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课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明确考点】
了解历史上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掌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课堂互动】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自主学习产业革命前,________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人口增长_______。产业革命后,由于 _____发展和对 ______ 的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导致人口_______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_______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________ 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人口特别是________国家人口迅速增长。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有人惊呼人类进入“_________”时代。问题探究1. 图1-1-2 “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表1—1—1至表1—1—3“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人口增长”反映了人口增长的什么特征?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典例剖析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公元1770年至1950年B.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C.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D.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思路分析:二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当稳定等,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答案:B变式训练 1.产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死亡率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社会生产力水平低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的原因是( )①气候条件改善 ②科技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④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3.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越发达,人口增长越快B.目前人口稠密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C.目前人口稀少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低D.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知识点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自主学习1、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和意义(1)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2)该模式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体现了人口增长由___出生率、___死亡率、___自然增长率向___出生率、___死亡率、___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2、人口增长的转变阶段原始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段人口增长模式“ ”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模式(传统型)“高低高”模式(传统型)“ ”模式(现代型)人口年龄结构 型 型 型平均寿命较短 继续延长进一步延长目前分布地区少数生产方式落后的 非洲东部的 、 等国家大多数的 国家____、____、____等欧洲发达国家问题探究1.人口增长第一阶段与第四阶段都是低增长阶段,它们有什么不同 2.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为什么 3.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自主学习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等引起的问题最为突出。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__________国家人口持续增长势头居高不下,__________国家人口数量已保持相当稳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1)问题: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比重过大等问题。(2)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______、就业、______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同时也不利于提高_____。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造成巨大的 __________,不利于_______、经济、______、就业、_______等问题的解决。 (3)措施:实行__________政策。3、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1)问题:发达国家普遍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和_________。(2)影响:人口老龄化会带来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社会问题。(3)措施:一些发达国家采取_________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_______。问题探究当今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世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的表现是什么? 典例剖析(2005年全国文综)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1)~(2)题。(1)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A.Ⅰ期 B.Ⅱ期 C. Ⅲ 期 D.Ⅳ期(2)在Ⅰ期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思路分析:(1)题关键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核心是迅速下降,属于过渡期的C项。(2)题也是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A人口急剧膨胀显然是(1)题的III期,B人口老龄化和C人口增长停滞则是IV期,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I期对应的是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答案:(1)C (2)D变式训练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据此回答1~3题。1、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家是A.韩国 B.古巴 C.新西兰 D.埃及2、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 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C.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 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3、由上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目前甲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乙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D、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典例剖析 现阶段我国人口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 )A.人口分布不均衡性 B.农村人口比重大,自发迁移性较强C.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快 D.人口素质低,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思路解析:我国人口面临的问题四个选项中都有,本题题干中的“最主要”限定了本题答案为C。答案:C变式训练读下图,回答1~2题。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 B.23% C.13% D.60%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的人口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1.3亿人。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的人口比重
【自我评价】
读下图,分析回答1~3题。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1.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比较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死亡率高 D.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基础落后,人类生活水平、健康水平低
2.20世纪后半叶开始,世界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原因是
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B.全世界死亡率降低
C.发达国家死亡率降低 D.广大亚非拉国家及其大洋洲的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3.从图中,我们可以分析得知,人口增长具有一定的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不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B.人口增长的速度从历史到现在速度在不断加快
C.人口数量加倍,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
D.人口的增长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根本的联系
(07高考上海卷)右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判断4-6题。
4.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
5.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6.人中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泰国
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7~8题。
7. 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②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
③20世纪末,甲国人口再生产已进入“过渡型”
④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①③
8. 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①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 ②乙国城市化进展减慢
③甲国劳动力严重短缺 ④乙国的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①③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万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据此回答9—10题。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甲 人口数(人)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0.885
乙 人口数(人)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9.下列说法与表格数据相符的是
A.甲地表示发展中国家,乙地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10.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回答11-13题。
1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A.1970年前后 B.199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30年前后
12.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A.20年左右 B.40年左右
C.60年左右 D.80年左右
13.“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2007年广东地理)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14-15题。
14、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15、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 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16.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人口____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
(2)图中处于人口再生产类型“过渡型”阶段的是___和___(填字母),目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国家。
(3)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较低增长阶段的是___和___(填字母),它们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是现代型,即位于图中阶段____(填字母)。这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阶段的形成主要是我们长期坚持_____________工作取得的。
17.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____国。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____(单项选择)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图2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
(4)分析图1和图2可以看出,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__ __和_ ___等。
18.阅读“中国1949年以来人口变化”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从中国人口变化曲线图上可以看出,我国1949年以来的人口转变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第二阶段:人口负增长阶段,1957-1961年;第三阶段: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第四阶段: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第五阶段: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第六阶段: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年至今。
⑴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开始于哪年?
