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锁分】语文一轮复习加分宝第四讲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中考锁分】语文一轮复习加分宝第四讲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21 10:22:09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第四讲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中考一轮复习 全国版真题再现1.(2019年四川省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B. 熟悉 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D. “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他!哎哟……哎呦!”
?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项错误,十七八岁是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B项错误,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使用;C项错误,两个连续的问句中间应该使用逗号;D项正确。故选D。
D 真题再现2.(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B. 习近平主席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尽显人民领袖爱人民的崇高风范,也是共产党人崇高品格的写照。
C. 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起来,还重点考虑了诗词文化的意境和表现形式。
D. 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我们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D 真题再现
【解析】A感叹号应该放在句末。正确的应该是: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B“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后的逗号应在后引号的里边。C“经典咏流传”引号改为书名号。
真题再现3. (2019年湖北省鄂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B.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C. 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D.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利哈乔夫《论教养》)。
B 【解析】A把“容易幸福”后的逗号改为分号。C选择问句中不能使用问号,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句末的括号属于句外括号。把括号后的句号移至“有教养的人”后。
考纲解读 “标点符号运用”为各省市中考必考题。《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些省市尽管未在基础知识部分考核,而是将其融入写作部分,更加注重标点符号的实际运用。所以,标点符号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考情分析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查内容可分为:辨析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主要是引号、省略号、破折号、问号、括号的用法),为语段选择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修改句子中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
中考近几年主要考查了逗号、问号、分号、句号、省略号、顿号的运用。
考查的题型多为选择题,判断题,实际修改题。
强化训练1. (2019年枣庄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撒切尔夫人特别赞扬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
B. 从峰顶俯视黄山,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黄山,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C. “啊,可爱的小伙子!”医师迎着他说:“嗯,身体怎么样?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吗?”
D. 克隆人与他或她 供体人是什么关系?是亲子关系?还是兄弟姐妹关系?都无从知道。【解析】 A:“一国两制”的书名号去掉,改为引号。C:“迎着他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D:“亲子关系”后的问号改为逗号,因为这是选择疑问句。
B 强化训练2.(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B. 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 “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D.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C C 两个“阿发”后的顿号都要改为逗号。
【解析】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 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强化训练3.(2019年天水市初中毕业与升学学业考试试卷)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媒体的报道,我们才知道电影“流浪地球”到底有多火。
B. 上海的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沙漠……等六大元素。
C.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D.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
?C 【解析】A项,“引号”改为“书名号”;B项,把“省略号”去掉;C项正确;D项,把“冒号”改为“逗号”。强化训练4. (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保尔·柯察金,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B. 我梦见了那条熟悉的大街,像我当时一样大小的孩子们,在街上奔跑、嬉闹,他们的笑脸显得格外好看……
C.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5G网络的结合,会让以前觉得难以实现的事悄变得简单。”史广顺说:“这将催生更多创新运用及业态。”
D. 善于学习,就能收到享半功倍之效:不普于学习,其结果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甚至会适得其反。C 【解析】:C项错误。把“冒号”改为“逗号”。
强化训练 5.( 2019年天津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的太空的向往。
B.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杂交水稻的诞生地就在湖南。
C.“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
D.说起中国古代神话,你能想到的是开天辟地的创世大神盘古?还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大母神女娲?
