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西北师大二附中 马成源十月二十四日深空探测资源探寻10月15日 活动一:合作讨论我们从这两大事件中能得到怎样的启示?判断以下物质哪些属于自然资源,哪些不是?铁矿石森林石油棉花钢铁水闪电空气中
的杂志活动二:活动三:
根据你的理解,我们在生产或生活当中对土地、森林、水、矿产等自然资源是如何利用的?活动四:
写出你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中用到的自然资源?是怎样利用的?活动五:
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几乎席卷了整座无锡市,城区大量居民家中自来水发臭,难以饮用,居民们做饭、洗漱只能临时去买纯净水、矿泉水替代。水土流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经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3位。
?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3位。
?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
?中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6位。
?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6位。?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活动六: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资源,人人有责;善待自然,和谐相处。 可再生资源非再生资源存在于自然界有利用价值 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为了节约、保护资源,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砍了一棵小树做圣诞树
B.小玲给同学们寄了好多节日贺卡
D.小军在洗碗时常大量使用洗涤剂 C.小华将废电池投放到专用回收箱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耕地
C.水能 D.太阳能 B.石油谢谢!再见。砍伐森林 我国的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至1985年人口由5.7亿增加到了10.59亿,几乎增加了1倍,而同期我国的森林实际消耗量大约为60~80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都已采伐了一遍。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有成熟的原始森林资源约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开采的地步。土地荒漠化 我国沙漠化防治总体上仍是治理速度赶不上沙化速度,形势非常严峻。据统计,目前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而且土地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国土面积。土地沙漠化以危及1亿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草场退化 我国的草场过渡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的退化也因而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牧畜头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严重地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由于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当今世界江河中断流现象日益增多,北美洲的科罗拉多河、非洲的尼罗河、中亚的阿姆河、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河等著名河流发生了断流。
黄河断流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年年断流。黄河断流对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惟有我国黄河解决了这一问题。黄河已连续5年不断流。 B 在1949年,我国还只是一个年产原油12万吨的“贫油国”。新中国成立以后,石油产量迅速增长。1985年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国之列。在1993年以前,石油一度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每年都为国家创收大量外汇。原油出口量从1970年的190万吨增加到1985年的3000万吨。但从1993年开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猛增,我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当年进口石油900多万吨;2000年,石油进口近7000万吨,花费外汇上百亿美元。石油已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草场资源石油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问题3:
小组讨论:“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问题4:
黄河断流是天灾还是人祸?
昔日草原为何变成沙漠?
水资源第六大国为何还有水荒?
沙尘暴为何越刮越烈?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我国的资源现状:
自然资源丰富,不少资源居世界前列,是地大物博的资源大国;但从人均占有量来看,绝大多数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又是一个资源小国。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原因:
现状: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
原因: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差,人为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生态失衡。
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
坚持两个国策:计划生育,保护资源环境。
坚持一个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处理好一个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工业污染水、农业污染水和生活污染水源源不断地排入太湖,构成了威胁太湖水安全的最大“人祸”,另外流域内172条河流的水质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太湖水,还有太湖上的过度养殖也在威胁着太湖的美丽和健康。对此,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副所长、“太湖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首席科学家杨林章教授认为,流入太湖的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重金属成了破坏太湖水环境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