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摩擦力 学案 (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讲 摩擦力 学案 (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21 13:58: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讲 摩擦力
知识梳理
一、静摩擦力
1.产生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即有弹力).(2)接触面粗糙.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2.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无直接关系,既可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与运动方向相反或成某一夹角.静摩擦力的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并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3.大小
(1)范围:0<F≤Fmax.
(2)计算:物体处于匀速或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3)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二、滑动摩擦力
1.产生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即有弹力).(2)接触面粗糙.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2.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直接关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即滑动摩擦力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
3.大小
由公式F=μFN计算(也可以由二力平衡来求解)
(1)FN是两个相接触的物体间的压力,它不一定等于重力,FN的大小可以与重力G大小相等,也可以不等.
(2)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接触面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与FN无关.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与物体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三、摩擦力大小计算
求解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时,要先判断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1.静摩擦力的大小,①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必须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其受力情况确定.,②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2.滑动摩擦力,①滑动摩擦力大小F=μFN,μ与F、FN均无关,只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FN指正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当物体匀速运动时,也可由二力平衡求解.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与物体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3.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最大静摩擦力一般稍大于滑动摩擦力,但在一般计算中可粗略地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精讲1 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者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种力就做摩擦力。
例如,擦黑板时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在路面上行走时能体会到摩擦力的作用;行驶的汽车即急刹车时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传输带运送货物时也是利用了摩擦力。
1.对“相对”二字的理解


如上图,叠加物体A与B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运动,当我们讨论A受到的摩擦力时,需要考虑的是A“相对”B的运动或趋势,与A、B相对于地面是否运动无关。讨论B受到的摩擦力时,需要考虑是上表面还是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下表面的参考系是地面,上表面的参考系是A物体。总之,“相对”运动或趋势,分析的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是地面。
2.摩擦力的分类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滚动摩擦力属于静摩擦力。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接触面是粗糙的
?(2)两物体接触有挤压
?(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课堂练习
【例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D.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的相互作用
答案D

【变式1】(多选)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
C.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D.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与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
答案BCD

精讲2 静摩擦力
1.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并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1)摩擦力有无判断

(2)方向判断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若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是平面时,摩擦力方向与该平面平行;若两物体的接触面是曲面时,摩擦力方向与该接触面的切面平行。
②静摩擦力与弹力的方向一定相互垂直。
3.静摩擦力大小

如上图,静摩擦力会随着外力的改变而改变,只能通过二力平衡来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度无关。
当相对运动趋势增强时,静摩擦力也随着增大,但有一个限度,这个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而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0与Fmax之间,即0
巩固练习
【例1】(多选)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桌面上共受三个水平力即、F1、F2和摩擦力f1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2.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木块与桌面间最大静摩擦力是8N B.f1=8N,方向水平向左
C.f2=2N,方向水平向右 D.无法判断f2
答案BC

【例2】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 B.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 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答案C

【变式1】(多选)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至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a≠0,b所受摩擦力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

A.fa大小不变 B.fa方向改变 C.fb仍然为零 D.fb方向向右
答案AD

【变式2】(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推力压着,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推力F的大小增加到2F时,则( )
A.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增加到原来2倍
B.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2倍
C.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D.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不变
答案AD

精讲3 滑动摩擦力
1.定义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相对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正压力有关,公式。
称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其大小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是否滑动无关。

4.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联系
如右图,fmax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为方便计算,解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为0

巩固练习
【例1】(多选)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在压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在压力
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在压力垂直
D.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BC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以一定的初速度v沿粗糙斜面上滑,物体A在上滑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
A.向上的冲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C.重力、对斜面的正压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下滑力
答案B

【变式1】一根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长方体木料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料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力F推木料,当木料经过图所示位置时,桌面对木料的滑动摩擦力等于____________。若在被匀速推动和被加速推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则F1____________F2(选填“>”、 “=”或“<”)。

答案μmg,=

【变式2】如图所示,一个M=2kg的物体放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和一只m0=0.1kg的小桶相连,已知:M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m=4.5N,滑轮上的摩擦不计,g=10N/kg,求在以下情况中,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只挂m0处于静止状态时;
(2)只挂m0且在M上放一个质量为M'=3kg的重物时;
(3)只在小桶内加入m1=0.33kg的砂子时;
(4)只在小桶内加入m2=0.5kg的砂子时.