?D 【解析】D项是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应该改为逗号。故答案为D。强化训练6. ( 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
D.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解析】 A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前半句是个陈述句,而非疑问句。B将“西游记”的引号改为书名号。D将冒号删去,这里不需要提顿。
C 强化训练7. (2019年湖北省初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解析】 A.“……”和“等”重复,删去省略号;B.后半句的句号应该在引号后面;D.三四之间的顿号删去。故选C。
C 强化训练8. ( 2019年广西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学校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解析】 A.“书名号”应改为“引号”;C.应去掉“等”或“省略号”;D.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B 感谢欣赏第四讲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2019年四川省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B. 熟悉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D. “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他!哎哟……哎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项错误,十七八岁是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B项错误,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使用;C项错误,两个连续的问句中间应该使用逗号;D项正确。故选D。
2.(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B. 习近平主席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尽显人民领袖爱人民的崇高风范,也是共产党人崇高品格的写照。
C. 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起来,还重点考虑了诗词文化的意境和表现形式。
D. 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我们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
【答案】D
【解析】A感叹号应该放在句末。正确的应该是: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B“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后的逗号应在后引号的里边。C“经典咏流传”引号改为书名号。
3.(2019年湖北省鄂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B.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C. 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D.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利哈乔夫《论教养》)。
【答案】B
【解析】A把“容易幸福”后的逗号改为分号。C选择问句中不能使用问号,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句末的括号属于句外括号。把括号后的句号移至“有教养的人”后。
“标点符号运用”为各省市中考必考题。《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些省市尽管未在基础知识部分考核,而是将其融入写作部分,更加注重标点符号的实际运用。所以,标点符号运用是非常主要的。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查内容可分为:辨析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主要是引号、省略号、破折号、问号、括号的用法),为语段选择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修改句子中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
中考近几年主要考查了逗号、问号、分号、句号、省略号、顿号的运用。考查的题型多为选择题,判断题,实际修改题。
复习这一知识点要熟记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多进行强化练习,对于某些标点符号特殊用法要重点关注。
标点符号的用法口诀。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主谓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三注意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引号:引用的话不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的话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内。
3.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4.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5.顿号:大并列套小并列,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6.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②“某某说”放前头,用冒号;放在中间用逗号;放最后用句号。
7.括号:注释局部紧跟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标点符号运用注意事项
(一)冒号误用要注意:
1.“××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的中间时,用逗号不用冒号。
2.同一句子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3.在某某说的后面,如果是间接引语,“说”字后不用冒号。
4.冒号后不能接着用“即、乃、是”这样的词语,因为它们与冒号一样也起提示作用,如果使用,就造成了重复。
(二)问号的误用要注意
1.虽有疑问词但非问句,应用逗号或句号而非问号。
2.倒装句中最后用问号,前面一般用逗号。
3.选择问句最后用问号,前面一般用逗号。
误用举例:(2017·北京)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
(三)顿号的误用要注意
1.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如“三、四里”“七、八岁”“四、五斤”等,这些词语中顿号都要去掉。
误用举例:(2017·六盘水)我们是十四、五岁金色少年,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2.集合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如“中、小学生”“大、中、专院校”“公安干、警”“解放军指、战员”“公司司、乘人员”等词语中顿号都要去掉。
3.连词(和、或、与等)前不能用顿号。
4.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5.并列谓语中间不能用顿号。
6.并列词语作补语时,中间不能用顿号。
7.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误用举例:我按照中学课本里的内容,在科普报刊上寻找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分类剪贴了数学呀、物理呀、化学呀、生物呀等几大本。
(四)使用引号要注意
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
2.如果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点号一般放在引号外。
3.引用的话之后的标点,一般不予保留,但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保留。
4.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引号用双引号,里面的用单引号,单引号之内还有引文,用双引号,依此类推。
5.只说出别人的话的意思,不照原句引用,叫作转述,转述的话不用引号。
(五)使用括号要注意
1.括号要紧挨前面被注释或被说明的词语或句子。
2.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句内括号只注释或说明句中的一部分词语。在使用句内括号时应注意以下三种情况:(1)用在句中,后面没有停顿。(2)用在句中,此处恰好需要停顿,注意点号要放在小括号的后面。(3)用在句末,句末点号要用在小括号的后面。句外括号一般来说是对全句的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点号的后面。需要注意的还有括号内最后一个标点是否使用的问题。一般说来,问号、感叹号要保留,逗号、顿号须去掉,句号在句内括号中不能保留,但在句外括号中可以使用。
(六)逗号与分号停顿的区别要注意
分句间没有并列关系的时候用逗号,语意有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间用分号。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每层关联处也用分号。
(七)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要注意
破折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小括号也有,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内容重要,属于原文一部分的,要用破折号,在朗读时必须读出方能不影响意思的完整表达,而且不破坏语言的连贯性。括号内的内容相对不很重要,属于正文的补充部分,在朗读时最好不读,否则就会破坏原文语言的连贯性,甚至影响意思的表达。
(八)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要注意
有些词语加引号是为了强调或者是特殊称谓,但却错用为书名号,或者本来是文章名称,却错用为引号。
1. (2019年枣庄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撒切尔夫人特别赞扬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
B. 从峰顶俯视黄山,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黄山,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C. “啊,可爱的小伙子!”医师迎着他说:“嗯,身体怎么样?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吗?”
