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括出轴对称的性质。
2.会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点的对应点,再连线。
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引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漂亮的图形,边欣赏边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老师手中的这棵树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呢?
指名回答:
师:那你认为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学生回答,师板书(对折完全重合)
师:对折后折痕所在的位置就是它的对称轴,师边演示画对称轴边说对称轴要用虚线表示,而且要画出头。对称轴你会画吗?
生拿出准备好的图形纸张练习。
展示反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师:完成得真不错,看来同学们对于轴对称图形已经掌握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板书课题:轴对称)
二、探究新知,轴对称图形对应点的特征。
1、出示书上例1图。
师:同学们,你们看,现在老师把这棵松树请到了大屏幕上,我们还能用对折的方法来判断它是轴对称图形吗?怎么办?(请出方格图)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它请到方格纸上,或许有它的帮助你能找到好方法。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先独立思考。(找一找,数一数,连一连你能有什么发现?)
2.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后可以和同桌之间交流。
3.集体反馈:
(1)指名回答。
(2)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一组对应点,并说出对应点的特征。
4.生独立找对应点
5.指名回答找出的对应点。师提问:你能找出O点的对应点吗?
6.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出了那么多的对应点,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轴对称图形有无数组对应点,每组对应点连线和对称轴是垂直的,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板书)
7.练习
下面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题吗?请你在练习纸上填一填。
强调:在找对应点时应该注意什么呀?
三、动手操作,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出示课件例2。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你能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吗?画之前请先思考一下怎样才能画得又快又好?
2.生独立操作
3.反馈: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们是怎样画的?
汇报,引导讲解:第一步:找关键点。第二步:数出距离。第三步:标对应点。第四步:顺次连线。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我们在画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呢?
小结:我们在补全对称图形时要先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然后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再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最后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这样就能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练习
师:船下面游来了一条小鱼,如果又游来了一条,下面的哪条小鱼和它对称呢?
5. 斜对称轴图形的对应点及作图。
四、图片欣赏
师: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的美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同学们请看……对称的运用真广啊,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一些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变换过程吧。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都有哪些收获?
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去留心观察,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我相信你们就是未来的设计师,设计出更加美丽的对称图片。
六、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完全重合
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1、找关键点
2、数出距离
3、标对应点
4、顺次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