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多边形的面积 整理和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6多边形的面积 整理和复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0 20:5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
复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P96-97
复习目标:
1. 让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2.灵活运用公式,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3.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验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促进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4.渗透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自己整理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理清公式的推导以及内在联系
复习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准备:三角形、梯形各两个(完全一样),平行四边形一个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再现知识
1.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了那些知识和方法?
2.教师说明复习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知识内容,明确复习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到课堂中良好的学习状态中来,为下一步整理知识结构打好基础。
二、梳理知识,形成结构
1. 梳理推导过程
(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进行操作,整理完整的知识结构
(2)汇报交流:让学生选择图形说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进行展示。
(3)总结方法:这三种图形都运用了什么方法,推导出其面积计算方法?(割补、平移、旋转——转化)
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现和梳理,并动手操作,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将所学的面积公式整理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对各个公式的内在联系一目了然。
2.学生质疑、讨论解疑
3.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网络图,有意强化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
4.完成第96页第一题。
通过学生质疑,发现了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为什么要除以2?计算面积时一定要注意底和高的对应关系,利用合作讨论和交流等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而且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夯实了基础。
三、深入练习,内化提高
(一)判断
?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 ( )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3.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
(二)画一画
?  在方格纸上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画两个形状不同但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使它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三)算一算
1.第96页 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说说计算图形面积时应注意什么?
①看清是什么图形,如何分割?②选择正确的公式和方法;③正确计算;④注意单位名称。
2.第97页第2题。
3.五年级同学排队,第一排站5人,以后每排都比前一排多站一人,共站十排,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练习,互相评价。
(四)拓展练习
?  学校操场右侧有一块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空地,计划在此建造一个花圃,该如何设计建造方案呢?
?  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方案,用图形表示并计算出花草的实际种植面积。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有那些收获?采用什么方法整理旧知识?
请大家对自己或他人或自己小组或它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通过判断、画一画、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习题,加强习题的探索性。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时,让学生经历自己选择信息,割补或添加成单一的图形,再进行合并,让学生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种固定或简单的途径或方法上,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这些实际问题的结构,掌握了解题方法,而且沟通了各类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教师的归纳,为学生的思路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