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2011部标人教2013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
细菌
活动分析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学习内容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二节 细菌
一、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二、细菌的营养方式
三、细菌的分裂生殖
四、细菌的发现过程。
活动分析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新课导入
细菌战
历史不容忘记!!
日本731部队,用细菌战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活动分析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新课导入
细菌战
日本细菌战幸存者
愤怒控诉侵华日军细菌战在宁波犯下的滔天罪行
活动分析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开明街原鼠疫场遗址碑前举行的声讨活动
活动分析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活动分析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细菌很小,大部分的真菌个体也很小,我们需要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怎样才能用肉眼看到手上的细菌?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猜猜看图片拍摄的是什么?
电镜下看到头发上的细菌
电镜下看到皮肤上的细菌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生活中的细菌
抹布和砧板上的细菌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针尖上不同放大倍数的细菌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1.你能描述细菌的大小吗?
2.你能归纳细菌的形态有哪几种吗?
炭疽杆菌
乳酸杆菌
大肠杆菌
带纤毛的大肠杆菌
肺炎链球菌
金黄葡萄球菌
电镜下的螺旋菌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一、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形态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霍乱弧菌
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才相当于一粒小米的大小。所以,必须借助高倍的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
细菌大小:通常0.5~5.0微米
(1微米=1/1000毫米)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炭疽杆菌
乳酸杆菌
杆状
螺 旋 菌
霍乱弧菌
螺旋状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金黄葡萄球菌
球状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2、细菌的结构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长有鞭毛的细菌
长有荚膜的细菌
3、细菌的特殊结构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细菌 的结构
基本结构
特殊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DNA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
鞭毛:使细菌能在液体中运动
荚膜:保护作用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比较项目 细菌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特有结构
有
有
有
无成形的细胞核
荚膜、鞭毛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叶绿体、大液泡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二、细菌的营养方式
1、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养。
营养方式 ——异养(大多数细菌)
异养:生物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这样的营养方式叫异养。
2、腐生和寄生
腐生: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尸体、粪便和枯枝落 叶),从中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如枯草杆菌,它可以引起食物的腐败。
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如肠道内的痢疾杆菌,它能引起细菌性痢疾。
3、生殖:分裂生殖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三、细菌的分裂生殖
电镜下的照片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三、细菌的分裂生殖
细菌的分裂生殖
两个特性
1、分裂生殖。一个细菌分裂为两个,不到半小时分裂一次。
四个小时后手上的细菌有
25600个
2、形成芽孢。环境不良时形成休眠体;环境适宜时又能萌发成新个体。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芽孢: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
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一般条件下可以生存十多年,对不良环境 有较
强的抵抗力,特别能够耐受高温和干燥。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小而轻的芽孢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释放芽孢
形成芽孢
细菌
芽孢萌发
芽孢
休眠体:芽孢
芽孢,是细菌在不良环境下的一种存在形态,是细菌的休眠体。
一个芽孢形成一个细菌
请说出芽孢萌发与分裂生殖的在数量上的不同。
芽孢萌发:1个→1个。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分裂生殖:1个→2个。是一种生殖方式。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四、细菌的发现过程。
探索微观世界的先驱
荷兰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和他制造的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雨水和牙垢等物质,发现了很多呈杆状、螺旋状和球状的小生物,有的单个存在,有的连在一起,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细菌。
虎克当年寄文章给英国皇家学会的信中所附的图之一。
他惊叹地记录道:
“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
“在人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小居民,比整个荷兰王国的人还要多。”
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巴斯德在展示他的实验
巴斯德实验
肉汤在开口烧
瓶中加热沸腾
几天后
肉汤腐败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资料:巴斯德经典的鹅颈瓶实验(19世纪60年代)
敞开瓶
鹅颈瓶
四年后肉汤
仍没有腐败
几天后
肉汤腐败
肉汤变质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说明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巴斯德还有那些主要贡献?
1、发现乳酸菌、酵母菌;
2、提出巴氏消毒法;
3、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微生物学之父”
巴斯德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证明,如果原奶加工时温度超过85℃,则其中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会被大量破坏,但如果低于85℃时,则其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被保留,并且有害菌大部分被杀灭,有些有益菌却被存留。所以,将低于85℃的消毒法称作巴氏消毒法。
由于巴氏消毒法所达到的温度低,故达不到灭菌的程度 ,所以不能保存太长时间。
鉴于巴斯德对细菌的着力研究,后人尊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乳酸菌
酸奶、泡菜等
酵母菌(真菌的一种)
面包、酿酒等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1、巴氏消毒法是指:利用低于100℃湿热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2、常用的加热温度与作用时间为:
60~62℃,30?min;
70~72℃,20?min;
80~82℃,10?min。
3、此法主要用于在高温下容易被破坏的流质食物及药品,如鲜奶、啤酒、酱油、血清等的杀菌。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小 结:
细菌
细菌的发现
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生殖:
列文·虎克
巴斯德
杆状
球状
螺旋状
细胞壁(荚膜、鞭毛)
细胞膜
细胞质
DNA
分裂生殖
芽孢(休眠体)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练习答案
1.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2.外科医生手术前进行严格消毒的目的是防止细菌进入病人体内;戴手套是为防止因手消毒不干净而留有细菌;戴口罩是防止医生呼气时将细菌带入病人体内。上述做法都是为了防止细菌感染病人。反之,也防止病人身体的病菌感染医生。
探究活动
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5.4.2 细菌
3.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鼻腔黏膜上的黏液会将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粘住,口腔黏液内也会残留有细菌等微小生物。当人咳嗽或打喷嚏时,气流会把口腔和鼻腔中的黏液带出很远,黏液中的水分很快蒸发,细菌等微小生物就会随着气流四处散布,威胁他人的健康。因此,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手帕或纸巾挡住口鼻,并且避免直接面对他人。
2011部标人教2013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课件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