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读高考设问知考向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
(2018·全国文综Ⅱ,6)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2018·天津文综,8)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2018·海南地理,12)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
(2019·天津文综,10)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2019·天津文综,11)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2019·江苏地理,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2019·江苏地理,2)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2018·全国文综Ⅰ,10)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2018·天津文综,9)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2018·海南地理,13)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核心考点1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1.地方时判断的技巧
(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太阳正对的经线)为正午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为0时,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或0时。
(2)出现“当地正午、一天中日影最短、太阳直射、日影朝正南或正北(有极昼的地区除外)、太阳直射井底”等信息时,说明该地地方时为12时。
2.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的规律
(1)时间计算遵循“经度相差15°或相差1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和“东加西减”两个规律。
(2)日期变更遵循“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加一天,过180°经线(日界线)减一天”的规律,即“过0时所在经线,东加西减,过180°经线(日界线)东减西加”。
归纳点拨
1.时间计算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2.时间计算的一般解题方法
3.判断全球日期(今天和昨天)分界问题的方法
(1)一般情况下,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今天的区域;从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昨天的区域。
(2)特殊情况下:太阳直射0°经线,全球处于同一天;太阳直射180°经线,全球分为两天,且各占一半;当0时经线在东时区,新的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旧的一天占一大半;当0时经线在西时区,新的一天占一大半,旧的一天占一小半。
(3)180°经线上的地方时(X),就是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例如,180°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则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就是12小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X/2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1-X/24。
(2018·全国文综Ⅱ)恩克斯堡岛(如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
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答案 A
解析 南极地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沿顺时针方向经度增大的为东经度,经度减小的为西经度,因此可判断恩克斯堡岛的经度约为165°E,为东十一区,地方时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早3个小时。因此,当恩克斯堡岛为2月7日正午(12时)时,北京时间约为2月7日9时。
命题角度 结合区域经纬网,进行时间和日期计算(题型预测:选择题)
2019年7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的专机经过2.5小时的飞行,于当地时间13时15分抵达大阪(34°N,135°E)关西国际机场,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7月27日( )
A.9时45分 B.10时45分
C.12时15分 D.10时15分
答案 A
解析 飞机起飞时,大阪(东九区)时间为13时15分-2小时30分=10时45分,大阪(东九区)时间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早一个小时,所以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10时45分-1小时=9时45分,故A正确。
核心考点2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应用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2018·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题。
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
A.白昼更长 B.正午太阳更低
C.日出方位更偏南 D.正午时刻更早
答案 A
解析 三亚和海口同在北半球,但三亚纬度较低,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出方位越偏北,故A正确,B、C错误。三亚经度位置在海口西侧,正午时刻应更晚,故D错误。
[做一题·通一类]
解答“昼夜长短类”试题的思维流程
命题角度一 结合日出、日落时间,推断地点和太阳方位(题型预测:选择题)
(2019·天津文综)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了回复(下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
A.呼和浩特(112°E,40°N) B.兰州(104°E,36°N)
C.杭州(120°E,30°N) D.南宁(108°E,23°N)
2.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当天日落的方向 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爸爸所在天津的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7:31,当地地方时为
7:31-(120°-117°)×4分钟=7:19,天津昼长为(12:00-7:19)×2=9小时22分钟,昼长远小于夜长,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晨线呈东北—西南走向,结合小明爸爸说“咱们天津也刚刚日出”,说明父子俩所在城市此时大致都在晨线上,故可推测小明所在城市位于天津的东北或西南方向,南宁在天津西南方向,且其经纬度位置在晨线倾斜幅度范围内,D正确。杭州在天津市东南方向,呼和浩特在天津西北方向,A、C错误;兰州虽然在天津西南方向,但纬度与天津相差较小,经度相差较大,几乎在天津的正西方向,两地日出时间相差较多,B错误。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夜、极昼地区外,应该是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结合图示可知甲城市还有2小时日落,并不位于极昼、极夜区,故日落西南,C正确。因为无法确定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故而无法推测甲城市的纬度位置和当日正午太阳高度,A、D错误;根据图示信息无法确定甲城市的地方时,因而也无法计算或推测甲城市的经度位置,B错误。