D. 克隆人与他或她供体人是什么关系?是亲子关系?还是兄弟姐妹关系?都无从知道。
【答案】B
【解析】A:“一国两制”的书名号去掉,改为引号。C:“迎着他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D:“亲子关系”后的问号改为逗号,因为这是选择疑问句。故选B。
2.(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B. 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 “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D.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答案】C
【解析】C标点符号运用错误。两个“阿发”后的顿号都要改为逗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 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3.(2019年天水市初中毕业与升学学业考试试卷)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媒体的报道,我们才知道电影“流浪地球”到底有多火。
B. 上海的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沙漠……等六大元素。
C.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D.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
【答案】C
【解析】A项,“引号”改为“书名号”;B项,把“省略号”去掉;C项正确;D项,把“冒号”改为“逗号”。
【点拨】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4.(2019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知人论世”实际是一种方法论。起初,它只是一种读书方法、文学批评方法;后来,又成为一种著述方法、一种研究人物的方法。
B. 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那是一个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的过程;然而,如果没有对美的渴幕,最初的教育就不会发生。
C. 在探险路上,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若疏于训练,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D. 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答案】C
【解析】C 项因为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第一个句号应该改为分号。故答案为C。
5.(2019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句话的主语是“母亲”。
B. “千钧一发、垂涎三尺、人声鼎沸、怒发冲冠”,这几个成语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 “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中心医院献血点,五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各献出了300毫升鲜血。”这个句子顿号使用无误。
D. “拙作、舍弟、寒舍、见教、小儿、愚兄”,这些都是常见的谦辞。
【答案】D
【解析】A主语是“习惯”和“态度”。B“人声鼎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是夸张。C概数之间不需要顿号。D说法正确。
6. (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保尔·柯察金,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B. 我梦见了那条熟悉的大街,像我当时一样大小的孩子们,在街上奔跑、嬉闹,他们的笑脸显得格外好看……
C.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5G网络的结合,会让以前觉得难以实现的事悄变得简单。”史广顺说:“这将催生更多创新运用及业态。”
D. 善于学习,就能收到享半功倍之效:不普于学习,其结果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甚至会适得其反。
【答案】C
【解析】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把“冒号”改为“逗号”。
7.(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4.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类似的还有“阁下”“兄台”等,而称自己时般用谦称,如“鄙人”“在下”等。
C.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因》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D. 今日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不再是一条平静的内河,而是与全球经济交融激荡的世界洋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链。——这句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项,句子中的书名号应该改为引号。主题应该使用引号。故答案为C。
8.( 2019年天津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的太空的向往。
B.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杂交水稻的诞生地就在湖南。
C.“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
D.说起中国古代神话,你能想到的是开天辟地的创世大神盘古?还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大母神女娲?
【答案】D
【解析】 D项是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应该改为逗号。故答案为D。
9.(2019年天津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C.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D.我市今年举办的旅游节,融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异彩纷呈。
【答案】B
【解析】 B项中的“等”和“……”号不能同时使用,去掉一个。故答案为B。
10.( 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
D.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
【答案】C
【解析】A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前半句是个陈述句,而非疑问句。B将“西游记”的引号改为书名号。D将冒号删去,这里不需要提顿。
11.(2019年湖北省初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答案】C
【解析】 A.“……”和“等”重复,删去省略号;
B.后半句的句号应该在引号后面;
D.三四之间的顿号删去。
故选C。
12.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模拟试题)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才能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更有效?
