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21 09:2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生物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二章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标依据
任何生境中都有多样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过程与
方法

通过一个简短的“美丽的大森林”导入,表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再通过课本的资料分析和观察与思考层层递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
难点
学会区分是否是生态系统。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二章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情境引入:
1.初识生态系统: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观察几幅景点图片,说说看到哪些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的图片不仅亲切,也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导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3.概念辨析:
(1)生态系统范围可大可小:大到生物圈,小到一滴水滴。
(2)类型多种多样: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
(3)概念的核心: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二、习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
1.让学生观察P21的“资料分析”,初步了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名字来由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教师引导:如果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可能发生什么现象?没有消费者或生产者呢?没有非生物部分呢?为角色扮演作准备。
3.角色扮演与辩论——“谁更重要?(要求见课件)
4.师生归纳:各种生物无法独立生存,生态系统是个统一的整体,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组成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启示?
一、导入:
1.初识生态系统:通过观看“美丽的大森林”视频,以及课本P19“想一想,议一议”,得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导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3.概念辨析:
(1)生态系统范围可大可小:大到生物圈,小到一滴水滴。
(2)类型多种多样: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
(3)概念的核心: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4)比较“一块农田”与“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玉米”,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
1.让学生自学P20的“资料分析”,初步了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名字来由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教师引导:如果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可能发生什么现象?没有消费者或生产者呢?没有非生物部分呢?
3.教师分别讲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并列举学生熟知的例子。
4.引导学生学习P21的图1-16,让学生知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和水等等。
6.总结出生态系统的框架图(见课件)
7.师生归纳:各种生物无法独立生存,生态系统是个统一的整体,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组成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