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下高二第一单元模块考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09年下高二第一单元模块考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2-05 20: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9年下高二第一单元模块考试
姓名: 考号 : 制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2X25﹦50)
1、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限
B、区域的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影响的空间单位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2、在我国境内,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主要农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甘蔗 D、甜菜
3、下列诗句或民谣中,反映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的有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②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界线
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④北方与南方的界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我国下列各组省区,全部位于东部经济带的是
A、广东﹑山东﹑台湾 B、广东﹑广西﹑湖南
C、广东﹑山东﹑海南 D、北京﹑香港﹑山西
6、既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又属于西部大开发范围的是
A﹑湘 B﹑黑 C﹑内蒙古 D﹑鲁
右图是甲~戊5个国家三个产业就业人口结构的等边三角形图。
据图回答7~8题:
7.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经济发展阶段处于成熟期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戊
9.关于田纳西河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不够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衡量一个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不包括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D. 人文发展的指标
11.防治长江中下游洪水威胁的关键性工程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兴修三峡工程 C.修建水平梯田 D.加固、加高长江大堤
12.关于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协调发展与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产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带
B.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部地带
C.将大运输量的产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地带
D.将冶金工业大量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地带
广东东莞本地人口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人,海外侨胞20万人。现在东莞地区集中了近3000家外商投资为主的电脑外围设备中小企业,其中属海外华人华侨投资的占有很大比例。据此回答13题。
13.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人才集中 B.工业惯性
C.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D.环境优美清洁
14.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成因是
A.地壳上升 B.地壳下沉 C.断裂作用 D.侵蚀作用
15.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是
①打坝建库 ②平整土地 ③植树造林
④地膜覆盖 ⑤修基本农田 ⑥抽引水灌溉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16、17题
16、梯田田埂的水平延长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17、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
读右图,回答18-21:
18.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A.180千米 B.280千米
C.480千米 D.580千米
19.开垦平原首先应该
A. 引入灌溉水源 B. 增加土壤肥力
C. 平整土地 D. 排水
20.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
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
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21.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 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
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下面问题22、23题
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
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22﹑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C、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
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2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疏通河道
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大量减少,湖泊减少了1000多个。据此回答24----25题。
24.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 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②、生物物种增加
③、加 剧土壤盐渍化 ④、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5.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
①、 扩大水田面积 ②、 退耕还湖
③、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④、禁止在长江采沙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 ②④
2009年下高二第一单元模块考试(答题卷)
姓名: 考号 : 得分: 制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2X25﹦50)
题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共16分)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03年10月启动,其水源地为湖北省的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于1958年开始动工修建,1973年建成,为南水北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天,丹江口水库与华北平原保持着100~150米的落差。丹江口水库水域广博,库容达1745亿立方米。因南水北调的需要,待大坝加高后,相应库容有望达到2902亿立方米。数年的监测表明,丹江口水库水质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大型水库之一。
在右图中补绘出湖泊附近白天的气流运动方向。 2分
(2)修建丹江口水库后,对湖泊及其周围地区的气候 会产生哪些影响?6分
(3)南水北调共有三条调水方案,请你对中线方案的条件进行综合评价。8分
27、阅读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共8分)
2003年1月到8月,温家宝总理先后三次来到东北考察,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
(1)图中工业基地的名称是 ,A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4分
(2)目前东北工业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4分
28、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共26分,每空2分)
(1)写出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
(3)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意义的工程是 , ,他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 。
2009年下高二第一单元模块考试(答题卷)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2X25﹦50)
题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D
C
C
D
A
C
D
B
A
C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D
A
C
A
A
C
B
二:综合题:
26、共16分
(1)在右图中补绘出湖泊附近白天的气流运动方向。 2分
(2)6分
周围降水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变小,湖面风力加大。
(3)8分
有利—水源充足、水质好、可自流、基础设施较好; 不利—工程量大,工期长
27、共8分
(1)4分 辽中南工业区 煤炭
(2)4分 产业结构有待调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环境污染严重,高技术人才匮乏,工业装备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28.26分,每空2分
(1)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
(2)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3)
水资源南多北少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
(4)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环节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