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0 23:0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红军长征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他们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否认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
用阵地战与优势敌人拼消耗,使红军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博古、李德的“左”的错误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江西瑞金(红军长征出发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征途。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
原因1敌人实力强大原因2中共指挥上的错误红军为什么要长征?血战湘江湘江战役
冲破四道封锁线,
强渡湘江
放弃湘西,改道贵州,
召开遵义会议。
遵义吴起镇会宁雪山遵义会议1935年1月贵州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的意义:
一个确立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 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三个挽救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一个转折点 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
一个标志 是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四渡赤水 毛泽东指挥红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歼灭敌人1.8万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从此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红军控制了渡口。5月3日至9日,红军主力过江。红9军团牵制敌人部分兵力,确保红军主力平安渡江。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中央红分左右两路北进。25日,红一团一营二连17名勇士,强行渡河杀出一条生路,为红军北上夹击泸定桥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红4团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泸定桥,红军主力顺利过河爬 雪 山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为了突破敌人防线,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过 草 地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进入草地。经过七天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草地环境恶劣,在此牺牲的红军将士达万人以上。突破腊子口红军第一军第二师攻占天险,突破敌人封锁线,粉碎了敌人企图把红军困死在草地的计划。问题思考:红军长征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敌人的围追和堵截
?恶劣的自然环境
?缺衣少食两次胜利会师
要求:
?阅读课文,找出两次会师的地点,在地图上标明
?两次会师的分别是哪些红军队伍吴起镇会师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延安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1.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课堂练习1、遵义会议后,红军化被动为主动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是(  )
 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飞夺泸定桥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召开
③渡过乌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CD 3、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该事件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