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检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检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24 21:2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原因是
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 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 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 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漫画中,反映了由于不当排放造成土地污染的是
A. B. C.D.
3.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牧草地等,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中西部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B.西部非季风区
C.东北、西南和南方的山地丘陵区 D.东部季风区
4.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
A.北海渔场 B.黄海渔场 C.台湾海峡渔场 D.舟山渔场
5.人们都说我国地大物博,你认为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国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丰富 B.土地资源中耕地和林地比重大
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D.水资源分布南少北多
6.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主要是( )
A.跨流域调水 B.节约用水 C.防治水污染 D.兴修水库
7.下列属于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8.图中的引水或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  )

A.空间分布不均 B.时间分布不均
C.时空分布不均 D.污染严重的问题
9.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最突出的是(  )
A.乱砍滥伐森林 B.草原过度放牧
C.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D.排放污水污染沙漠
10.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1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少、平原多,耕地比重大 B.土地资源分布均匀
C.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D.各类土地人均占有量小
12.对比南、北方耕地、水资源的对比配置得出的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耕地少,水资源也少 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A.南方地少水少 B.北方地少水多
C.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多水少
14.我国正在实施的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华北、西北地区的引水工程是
A.南水北调 B.引滦入津 C.引滦入唐 D.引黄济青

1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6.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①②③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草地、林地 B.草地、耕地、林地
C.林地、耕地、草地 D.草地、林地、林地
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7.由图中可以看出,南水北调的水源来自于( )河流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18.该工程分东、中、西三线方案进行,其中C( )工程和B( )工程通过引水工程,把水调到华北地区;A西线方案缓解了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A.西线,中线 B.中线,东线 C.东线,西线 D.东线,中线
19.读图可知,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 )、淮河、( )、海河四大流域的联系,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A.长江,黄河 B.珠江,长江 C.黄河,珠江 D.京杭大运河,长江
20.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位于_________(长江支流)上的________水库,重点解决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市,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 )
A.雅砻江,三峡 B.汉江,丹江口 C.岷江,二滩 D.大渡河,葛洲坝

21.下列煤、铁、石油都比较丰富的省区是(  )
A.河北、河南 B.河北、辽宁 C.辽宁、河南 D.四川、湖北
22.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B.我国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很多
C.我国北方耕地多,且以水田为主
D.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自南向北依次是( )
A.云、陇、内蒙古 B.鲁、冀、黑
C.川、陕、内蒙古 D.滇、鲁、晋
24.图中甲省区土地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多样 B.气候干旱 C.土壤肥沃 D.交通不便

25.我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途径是(双选)(  )
A.开发地下水、海水淡化、开发利用冰川
B.严格控制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
C.跨流域调水和兴修水库
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二、解答题
26.读下面甲、乙图,回答问题。

(1)甲图的意思:人口增长使得_________面积缩小了。
(2)乙图的意思是:人类滥伐森林,导致_______面积会逐渐扩大。
(3)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除了图中所示的问题,你还知道哪些?
27.分析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表,回答问题:

(1)分析表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以此基本特征看,我国国情最突出、最关键的问题是 。
(2)怎样理解我国是“资源大国”却又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 。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该问题在我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时空特点是怎样的?该分布特点对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有何影响?解决途径有哪些?
29.读潍坊市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潍坊北部沿海地下卤水丰富,易开采,开滩晒盐的条件优越。
材料二 潍坊市简图、潍坊市气温与降水统计图和潍坊市地形剖面图

(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A 铁路,B 铁路,
C 水库,D 山。
(2)潍坊地势特点是 ,该特点对潍坊河流的影响是什么?
(3)潍坊市水资源的特点有:一是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二是 ,三是 。
(4)滨海地区海盐生产有利的地形条件是 ,海盐生产黄金时间在春季,其原因是什么?
3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铁路所在地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该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_________族的主要聚居地。
(2)南水北调工程是将______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和西北地区,重点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的______分布不均问题。
(3)“西气东输”是我国西部开发的关键项目之一。从图中推测,“西气”主要是指蕴藏在_____盆地的“气”;“输”是指____运输(方式), “东输”主要是输送到____地区。
(4)西气东输两期工程目的地中,有我国两大沿海工业基地,分别是_______工业基地和________工业基地。
(5)你认为这一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西部、东部地区的意义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5.C 6.D 7.D 8.A 9.C 10.D 11.D 12.C 13.D 14.A 15.D 16.B 17.A 18.D 19.A 20.B 21.B 22.A 23.C 24.B 25.CD
26.
(1)耕地
(2)沙漠化
(3)盐碱化、土地污染等
27.(1)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人口数量大(2)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数量大)是资源大国,但是由于人口多,污染严重,浪费严重,人均资源却很少。
28.(1)全球淡水危机。原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下,水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我国人口的迅猛增长,生产、生活用水剧增,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 (2)空间分配不均,且南丰北缺。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易产生干旱和洪涝灾害;对水利设施发挥最大效益产生影响;水位变化大,对水运通航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水资源南丰北缺,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加剧了北方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增加了水利工程量;由于北方水资源少,土地利用以旱地为主。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9.(1)大莱龙 胶新 峡山 沂
(2)南高北低 河流发源于南部丘陵、山地,向北流入渤海
(3)南部山区较多,北部平原较少 人均占有量较少
(4)广阔平坦的沿海滩涂 天气晴朗,气温高,蒸发量较大;降水量较少
30.高寒藏长江空间塔里木管道东部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使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