⑵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哪些?
⑶中国目前属于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
⑷比较20世纪50年代末和80年代人口增长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人口数量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
第一课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知识点一
问题探究:1、图表直观地反应了人口增长的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人口增长的持续性是指纵观世界人口的发展历史,其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人口增长的阶段性是指世界人口增长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2、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变式训练:1、D 2、D 3、D
知识点二
问题探究:1、第一阶段的低速增长是由于高死亡率造成的,属于原始型的增长模式;而第四阶段的低速增长是由于低出生率造成的,属于现代型的增长模式。
2、主要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和家庭观念开始变化,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向少子女的小家庭转变。此外,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也是导致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3、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
变式训练:1、D 2、C 3、A
知识点三:
问题探究:1、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约48亿,人口基数大,且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导致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发达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中人口老龄化严重。
变式训练:1、B2、B
自我评价
1.解析:工业革命以前,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因此人口死亡率很高,导致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答案:D
2.解析:20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导致广大亚非拉国家及其大洋洲的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答案:D
3.解析:从图中,我们可以分析得知人口增长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
答案:A
4.解析:仔细阅读该国的“人口金字塔”图,该国人口的增长和构成的变化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年轻人口的比重则基本没变化。
答案:B
5.解析:阅读该图,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的快,说明了该国的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同时右侧女性老年人口的比重高于左侧男性老年人口的比重,说明了女性人口的寿命更长。
答案:A
6.解析:通过阅读该图,可得出1980年以来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一直比较稳定(低),而老年人口的比重又较高,判断为发达国家。
答案:B
7.解析:根据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可判断甲国应为发达国家,乙国为发展中国家,故②、④两种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C
8.解析:根据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可判断甲国应为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的主要人口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严重,从而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和社会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
答案:D
9.解析:从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甲地60岁以上人口是乙地的3倍,因此甲地的人口死亡率较高。
答案:D
10.解析: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又不断提高,因此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答案:B
11.解析:图中实线代表中国的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情况,因此可判读出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2010年前后。
答案:C
12.解析:以其中任一国家的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情况为依据,可知系数≤50%的时间大体为40年,因此“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40年。
答案:B
13.解析:“人口机会窗口”期说明劳动力供给充足,因此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 D
14、解析:由图左可知,该省的出生率一直比死亡率高,所以该省人口总量一直呈增长态势。
答案:B
15、解析:结合右图可知,在1990年该省≥65岁的人口达5.59%,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在2000年该省≥65岁的人口达7.47%,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那么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应在1990-2000年之间。
答案:B
16.(1)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2)C D 发展中国家 (3)A E A为“高高低”型,E为“低低低”型 (4)现代 E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即“三低”,计划生育
17.(1)30 A C (2)A (3)略 (4)人口出生率高 自然增长快 少年儿童比重大 加大资源,环境,教育,就业等压力(任答三点即可)
18.⑴1963年。⑵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等。⑶目前中国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⑷20世纪50年代末出生率急剧下降,死亡率急剧上升,人口出现负增长。主要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国家政策的失误,国民经济出现大萧条,人民生活困苦导致的。80年代人口死亡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出生率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人口呈波动增长。原因是 60年代人口高出生带来的滞后影响。
2004年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