答案1N;1N;.3N;4N
【变式3】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A

【变式4】(摩擦系数的测定)
某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与木块B间的动摩擦因数,具体操作如下,如图甲、乙是两种实验设计方案,请完成横线上的空白部分.

(1)方案一:如图甲所示,木板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测力计向右拉木块A,使木块A向右匀速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A的重力G,由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F1= ,A、B间的正压力FN= ,所以动摩擦因数= .
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将弹簧测力计C的吊环套在直立固定在桌边的铁钉D上,挂钩端与木块A相连,用力拉放在桌面上的木板B,使其缓慢向右运动.A相对地面静止时,A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的拉力(A在B上相对B向左滑动).读出此时C的读数F,即为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2,用C测出A的重力G,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 .
(2)从实际操作考虑,你认为上述哪种方案更可行?
(3)若只有一把尺子,一条橡皮筋和一些轻绳,能否测定木块A与木块B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1)F,G,F/G;F/G;(2)方案二;(3)能,方案略

课后作业
1.关于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接触面间压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
B. 两物体间滑动摩擦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
C. 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反比
D. 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决定的,与正压力无关
答案D

2.(多选)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略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正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
答案BC

3.用手紧握住一个油瓶,并使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中油越多,手必须握得越紧
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总是一定的
D.油瓶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答案C

4.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推力F.(取g=10 N/kg)

(1)当推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当推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3)物体运动过程中突然把推力去掉,此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答案(1)5 N (2)10 N (3)10 N


5.(多选)如图所示,置于斜面上的物体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对M进行受力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B.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C.可能受四个力作用
D.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答案AC

6.图为表面粗糙的倾斜皮带传输装置,皮带的传动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无初速地放在皮带的底端A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B后就不再相对皮带滑动,而是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顶端C,在传送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
①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②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③在BC段不受静摩擦力
④在BC段受沿皮带向上的静摩擦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7.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A、B间有重力为30N的物体。用两个大小均为F=100N的水平力压木板,物体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
(1)当物体不动时,物体与木板A间的摩擦力大小;
(2)若用竖直向上的力将物体拉出来,所需拉力的最小值。


答案(1)15N;(2)70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讲 摩擦力
知识梳理
一、静摩擦力
1.产生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即有弹力).(2)接触面粗糙.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
2.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无直接关系,既可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与运动方向相反或成某一夹角.静摩擦力的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并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3.大小
(1)范围:0<F≤Fmax.
(2)计算:物体处于匀速或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3)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二、滑动摩擦力
1.产生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即有弹力).(2)接触面粗糙.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2.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直接关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即滑动摩擦力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
3.大小
由公式F=μFN计算(也可以由二力平衡来求解)
(1)FN是两个相接触的物体间的压力,它不一定等于重力,FN的大小可以与重力G大小相等,也可以不等.
(2)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接触面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与FN无关.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与物体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三、摩擦力大小计算
求解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时,要先判断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1.静摩擦力的大小,①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必须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其受力情况确定.,②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2.滑动摩擦力,①滑动摩擦力大小F=μFN,μ与F、FN均无关,只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FN指正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当物体匀速运动时,也可由二力平衡求解.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与物体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3.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最大静摩擦力一般稍大于滑动摩擦力,但在一般计算中可粗略地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精讲1 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者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种力就做摩擦力。
例如,擦黑板时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在路面上行走时能体会到摩擦力的作用;行驶的汽车即急刹车时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传输带运送货物时也是利用了摩擦力。
1.对“相对”二字的理解


如上图,叠加物体A与B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运动,当我们讨论A受到的摩擦力时,需要考虑的是A“相对”B的运动或趋势,与A、B相对于地面是否运动无关。讨论B受到的摩擦力时,需要考虑是上表面还是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下表面的参考系是地面,上表面的参考系是A物体。总之,“相对”运动或趋势,分析的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是地面。
2.摩擦力的分类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滚动摩擦力属于静摩擦力。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接触面是粗糙的
?(2)两物体接触有挤压
?(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课堂练习
【例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D.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的相互作用

【变式1】(多选)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
C.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D.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与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