(2019·江苏地理)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 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回答第3题。
日期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①
7:32
17:08
②
6:31
18:15
③
4:45
19:39
④
7:22
16:49
3.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 太阳直射点越靠近赤道,全球各地一日中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小,即昼长和夜长越接近12小时。根据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可算出表中①~④四个日期雾灵山的昼长分别为9小时36分钟、11小时44分钟、14小时54分钟、9小时27分钟,即日期②雾灵山昼长最接近12小时,故选B。
命题角度二 结合日出时间变化曲线,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题型预测:选择题)
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4~5题。
4.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5.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
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
答案 4.C 5.D
解析 第4题,由图示日出时间推断,该同学观测的应为一年中的日出时间的变化情况,a日期该地日出最晚,昼最短,夜最长;b日期介于日出最晚和最早之间,且为两日期的中间日期,判断b日期该地昼夜平分。所以a~b期间,该地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第5题,该地昼夜平分时,北京时间约为6时30分,该地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比该地地方时早30分钟。进而可计算出,一年中,最早日出时间地方时约为4时50分,最晚日出时间地方时约为7时10分,因此一年中昼最长为(12-4时50分)×2=14小时20分;昼最短为(12-7时10分)×2=9小时40分,故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为14小时20分-
9小时40分钟=4小时40分钟。
命题角度三 结合昼长变化特征,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题型预测:选择题)
下图示意“北半球不同纬度五地昼长周年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夏至日五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e B.decba
C.abced D.badce
7.当c纬线上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 )
A.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B.非洲草原正值草木茂盛时期
C.我国北方的树木正落叶纷飞
D.天山的牲畜向低海拔牧场转场
答案 6.B 7.A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夏至日abc三地昼长为24小时,出现极昼现象,c地夏至日刚好出现极昼,位于极圈上,a极昼时间长达半年,即位于极点,b地极昼天数介于a、c之间,纬度位于极点与极圈之间,d地昼长夜短,且昼夜长短差距不大,离回归线较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e地全年昼夜平分,位于赤道上,所以夏至日五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decba。第7题,根据上题结论,c地夏至日刚好出现极昼,可知c地位于北极圈上,当c纬线上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即为夏至日,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非洲草原南、北半球都有分布,北半球草原正值草木茂盛时期,南半球草原则已经枯萎;我国北方的树木在秋季落叶纷飞;天山的牲畜向高海拔牧场转场。
核心考点3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1.纬度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具体如下图所示。
2.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如下图所示: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天空,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天空,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日出最长正午最短日落最长,且日影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
(4)计算楼间距
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近;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远。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
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为α+H=90°(如下图)。
方法技巧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其变化特点的判断技巧
(1)大小看“远近”——远小近大
距离直射点所在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变化看“移动”——来增去减
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的方向移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某地移去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3)分布看“位置”——90°的出现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直射点所在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2018·天津文综)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
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
2.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
A.1月15日到2月15日 B.3月1日到3月30日
C.5月15日到6月15日 D.10月1日到10月30日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结合天塔位置示意图中天塔周围连接天塔道路的形状,再观察天塔景观照片中天塔周围连接天塔道路的情况,可判断此时影子朝向西北,故太阳应位于东南,为上午,排除C、D;如果是5:00~7:00,“天塔”影子较长,图中“天塔”影子较短,故排除A,选B。第2题,由上题可知,拍摄照片的时间在8:00~10:00,结合图中“天塔”与影子长度的比例关系可推断出,此时应该是接近夏至日的影子状况,据此选C。
[做一题·通一类]
