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3认识生物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3认识生物圈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20 19:4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认识生物圈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1、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四、教学难点:
收集和分析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提出问题:
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人类为什么离不开新鲜的空气?
从而引出生物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水、温度、空气和光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属于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二)讲授新课
探究一:生物的生存要依赖环境吗?
观看课本11页中的内容,分析生物依存的条件包括什么?
生物是怎么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的?
3、生物是怎么影响着环境的?
讲解:生物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水、温度、空气和光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环境中的其他生物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生物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生物普遍适应于它们的生活环境,例如:北极熊生活在冰于雪地中,金刚鹦鹉生活在热带雨林里,在我国,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竹林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生物的生存也影响着环境。例如,土壤不仅包括无生命的土粒沙砾,还包括生活在其中的大量生物。细菌和蚯蚓等生物对改善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起着很大的作用。
探究二:生物与环境怎么组成生态系统的?
1、阅读教材12页,分析什么是生态系统?
2、列举生态系统的种类有哪些?
讲解: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共同生存的所有生物和它们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组成了生态系统。
在生活中有很多生态系统,例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等。
探究三: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吗?
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讲解:人类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粮食等来自于植物,煤、石油等来自于古代生物。
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昆虫传粉、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
(三)知识运用
1、 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
2、生物不仅能 它们的生活环境,也能 着环境。
(四)归纳小结
学完本节课后,你知道了哪些生态系统?
(五)随堂检测
1、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群鸽子 B、一片森林
C、一块农田 D、一个池塘
2、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为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水禽自然保护区,素有“鹤乡”的美称,区内芦苇沼泽广布,环境优美,它属于(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3、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 )
A、生物圈
B、宇宙
C、太空
D、地球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布置
课本第14页习题:
1、下列关于生物圈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
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
2、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八、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传统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注重生物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抽象、难于理解的内容淋漓尽致的展现。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了解身边的其他生物及其他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悟到科学探究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