B.“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
C.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D.读实用书,做更强大的人;读审美书,做更有情趣的人;读哲学书,做深度思考人生价值的人。
【答案】A
【解析】A不是疑问句,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故答案为A。
13.(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想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C.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D.“夏满芒夏暑相连”点出了夏天的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答案】B
【解析】B. “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迷失方向”不是疑问句,句子中的问号改为逗号。故答案为B。
14.( 2019年广西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学校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答案】B
【解析】A.“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C.应去掉“等”或“省略号”;
D.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故选B。
15. (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还有四五十天要中考了,陈伦在想:“我的复习是面面俱到呢?还是有选择性的复习呢?”
B.“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C.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D.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答案】 D
【解析】 A.选择问句,中间应用逗号。因此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B.“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是完整引用,因此此句后面的下引号应在句号的后面;C.“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是一个陈述句,因此后面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第四讲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2019年四川省广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B. 熟悉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D. “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他!哎哟……哎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项错误,十七八岁是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B项错误,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使用;C项错误,两个连续的问句中间应该使用逗号;D项正确。故选D。
2.(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B. 习近平主席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尽显人民领袖爱人民的崇高风范,也是共产党人崇高品格的写照。
C. 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起来,还重点考虑了诗词文化的意境和表现形式。
D. 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我们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
【答案】D
【解析】A感叹号应该放在句末。正确的应该是: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B“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后的逗号应在后引号的里边。C“经典咏流传”引号改为书名号。
3.(2019年湖北省鄂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B.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C. 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D.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利哈乔夫《论教养》)。
【答案】B
【解析】A把“容易幸福”后的逗号改为分号。C选择问句中不能使用问号,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句末的括号属于句外括号。把括号后的句号移至“有教养的人”后。
“标点符号运用”为各省市中考必考题。《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些省市尽管未在基础知识部分考核,而是将其融入写作部分,更加注重标点符号的实际运用。所以,标点符号运用是非常主要的。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查内容可分为:辨析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主要是引号、省略号、破折号、问号、括号的用法),为语段选择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修改句子中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
中考近几年主要考查了逗号、问号、分号、句号、省略号、顿号的运用。考查的题型多为选择题,判断题,实际修改题。
复习这一知识点要熟记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多进行强化练习,对于某些标点符号特殊用法要重点关注。
标点符号的用法口诀。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主谓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三注意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引号:引用的话不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的话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内。
3.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4.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5.顿号:大并列套小并列,大并逗,小并顿;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6.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②“某某说”放前头,用冒号;放在中间用逗号;放最后用句号。
7.括号:注释局部紧跟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标点符号运用注意事项
(一)冒号误用要注意:
1.“××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的中间时,用逗号不用冒号。
2.同一句子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3.在某某说的后面,如果是间接引语,“说”字后不用冒号。
4.冒号后不能接着用“即、乃、是”这样的词语,因为它们与冒号一样也起提示作用,如果使用,就造成了重复。
(二)问号的误用要注意
1.虽有疑问词但非问句,应用逗号或句号而非问号。
2.倒装句中最后用问号,前面一般用逗号。
3.选择问句最后用问号,前面一般用逗号。
误用举例:(2017·北京)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
(三)顿号的误用要注意
1.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如“三、四里”“七、八岁”“四、五斤”等,这些词语中顿号都要去掉。
误用举例:(2017·六盘水)我们是十四、五岁金色少年,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2.集合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如“中、小学生”“大、中、专院校”“公安干、警”“解放军指、战员”“公司司、乘人员”等词语中顿号都要去掉。
3.连词(和、或、与等)前不能用顿号。
4.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5.并列谓语中间不能用顿号。
6.并列词语作补语时,中间不能用顿号。
7.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误用举例:我按照中学课本里的内容,在科普报刊上寻找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分类剪贴了数学呀、物理呀、化学呀、生物呀等几大本。
(四)使用引号要注意
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
2.如果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点号一般放在引号外。
3.引用的话之后的标点,一般不予保留,但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保留。
4.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引号用双引号,里面的用单引号,单引号之内还有引文,用双引号,依此类推。