解答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的试题思维流程
命题角度一 根据生活情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题型预测:选择题)
武汉某建筑采用大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设计师把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建筑物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巧妙结合起来,如下图所示。这种设计既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也可以极大地减少玻璃幕墙的日射负荷,显出很好地节能性。读图回答1~2题。
1.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中,该地( )
A.昼长逐渐增加
B.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
C.月均温不断降低
D.月均降水量不断减少
2.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随纬度的变化需调节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若玻璃幕墙高度不变,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纬度升高,屋檐外延长度应( )
A.变长 B.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正午太阳高度越高,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越小,故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中,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为最小,武汉位于北半球,故是从夏至日到冬至日,期间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昼长渐短,从夏至日到8月份期间月均温和月均降水量可能增加。第2题,随着纬度升高,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减小,若玻璃幕墙高度不变,则夏至日达不到遮阳效果,即夏至日阳光会更多地照射到室内,故需要延长屋檐长度。
命题角度二 根据生活情景,考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题型预测:选择题)
(2019·江苏地理)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 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回答第3题。
日期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①
7:32
17:08
②
6:31
18:15
③
4:45
19:39
④
7:22
16:49
3.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
答案 B
解析 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雾灵山日出东北,日落西北,C、D错;雾灵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雾灵山南方,A错、B对。
(2019·北京丰台区期末)下图为“北京市某中学教室(窗户朝南)的照片”。读图,完成4~5题。
4.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 )
A.春分清晨 B.夏至上午
C.秋分下午 D.冬至傍晚
5.北京时间12:00,该校学生在校园内测量立杆影子长度时发现杆影朝向( )
A.北略偏西 B.正北
C.北略偏东 D.正南
答案 4.C 5.A
解析 第4题,窗户朝南,从照进教室的光线判断,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故是下午,此时太阳高度角较大,不是傍晚,只能是秋分下午,选C。第5题,北京的经度大约是116°E,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6分钟,北京时间12:00,北京的地方时大约是11:44,太阳位于南偏东方向,故杆影朝向北略偏西,选A。
精讲点拨
地理景观图是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实物景观图像。与一般地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用符号表示地理事物,而是展示画面,常用来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事物特征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及正确评价能力。地理景观图的一般判读方法如下:
(1)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并判断它属于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2)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
(3)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形成对景观图所在区域的整体认识,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4)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内容,联系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回答。
特别专练
(2017·全国文综Ⅲ)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答案 1.D 2.B 3.D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剪纸表现的内容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图中反映出的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苏浙一带景观,故选D。第2题,图中景观为小桥流水人家,是“水乡泽国”的真实写照。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该区域地形和气候有关,反映了当地年降水量丰富、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交错的自然环境特征,传统出行工具为船,故选B。第3题,文化在不同区域有不同表现,川剧主要流行于四川等地,豫剧主要流行于河南等地,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等地,越剧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故选D。
(2019·济宁期末)下图为某网友11月14日拍摄的图片,园林工人对部分苗木安装了木架支撑的半封闭围挡。读图完成4~5题。
4.推测这种围挡的主要作用是( )
A.通风采光 B.遮荫挡雨
C.防风防寒 D.隔音隔尘
5.该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 )
A.广州 B.天津
C.悉尼 D.新加坡
答案 4.C 5.B
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照片拍摄于11月14日,为北半球冬季;采用围挡方式不利于通风采光,A错误;围挡为半封闭状态,顶部敞开露天,所以不能起到挡雨的作用,B错误;城市绿化的主要作用为美化环境、降低噪音、吸烟滞尘,所以围挡会降低植被的生态效益,D错误;半封闭围挡能够减少冬季风对苗木的影响,主要起到防风防寒的作用,故选C。第5题,根据上题可知,该围挡的主要作用为防风防寒,所以该地区为北半球温带地区。广州为亚热带气候区,冬季温和,A错误;悉尼为南半球亚热带气候区,11月份为夏季,C错误;新加坡为热带气候区,全年高温,D错误;天津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不利于苗木越冬,故选B。
