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二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二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7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1-27 16: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二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请在答题卷上认真填写姓名、班级、考号,并正确填涂答题卡。
卷Ⅰ(选择题部分,共60分)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的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据此回答1-3题。?
1、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公布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2、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3、据报道,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天文台,该地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极昼时间长 B.极夜时间短 C.空气稀薄、干燥 D.海拔高,离太阳近?
4、“日凌”现象是指卫星绕地运动过程中,运行到太阳、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好在一条直线上而使卫星受太阳影响最大的现象。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成功发射升空。11月9~10日,“嫦娥一号”成功经受“日凌”干扰考验。下面“日凌”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5、2009年10月1号上午8点钟,首都各界群众在北京隆重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胡锦涛同志在天安门检阅庄严的人民解放军和群众游行队伍。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总是与太阳同升落。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迟的是( )
A.10月1日    B.7月1日 
C. 6月1日   D. 5月1日
6、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该地昼长为16小时
B.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0小时
D.北京时间12点时该地太阳高度达最大
7、某学校(1050E,东七区)的同学在北京时间l5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根据太阳方位和手表来确定方向,使用的方法与步骤如下:①将手表时间转换为当地地方时;②将手表平放,时针对准太阳;③手表l2时刻度线与时针之间夹角(<1800)的角平分线大致为正南方。下图中能够大致反映此时正南方位的是
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北京时间),千年一遇的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长江流域。读图完成8-9题。
8、日全食发生当日,下列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昼最长的是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成都
9、当重庆地区的人们观看日全食现象时,纽约时间(西五区)约是
A.7月22日22时 B.7月21日14时
C.7月22日20时 D.7月21日20时
某同学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结合材料回答10-11题。
10、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11、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 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② 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③ 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的地转偏向现象 ④ 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观测者从图Ⅰ中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图Ⅱ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08年7月30日《成都晚报》消息:为了研究和了解地震破裂过程和发生机制,寻求监测余震的有效方法。经过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讨论,建议在龙门山断裂系实施科学钻探工程。在其主破裂区、余破裂区以及南端未破裂地区布设三口2000~3000米主孔科学钻,以加强对比分析和规律总结。据此回答13-15题。?
13、此次科学钻井的深度位于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14、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直接观测得到的?
B.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大多是通过地震波等间接方法获得的?
C.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可以揭示整个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
D.科学钻探并不能有效地监测某些地震活动
15、专家认为四川汶川发生地震8.0级大地震地震发生与板块活动相关,这次地震位于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
16、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下列地理现象,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A.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B.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C.早春和深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 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区的雾天较郊区多——空气中尘埃较多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18-19题。
18、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 B.12℃ C.10℃ D.8℃
19、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下列四幅图表示气流运动方向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21、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oN附近
B.乙点位于30o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22、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3、右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
B.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
D.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24、下图列四幅图表示的现象,出现在南半球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5、右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单位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
A.abcd   B.abdc
C.badc  D.cbad
读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下图),①②③分别代表1月1号、2号、3号。完成26-27题。
26、关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暖锋过境 B.乙是低压过境
C.丙是冷锋过境 D.丁是高压过境
27、在图中②时段中,天气以晴好为特点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8、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
读右侧A、B两幅图,回答29-30题。
29、亚欧大陆主要受B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高原正处在冬季
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C.地中海正处在雨季
D.我国正处于雨季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图所示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形成台风或飓风
B.长江中下游受A天气系统控制时形成伏旱天气
C.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时,西伯利亚地区受B天气系统控制
D.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是受A天气系统的影响

卷Ⅱ(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
31、读图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地质构造是 ,其中A为 ,B为 。
(2) 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和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 处;若开采优质花岗石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 处。
(3)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带来的危害是 。
32、下图为中国及周边地区2008年12月22日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活动。(12分)
(1)图中③处的风向为 ,④处风向为 。
(2)图中M、N两个锋面中,表示暖锋的是 ,表示冷锋的是 。
(3)若图中锋面N快速移向乌鲁木齐,请描述乌鲁木齐未来48小时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4)下表为该日广州、武汉、太原、沈阳和海口五个城市的天气状况,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断并把五个城市的名称填入下表。
城市
风向
西北风
偏南
偏东
偏北
偏北
风力
1级
1级
2-3级转3-4级
2级
1级
温度
-9℃~1℃
5℃~17℃
-6℃~6℃
10℃~21℃
17℃~22℃
33、读“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1分)
(1)图中受盛行西风推动而形成的洋流是(写代号a、b、c)_________________,
洋流a的名称是_________
(2)图中P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____洋流(写出洋流名称)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________渔场和_________渔场。 (3)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4)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甲到乙,又返回到甲,其航行方向为_________(请填写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整个航程顺次利用的盛行风名称依次是_____ _____和 。
3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更好地保护北京市地环境,收集了北京多年平均气温的资料,利用所学的热力环流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题。(8分)
资料一 图1是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图2是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
图1 图2
资料二 北京市1999年、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
年份
常住人口
(万人)
工业总值
(亿元)
用电量
(亿千瓦小时)
消费零售额(亿元)
商品住宅销售额(亿元)
1999
1257
651
143.2
742.1
232
2005
1538
1782.4
209
2902.8
1758.8
资料三 在积极地进行2008年奥运会筹备中, 北京市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奥运会举办理念,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大搞植树造林活动。2005年,全市共完成绿化造林16万亩,植树1792万株,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5%。
⑴ 观察图1,说出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特点)是: ,你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⑵ 根据图1所示的信息,用箭头在图2上画出北京市的热岛环流。
⑶ 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2的A、B、C三地中的 地,其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主要作用是:
⑷ 同期,北京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2的A、B、C三地中的 地,该新厂址对北京市环境保护的主要意义是

浙江省温州二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