精讲2 静摩擦力
1.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并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1)摩擦力有无判断

(2)方向判断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若两个物体的接触面是平面时,摩擦力方向与该平面平行;若两物体的接触面是曲面时,摩擦力方向与该接触面的切面平行。
②静摩擦力与弹力的方向一定相互垂直。
3.静摩擦力大小

如上图,静摩擦力会随着外力的改变而改变,只能通过二力平衡来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度无关。
当相对运动趋势增强时,静摩擦力也随着增大,但有一个限度,这个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而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0与Fmax之间,即0
巩固练习
【例1】(多选)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桌面上共受三个水平力即、F1、F2和摩擦力f1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2.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木块与桌面间最大静摩擦力是8N B.f1=8N,方向水平向左
C.f2=2N,方向水平向右 D.无法判断f2


【例2】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 B.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 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变式1】(多选)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至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a≠0,b所受摩擦力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

A.fa大小不变 B.fa方向改变 C.fb仍然为零 D.fb方向向右

【变式2】(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推力压着,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推力F的大小增加到2F时,则( )
A.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增加到原来2倍
B.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2倍
C.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D.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不变

精讲3 滑动摩擦力
1.定义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相对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正压力有关,公式。
称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其大小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是否滑动无关。

4.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联系
如右图,fmax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为方便计算,解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为0

巩固练习
【例1】(多选)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在压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在压力
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在压力垂直
D.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以一定的初速度v沿粗糙斜面上滑,物体A在上滑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
A.向上的冲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C.重力、对斜面的正压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D.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下滑力

【变式1】一根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长方体木料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料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力F推木料,当木料经过图所示位置时,桌面对木料的滑动摩擦力等于____________。若在被匀速推动和被加速推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则F1____________F2(选填“>”、 “=”或“<”)。


【变式2】如图所示,一个M=2kg的物体放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和一只m0=0.1kg的小桶相连,已知:M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m=4.5N,滑轮上的摩擦不计,g=10N/kg,求在以下情况中,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只挂m0处于静止状态时;
(2)只挂m0且在M上放一个质量为M'=3kg的重物时;
(3)只在小桶内加入m1=0.33kg的砂子时;
(4)只在小桶内加入m2=0.5kg的砂子时.




【变式3】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 B. C. D.

【变式4】(摩擦系数的测定)
某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与木块B间的动摩擦因数,具体操作如下,如图甲、乙是两种实验设计方案,请完成横线上的空白部分.

(1)方案一:如图甲所示,木板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测力计向右拉木块A,使木块A向右匀速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A的重力G,由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F1= ,A、B间的正压力FN= ,所以动摩擦因数= .
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将弹簧测力计C的吊环套在直立固定在桌边的铁钉D上,挂钩端与木块A相连,用力拉放在桌面上的木板B,使其缓慢向右运动.A相对地面静止时,A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的拉力(A在B上相对B向左滑动).读出此时C的读数F,即为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2,用C测出A的重力G,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 .
(2)从实际操作考虑,你认为上述哪种方案更可行?
(3)若只有一把尺子,一条橡皮筋和一些轻绳,能否测定木块A与木块B间的动摩擦因数?




课后作业
1.关于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接触面间压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
B. 两物体间滑动摩擦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
C. 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反比
D. 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决定的,与正压力无关
2.(多选)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略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正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

3.用手紧握住一个油瓶,并使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中油越多,手必须握得越紧
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总是一定的
D.油瓶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4.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推力F.(取g=10 N/kg)

(1)当推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2)当推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3)物体运动过程中突然把推力去掉,此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






5.(多选)如图所示,置于斜面上的物体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对M进行受力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B.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C.可能受四个力作用
D.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6.图为表面粗糙的倾斜皮带传输装置,皮带的传动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无初速地放在皮带的底端A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B后就不再相对皮带滑动,而是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顶端C,在传送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
①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②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③在BC段不受静摩擦力
④在BC段受沿皮带向上的静摩擦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A、B间有重力为30N的物体。用两个大小均为F=100N的水平力压木板,物体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
(1)当物体不动时,物体与木板A间的摩擦力大小;
(2)若用竖直向上的力将物体拉出来,所需拉力的最小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