(2019·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模拟)景观作为一个整体代表了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是在自然和人类的相互影响下逐步地改变、影响或适应特定的生态因子后形成的。读图,据此完成6~8题。
6.造成两幅景观图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交通运输方式不同
C.气候差异 D.农业生产方式不同
7.20世纪中期,左图地区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明显增长,主要得益于( )
A.规模扩大 B.机械化
C.劳动力增加 D.资金投入
8.右图中大面积的植被最有可能是( )
A.小麦 B.水稻
C.牧草 D.落叶阔叶林
答案 6.D 7.C 8.C
解析 第6题,造成两幅景观图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生产方式不同,我国传统农村以种植业为主,人们聚居在一起,村庄紧凑。而西欧典型传统村庄分散,以畜牧业为主,多家庭牧场,D对;地形差异、交通运输方式不同、气候差异等,不是传统村庄景观差异的直接原因,A、B、C错。第7题,20世纪中期,大约1950年前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明显增长,主要得益于劳动力增加,C对;规模扩大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A错;我国当时机械化水平低,B错;资金投入少,D错。第8题,右图中景观位于西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图中显示放牧着牛羊,大面积的植被最有可能是牧草,C对;西欧气候不适宜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生长,A、B错;图中显示的落叶阔叶林作为牧场的隔离带,D错。
二轮专题强化练
(2019·湖南永州模拟)下表为“永州市2018年某月连续三天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日出时刻
06:15:33
06:15:57
06:16:22
日落时刻
18:45:37
18:44:31
18:43:25
1.与表中日期临近的节气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根据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永州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地的昼长接近于12小时,春、秋分日昼长接近12小时,夏至日昼最长,昼长远大于12小时,冬至日昼最短,昼长远小于12小时,可把B、D排除;从表格中还可以看出当地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日落越来越早,说明昼渐短,夜渐长,故可排除掉A,答案选C。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由于直射点南移,永州离直射点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故A错;由于离1月初越来越近,故公转速度越来越快,故B正确;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每年9~10月份播种,次年5~6月份收获,故C错;印度半岛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故D错;综上所述,答案选B。
(2019·河北唐山模拟)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于北京时间2018年11月18日16时离开澳大利亚霍巴特,开始穿越“西风带”,4天后到达南极浮冰区。12月3日抵达南极中山站(南纬69°22′,东经76°22′)附近并进行卸货作业。下图示意“霍巴特到中山站‘雪龙’号航线及霍巴特地理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霍巴特的地理位置最接近( )
A.42°S,146°E B.43°S,147°E
C.44°S,148°E D.43°S,147°W
4.“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到达南极中山站进行卸货时看到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上,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
A.3时 B.9时
C.15时 D.21时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霍巴特位于(43°S,147°E)附近,故选B。第4题,由材料可知,“雪龙”号抵达中山站时为12月3日,此时中山站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上时,应为当地地方时0时左右,而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中山站位于东五区,北京时间比该地早3小时,所以当“雪龙”号抵达时,应为北京时间3时左右,故选A。
(2019·天津十二校模拟)天津王先生的家是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样的烦恼,但为了更好地采光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绳索距离楼顶的高度还是要调一调。据此完成5~6题。
5.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大约有多长时间没有阳光射入( )
A.18天 B.36天
C.25天 D.48天
6.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
A.冬季长,夏季短 B.冬季长,夏季长
C.冬季短,夏季长 D.冬季短,夏季短
答案 5.D 6.D
解析 第5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南楼产生的影子越长,北楼被遮挡的时间越长。由材料分析可知,王先生家在冬季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天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之后逐渐变大,由此推算,1月16日距离12月22日相差24日,因此在12月22日之前的24天内,也没有阳光照到阳台,即一共48天左右,故答案选D项。第6题,上海的纬度较天津低,因此冬季和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影子较短,所以在晾晒衣物时,相同情况下晾衣竿的高度可以低一点,绳索则需要长一点,因此,天津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冬、夏季都较短,故答案选D项。
(2019·福建泉州单科质检)位于河南省的贾湖遗址(33.5°N)中发现贾湖先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原始“圭表”,以观测正午日影。下图示意该原始“圭表”使用原理(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日时的日影末端位置)。读图,完成7~8题。
7.贾湖先人利用骨笛和叉形器观测时,应将( )
A.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东端
B.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西端
C.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南端
D.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北端
8.当贾湖先人进行农作物春播时,骨笛上正午日影末端位于( )
A.①②之间,正在向②处移动
B.①②之间,正在向①处移动
C.②③之间,正在向③处移动
D.②③之间,正在向②处移动
答案 7.C 8.C
