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安徽省肥东第三中学 田义明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2、本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更高认知层次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了解动物通过各种行为来适应环境,本节课以“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3、分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解决如何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及对二者关系的探讨,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完成对“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活动的开展。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能力目标
说出某种动物行为的成因。
3、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学生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重难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以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1、学生的知识结构
2、学生的学习方法
1、启示法
2、观察法
3、合作学习法
1、直观教学法
2、合作探究法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防御行为
随堂测试
从行为获得途径给以下六则资料分类
学习获得的
生来就有的
蚯蚓走迷宫
幼袋鼠吃奶
小鸟喂鱼
大山雀喝牛奶
菜青虫取食
黑猩猩钓取白蚁
再从从行为的决定因素看
遗传+环境
遗传
蚯蚓走迷宫
幼袋鼠吃奶
小鸟喂鱼
大山雀喝牛奶
菜青虫取食
黑猩猩钓取白蚁
分析规律,总结概念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幼袋鼠吃奶
小鸟喂鱼
菜青虫取食
蚯蚓走迷宫
大山雀喝牛奶
黑猩猩钓取白蚁
共同特征:生来就有的 遗传
共同特征 :学习获得的 遗传+环境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同桌相互交流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举动物行为的例子,并分析这种行为形成的原因以及所属的行为类型
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
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如初生的袋鼠发育很不完全,如果它不具备爬向母亲育儿袋的本能,就不可能生存下去;而学习行为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活下来的保证
更好地生存,适应环境
分析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
先天性行为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自本能,但这对美国红雀来说,是一 种浪费,因为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大自然淘汰。
总结: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意义 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适应生活环境 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进行适时的情感激励。
狼孩的故事
你听说过“狼孩”吗?一个小时侯被狼收养的孩子,当她被人从狼群中救出后,总是不喜欢穿衣服,她喜欢像狼一样叫唤,还会咬人.科研人员努力教他学习说话,可她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说一句话,它也不喜欢吃熟的食物,但爱吃生肉,最终死于吃生肉引起的疾病,当年只有十多岁岁。从这一故事中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这对你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有什么启示?
学习行为有关键期,错过关键期就很难学会。
利用板书梳理本节学习要点,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动物的行为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课后作业:课本第52页,练习1、2、3、4。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
结课
感谢各位聆听、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