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历史八上历史第5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同步练及答案
**八上历史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一、选择题
1、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 )
①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②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③北伐军官兵的英勇奋战 ④国民党得到了英法等国的支持
A.①②④ ?? B.①②③ C.①③④ ??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2、“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毛泽东的词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参考答案】C
3、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 )
A. 占领遵义后 B. 渡过金沙江后
C. 四渡赤水后 D. 翻越大雪山后
【参考答案】B
4、近代中国一所军校的大门上赫然写着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人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该学校的创办( )
A.维护清朝的统治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培养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D
5、“与会代表们最终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决定开展秋收起义。”材料中“与会代表”出席会议的地点是( )
A. 广州 B. 南昌 C. 汉口 D. 上海
【参考答案】C
6、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D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南昌起义
【参考答案】A
8、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其中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
A.资本主义道路 B.社会主义道路 C.井冈山道路 D.俄国革命道路
【参考答案】C
9、某中学计划暑期组织学生游学,计划之一是“重走长征路”,请你为学校选择最合适的游学路线()
A. 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 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 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 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参考答案】A
10、孙中山曾说过:“我们过去的革命所以失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
A.与共产党建立了合作关系 B.建立了黄埔军校
C.领导了北伐战争 D.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参考答案】B
1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参考答案】D
12、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B.长征会师 伟大胜利
C.革命圣地 战略后方
D.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参考答案】A
1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
A.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八七会议的召开
【参考答案】B
14、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参考答案】A
15、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B. 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 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D.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参考答案】B
16、“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的口号,它表明( )
A.消灭吴佩孚就完成了北伐任务
B.孙传芳是北伐的援军
C.先扫除吴佩孚,再歼灭孙传芳,最后消灭张作霖
D.张作霖不是讨伐对象
【参考答案】C
17、1927年9月17日,毛泽东下令各团向浏阳文家市撤退。9月19日,他在前敌委员会上分析了敌强我弱和工农革命军面临的严峻形势,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这表明( )
A. 毛泽东准备实施敌后战争
B. 毛泽东准备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
C. 毛泽东准备实施西北战略转移
D. 毛泽东坚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
【参考答案】B
18、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雪山、过草地
【参考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试述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参考答案】
(1)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实行叛变,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以致当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反抗。
(2)教训:要领导人民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10月50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
——《长征》
材料二 在第五次战役中,由于毛泽东失去领导权,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采纳苏联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抵抗国民革命军,并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
(1)根据两则材料分析指出,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受挫的原因是什么?
(2)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受挫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1)国民党军队兵力强大,敌我力量悬殊;李德和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
(2)使中央苏区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