解析 第7题,我国河南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其正南方,日影朝正北,因此两根木桩应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南端。故C正确。第8题,读图可知,①处日影最长,应代表冬至日;③处日影最短,应代表夏至日;②位于①③之间,为二分日。一般我们把3、4、5月份视为春季,因此贾湖先人进行农作物春播的时间应选在春分与夏至之间,即骨笛上正午日影末端位于②③之间,正在向③处移动时。故C正确。
(2019·邯郸高三检测)为节能减排,邯郸市新建区全部安装可以通过电脑调控太阳能板与水平面夹角的路灯和路口红绿灯。下图为拍摄的邯郸市红绿灯照片。读图完成9~10题。
9.邯郸市太阳能路灯的太阳能板一年中的调整角度范围是( )
A.90° B.66°44′
C.23°26′ D.46°52′
10.当邯郸市太阳能板与水平面夹角最小时( )
A.黄河下游河段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B.我国东北小麦播种正忙
C.河北高三学生正进行9月摸底考试
D.开普敦正值多雨期
答案 9.D 10.D
解析 第9题,邯郸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能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太阳能板与地面的夹角最大;该夹角的调整范围就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范围,即为46°52′。第10题,当太阳能板与水平面夹角最小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开普敦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此时处于冬季,温和多雨。黄河下游河段在冬春或秋冬过渡时期可能出现凌汛现象;东北小麦播种多在春季。
(2019·郑州模拟)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约34°N,113°E),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见图1),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变化。据此完成11~12题。
11.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的投影逐日移动方向为( )
A.东 B.西 C.南 D.北
12.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夏至日该地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投影的位置有何变化( )
A.变远 B.变近
C.向东北移动 D.向西北移动
答案 11.D 12.A
解析 第11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投影越短,投影距离长堤南方越近。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近日点附近,应为冬至日)运动期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投影往北移动。第12题,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回归线的纬度变低,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投影变长,即投影向北变远。
(2019·山东济宁期末)小明于6月18日从上海出发赴纽约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于当地时间6月23日从纽约返回。小明乘坐直飞航班往返两地,他对航班路线很感兴趣,查询到航班信息如下面图表所示。据此完成13~14题。
航线
出发时间
到达时间
用时
甲:去程
上海→纽约
北京时间8:30
纽约时间9:00
13.5小时
乙:返程
纽约→上海
纽约时间16:00
北京时间20:00
15小时
13.去程时,小明想靠窗欣赏景色,但不想被阳光照射;返程时,小明想欣赏我国北方的日落景色,他应该分别选择飞机飞行方向哪一侧的靠窗座位( )
A.去程选择左侧,回程选择右侧
B.去程选择右侧,回程选择左侧
C.去程回程都选择右侧
D.去程回程都选择左侧
14.下列选项中的情形可能发生在小明旅途中的是( )
A.去程时都是白天,全程艳阳高照
B.去程到达时为纽约时间6月19日
C.返程时俯瞰北冰洋漂浮的大量浮冰
D.返程时在北极地区欣赏到极光景色
答案 13.A 14.C
解析 第13题,根据材料小明参加会议的时间为6月18日~6月23日,在此期间为北半球的夏季,日出为东北方向,日落为西北方向。航线甲为先东北后东南,朝南的窗户能被阳光照到,所以小明应坐在朝北的窗户即靠左侧的座位;回程时日落位于西北方向,航线乙为先西北后西南,朝北的窗口能看到我国北方日落,朝北的窗户在回程的右侧,所以该题选A。第14题,读图可知,去程时航线甲经过地区在极圈外,无极昼现象,从北京时间8:30起飞,到纽约时为纽约时间9:00,且飞行了13.5小时,一定会经过0时,所以途中有日落现象,故A错误;去程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6月18日8:30,此时纽约时间(西五区)为6月18日8:30-13小时=6月17日19:30,飞机飞行13.5小时,此时纽约时间为6月17日19:30+13.5小时=6月18日9时,故B错误;返程时经过北极地区,6月份为北极地区的暖季,所以北冰洋上可能会有浮冰,故C正确;航线乙经过北极极地地区,6月份北极极地地区为极昼,极光应在夜晚观测,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2019·山东临沂初考)北京(40°N)某高中学校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的三位同学,在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内容时,对观察到的事象用不同形式做了记录。据此完成15~17题。
15.小明日记中的那天所在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3月
C.5月 D.11月
16.小华进行的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A.春分日 B.秋分日
C.夏至日 D.冬至日
17.小强拍摄照片的时间可能是( )
A.6:00 B.10:00
C.14:00 D.18:00
答案 15.C 16.B 17.B
解析 第15题,北京(40°N)某高中学校,小明日记中的那天当地时间18时太阳在西面山顶消失,而非地平面,说明此时并未真正日落,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正确。第16题,小华进行的三次测量中,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说明太阳直射点逐渐远离北京,向南移动,其中当正午太阳高度为50°时,太阳直射赤道,三次测量中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说明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秋分日。B正确。第17题,小强向东拍摄照片,照片中树影朝向西北,说明太阳位于东南天空,应该为当地上午时间,B正确。
课件61张PPT。【第一部分】 知识专题突破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网络构建WANG LUO GOU JIANKAO QING KAO XIANG考情考向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核心考点1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核心考点2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应用核心考点3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特别微专题1 景观图透析核心考点 1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1 主干精讲1.地方时判断的技巧