5.只说出别人的话的意思,不照原句引用,叫作转述,转述的话不用引号。
(五)使用括号要注意
1.括号要紧挨前面被注释或被说明的词语或句子。
2.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句内括号只注释或说明句中的一部分词语。在使用句内括号时应注意以下三种情况:(1)用在句中,后面没有停顿。(2)用在句中,此处恰好需要停顿,注意点号要放在小括号的后面。(3)用在句末,句末点号要用在小括号的后面。句外括号一般来说是对全句的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点号的后面。需要注意的还有括号内最后一个标点是否使用的问题。一般说来,问号、感叹号要保留,逗号、顿号须去掉,句号在句内括号中不能保留,但在句外括号中可以使用。
(六)逗号与分号停顿的区别要注意
分句间没有并列关系的时候用逗号,语意有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间用分号。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每层关联处也用分号。
(七)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要注意
破折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小括号也有,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内容重要,属于原文一部分的,要用破折号,在朗读时必须读出方能不影响意思的完整表达,而且不破坏语言的连贯性。括号内的内容相对不很重要,属于正文的补充部分,在朗读时最好不读,否则就会破坏原文语言的连贯性,甚至影响意思的表达。
(八)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要注意
有些词语加引号是为了强调或者是特殊称谓,但却错用为书名号,或者本来是文章名称,却错用为引号。
1. (2019年枣庄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撒切尔夫人特别赞扬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
B. 从峰顶俯视黄山,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黄山,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C. “啊,可爱的小伙子!”医师迎着他说:“嗯,身体怎么样?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吗?”
D. 克隆人与他或她供体人是什么关系?是亲子关系?还是兄弟姐妹关系?都无从知道。
2.(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B. 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 “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D.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3.(2019年天水市初中毕业与升学学业考试试卷)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媒体的报道,我们才知道电影“流浪地球”到底有多火。
B. 上海的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沙漠……等六大元素。
C.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D.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
4.(2019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知人论世”实际是一种方法论。起初,它只是一种读书方法、文学批评方法;后来,又成为一种著述方法、一种研究人物的方法。
B. 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那是一个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的过程;然而,如果没有对美的渴幕,最初的教育就不会发生。
C. 在探险路上,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若疏于训练,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D. 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5.(2019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句话的主语是“母亲”。
B. “千钧一发、垂涎三尺、人声鼎沸、怒发冲冠”,这几个成语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 “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中心医院献血点,五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各献出了300毫升鲜血。”这个句子顿号使用无误。
D. “拙作、舍弟、寒舍、见教、小儿、愚兄”,这些都是常见的谦辞。
6. (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保尔·柯察金,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B. 我梦见了那条熟悉的大街,像我当时一样大小的孩子们,在街上奔跑、嬉闹,他们的笑脸显得格外好看……
C.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5G网络的结合,会让以前觉得难以实现的事悄变得简单。”史广顺说:“这将催生更多创新运用及业态。”
D. 善于学习,就能收到享半功倍之效:不普于学习,其结果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甚至会适得其反。
7.(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4.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类似的还有“阁下”“兄台”等,而称自己时般用谦称,如“鄙人”“在下”等。
C.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因》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D. 今日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不再是一条平静的内河,而是与全球经济交融激荡的世界洋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链。——这句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
8.( 2019年天津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的太空的向往。
B.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杂交水稻的诞生地就在湖南。
C.“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
D.说起中国古代神话,你能想到的是开天辟地的创世大神盘古?还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大母神女娲?
9.(2019年天津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C.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D.我市今年举办的旅游节,融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异彩纷呈。
10.( 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
D.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
11.(2019年湖北省初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12.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模拟试题)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才能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更有效?
B.“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
C.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D.读实用书,做更强大的人;读审美书,做更有情趣的人;读哲学书,做深度思考人生价值的人。
13.(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想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C.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D.“夏满芒夏暑相连”点出了夏天的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14.( 2019年广西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学校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15. (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还有四五十天要中考了,陈伦在想:“我的复习是面面俱到呢?还是有选择性的复习呢?”
B.“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C.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D.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