场有限等弱点,经济非常发达,环境人口容量很大。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小吗?合作探究资料:农业社会每个人只需要几千克铜铁制作简单的农具和生活用具,工业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却大得多,20世纪70年代每个美国人平均每年要消费钢铁9.4吨、有色金属6吨。区域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环境承载力与人均消费水平的关系?总结归纳环境承载力决定开发数量决定消耗数量决定调取数量最主要的因素
资源总结归纳资源正相关正相关正相关负相关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学生活动乐

派讨论:从全球尺度上来看,地球能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呢?
根据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分析以下三种看法的依据。悲

派中

派新知讲解二.人口合理容量: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1.定义: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特点: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的虚数3.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亿人口学以致用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我国现在人口已突破13亿,为了谋求我国人口合理环境容量,我们该如何去做?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新知讲解中国的理想人口与极限人口
专家估测我国的人口承载量——最大极限为17亿。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测: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这就是说,16亿或者说17亿是中国的一条生命线。课堂练习1. 读“制约中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则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是( )
A.水资源    B.耕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B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生活消费水平 D.人口文化消费水平A课堂练习3、与环境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数量 B.人口生活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生产力发展水平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人口合理容量的数值大于环境人口容量
BC课堂练习(1)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A(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C5.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1)~(2)题。拓展提高发达国家人均消费资源太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耗竭,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当今世界环境人口资源压力拓展提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生态环境问题较小人口、生态环境问题较严重人口模式现代型消耗资源总量很大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人口模式过渡型消耗资源总量小经济薄弱人才外流VS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人口、生态差异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了解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认识到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板书设计人口合理容量作业布置1.做与讲课内容配套的练习。
2.总结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