(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太阳正对的经线)为正午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为0时,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或0时。
(2)出现“当地正午、一天中日影最短、太阳直射、日影朝正南或正北(有极昼的地区除外)、太阳直射井底”等信息时,说明该地地方时为12时。2.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的规律
(1)时间计算遵循“经度相差15°或相差1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和“东加西减”两个规律。
(2)日期变更遵循“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加一天,过180°经线(日界线)减一天”的规律,即“过0时所在经线,东加西减,过180°经线(日界线)东减西加”。1.时间计算类题目的思维流程【归纳点拨】2.时间计算的一般解题方法3.判断全球日期(今天和昨天)分界问题的方法
(1)一般情况下,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今天的区域;从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昨天的区域。
(2)特殊情况下:太阳直射0°经线,全球处于同一天;太阳直射180°经线,全球分为两天,且各占一半;当0时经线在东时区,新的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旧的一天占一大半;当0时经线在西时区,新的一天占一大半,旧的一天占一小半。
(3)180°经线上的地方时(X),就是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例如,180°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则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就是12小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X/2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1-X/24。2 真题体验(2018·全国文综Ⅱ)恩克斯堡岛(如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
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
北京时间约为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解析 南极地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沿顺时针方向经度增大的为东经度,经度减小的为西经度,因此可判断恩克斯堡岛的经度约为165°E,为东十一区,地方时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早3个小时。因此,当恩克斯堡岛为2月7日正午(12时)时,北京时间约为2月7日9时。2019年7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的专机经过2.5小时的飞行,于当地时间13时15分抵达大阪(34°N,135°E)关西国际机场,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7月27日
A.9时45分 B.10时45分
C.12时15分 D.10时15分3 预测演练√命题角度 结合区域经纬网,进行时间和日期计算(题型预测:选择题)解析 飞机起飞时,大阪(东九区)时间为13时15分-2小时30分=10时45分,大阪(东九区)时间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早一个小时,所以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10时45分-1小时=9时45分,故A正确。核心考点 2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应用1 主干精讲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以北半球为例)2 真题体验(2018·海南地理)如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题。
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A.白昼更长
B.正午太阳更低
C.日出方位更偏南
D.正午时刻更早√解析 三亚和海口同在北半球,但三亚纬度较低,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出方位越偏北,故A正确,B、C错误。
三亚经度位置在海口西侧,正午时刻应更晚,故D错误。解答“昼夜长短类”试题的思维流程[做一题·通一类](2019·天津文综)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了回复(右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A.呼和浩特(112°E,40°N)
B.兰州(104°E,36°N)
C.杭州(120°E,30°N)
D.南宁(108°E,23°N)√123453 预测演练67命题角度一 结合日出、日落时间,推断地点和太阳方位(题型预测:选择题)1234567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爸爸所在天津的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7:31,当地地方时为7∶31-(120°-117°)×4分钟=7∶19,天津昼长为(12∶00-7∶19)×2=9小时22分钟,昼长远小于夜长,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晨线呈东北—西南走向,结合小明爸爸说“咱们天津也刚刚日出”,说明父子俩所在城市此时大致都在晨线上,故可推测小明所在城市位于天津的东北或西南方向,南宁在天津西南方向,且其经纬度位置在晨线倾斜幅度范围内,D正确。杭州在天津市东南方向,呼和浩特在天津西北方向,A、C错误;
兰州虽然在天津西南方向,但纬度与天津相差较小,经度相差较大,几乎在天津的正西方向,两地日出时间相差较多,B错误。12345672.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当天日落的方向
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1234567解析 根据上题分析,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夜、极昼地区外,应该是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结合图示可知甲城市还有2小时日落,并不位于极昼、极夜区,故日落西南,C正确。
因为无法确定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故而无法推测甲城市的纬度位置和当日正午太阳高度,A、D错误;
根据图示信息无法确定甲城市的地方时,因而也无法计算或推测甲城市的经度位置,B错误。(2019·江苏地理)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 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回答第3题。3.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345671234567解析 太阳直射点越靠近赤道,全球各地一日中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小,即昼长和夜长越接近12小时。根据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可算出表中①~④四个日期雾灵山的昼长分别为9小时36分钟、11小时44分钟、14小时54分钟、9小时27分钟,即日期②雾灵山昼长最接近12小时,故选B。命题角度二 结合日出时间变化曲线,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题型预测:选择题)
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4~5题。
4.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解析 由图示日出时间推断,该同学观测的应为一年中的日出时间的变化情况,a日期该地日出最晚,昼最短,夜最长;b日期介于日出最晚和最早之间,且为两日期的中间日期,判断b日期该地昼夜平分。所以a~b期间,该地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12345675.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
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解析 该地昼夜平分时,北京时间约为6时30分,该地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比该地地方时早30分钟。进而可计算出,一年中,最早日出时间地方时约为4时50分,最晚日出时间地方时约为7时10分,因此一年中昼最长为(12-4时50分)×2=14小时20分;昼最短为(12-7时10分)×2=9小时40分,故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为14小时20分-9小时40分钟=4小时40分钟。√1234567命题角度三 结合昼长变化特征,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题型预测:选择题)
下图示意“北半球不同纬度五地昼长周年变化”。据此完成6~7题。12345676.夏至日五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A.abcde B.decba
C.abced D.badce√解析 读图可知,夏至日abc三地昼长为24小时,出现极昼现象,c地夏至日刚好出现极昼,位于极圈上,a极昼时间长达半年,即位于极点,b地极昼天数介于a、c之间,纬度位于极点与极圈之间,d地昼长夜短,且昼夜长短差距不大,离回归线较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e地全年昼夜平分,位于赤道上,所以夏至日五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decba。12345677.当c纬线上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
A.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B.非洲草原正值草木茂盛时期
C.我国北方的树木正落叶纷飞
D.天山的牲畜向低海拔牧场转场解析 根据上题结论,c地夏至日刚好出现极昼,可知c地位于北极圈上,当c纬线上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即为夏至日,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非洲草原南、北半球都有分布,北半球草原正值草木茂盛时期,南半球草原则已经枯萎;我国北方的树木在秋季落叶纷飞;天山的牲畜向高海拔牧场转场。√1234567核心考点 3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1 主干精讲1.纬度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具体如下图所示。2.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如下图所示: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天空,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天空,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4)计算楼间距
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近;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远。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
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为α+H=90°(如下图)。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其变化特点的判断技巧
(1)大小看“远近”——远小近大
距离直射点所在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变化看“移动”——来增去减
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的方向移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某地移去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方法技巧】(3)分布看“位置”——90°的出现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直射点所在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2018·天津文综)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1.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2 真题体验解析 结合天塔位置示意图中天塔周围连接天塔道路的形状,再观察天塔景观照片中天塔周围连接天塔道路的情况,可判断此时影子朝向西北,故太阳应位于东南,为上午,排除C、D;
如果是5:00~7:00,“天塔”影子较长,图中“天塔”影子较短,故排除A,选B。2.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A.1月15日到2月15日
B.3月1日到3月30日
C.5月15日到6月15日
D.10月1日到10月30日√解析 由上题可知,拍摄照片的时间在8:00~10:00,结合图中“天塔”与影子长度的比例关系可推断出,此时应该是接近夏至日的影子状况,据此选C。解答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的试题思维流程[做一题·通一类]武汉某建筑采用大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设计师把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建筑物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巧妙结合起来,如图所示。这种设计既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也可以极大地减少玻璃幕墙的日射负荷,显出很好地节能性。读图回答1~2题。
1.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
最大的变化过程中,该地
A.昼长逐渐增加
B.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
C.月均温不断降低
D.月均降水量不断减少√3 预测演练命题角度一 根据生活情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题型预测:选择题)12345解析 正午太阳高度越高,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越小,故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中,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为最小,武汉位于北半球,故是从夏至日到冬至日,期间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昼长渐短,从夏至日到8月份期间月均温和月均降水量可能增加。123452.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随纬度的变化需调节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若玻璃幕墙高度不变,在我国北方地区,
随着纬度升高,屋檐外延长度应
A.变长
B.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解析 随着纬度升高,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减小,若玻璃幕墙高度不变,则夏至日达不到遮阳效果,即夏至日阳光会更多地照射到室内,故需要延长屋檐长度。12345命题角度二 根据生活情景,考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题型预测:选择题)12345(2019·江苏地理)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 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回答第3题。3.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解析 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雾灵山日出东北,日落西北,C、D错;
雾灵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雾灵山南方,A错、B对。√12345 (2019·北京丰台区期末)如图为“北京市某中学教室(窗户朝南)的照片”。读图,完成4~5题。
4.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
A.春分清晨
B.夏至上午
C.秋分下午
D.冬至傍晚解析 窗户朝南,从照进教室的光线判断,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故是下午,此时太阳高度角较大,不是傍晚,只能是秋分下午,选C。√123455.北京时间12:00,该校学生在校园内测量立杆影子长度时发现杆影朝向
A.北略偏西
B.正北
C.北略偏东
D.正南解析 北京的经度大约是116°E,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6分钟,北京时间12:00,北京的地方时大约是11:44,太阳位于南偏东方向,故杆影朝向北略偏西,选A。√12345特别微专题1景观图透析地理景观图是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实物景观图像。与一般地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用符号表示地理事物,而是展示画面,常用来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事物特征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及正确评价能力。地理景观图的一般判读方法如下:
(1)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并判断它属于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2)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
(3)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形成对景观图所在区域的整体认识,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4)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内容,联系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回答。【精讲点拨】解析 由材料可知,剪纸表现的内容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图中反映出的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苏浙一带景观,故选D。(2017·全国文综Ⅲ)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右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12345678【特别专练】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解析 图中景观为小桥流水人家,是“水乡泽国”的真实写照。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该区域地形和气候有关,反映了当地年降水量丰富、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交错的自然环境特征,传统出行工具为船,故选B。√12345678解析 文化在不同区域有不同表现,川剧主要流行于四川等地,豫剧主要流行于河南等地,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等地,越剧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故选D。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12345678(2019·济宁期末)下图为某网友11月14日拍摄的图片,园林工人对部分苗木安装了木架支撑的半封闭围挡。读图完成4~5题。
4.推测这种围挡的主要作用是
A.通风采光 B.遮荫挡雨
C.防风防寒 D.隔音隔尘√12345678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照片拍摄于11月14日,为北半球冬季;采用围挡方式不利于通风采光,A错误;
围挡为半封闭状态,顶部敞开露天,所以不能起到挡雨的作用,B错误;
城市绿化的主要作用为美化环境、降低噪音、吸烟滞尘,所以围挡会降低植被的生态效益,D错误;
半封闭围挡能够减少冬季风对苗木的影响,主要起到防风防寒的作用,故选C。12345678解析 根据上题可知,该围挡的主要作用为防风防寒,所以该地区为北半球温带地区。广州为亚热带气候区,冬季温和,A错误;
悉尼为南半球亚热带气候区,11月份为夏季,C错误;
新加坡为热带气候区,全年高温,D错误;
天津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不利于苗木越冬,故选B。5.该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
A.广州
B.天津
C.悉尼
D.新加坡√12345678(2019·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模拟)景观作为一个整体代表了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是在自然和人类的相互影响下逐步地改变、影响或适应特定的生态因子后形成的。读图,据此完成6~8题。
6.造成两幅景观图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交通运输方式不同
C.气候差异 D.农业生产方式不同解析 造成两幅景观图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生产方式不同,我国传统农村以种植业为主,人们聚居在一起,村庄紧凑。而西欧典型传统村庄分散,以畜牧业为主,多家庭牧场,D对;
地形差异、交通运输方式不同、气候差异等,不是传统村庄景观差异的直接原因,A、B、C错。√123456787.20世纪中期,左图地区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明显增长,主要得益于
A.规模扩大
B.机械化
C.劳动力增加
D.资金投入√12345678解析 20世纪中期,大约1950年前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明显增长,主要得益于劳动力增加,C对;
规模扩大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A错;
我国当时机械化水平低,B错;
资金投入少,D错。8.右图中大面积的植被最有可能是
A.小麦
B.水稻
C.牧草
D.落叶阔叶林√解析 右图中景观位于西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图中显示放牧着牛羊,大面积的植被最有可能是牧草,C对;
西欧气候不适宜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生长,A、B错;
图中显示的落叶阔叶林作为牧场的隔离带,D错。12345678【第一部分】 知识专题突破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