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份绍兴市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页,选择题部分1—6页;非选择题7—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秦统一岭南后,设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桂林郡辖区大部分在今广西境内。关于它的郡治地址,由于缺乏直接证据,自清代道光六年起,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在今桂平市,有的说在旧贵县,有的说在今凌云、凤山、巴马交界一带,有的说在今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近年又有学者认为在今象州县象山东南3里的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对此,最新的人民版、人教版教材,不再在《秦朝形势图》中标出“桂林郡”字样,或不再明确写出郡治地址。这说明
A.研究历史应该遵行尊重前人的认识,即是对历史尊重的原则
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基本史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待逐步弄清
D.如何证明史实,其实不是史学家的事,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
2.商王武丁妻子的妇好墓,曾出土200多件青铜礼器、5件大铜铎、16件小青铜铃、44件青铜器具、4件青铜镜、1件青铜勺、130多件青铜兵器、4个青铜虎、20余件其他青铜器。这些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代青铜器
A.生产地点广泛 B.品种种类单一 C.铸造水平较高 D.日常应用普及
3.有学者认为,汉武帝的内政之策,一是生计,二是教化。要解决生计问题,又不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言教化和平均地权者,莫如儒家,如实践德政、倡导儒学、表彰六经等;言节制资本者,莫如法家,如盐铁官营、算缗告缗、均输平准等。汉武帝的这些政策说明
A.儒生参与了国家中枢的决策 B.儒学的地位由此开始得到提升
C.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致定型 D.儒法并用的执政理念有所体现
4.唐初均田制规定:丁男及中男每丁永业田20亩,分田80亩。口分田在农民死后要归还国家,由国家另行分配;永业田则永远归农民所有,可以传给子孙,也可以自由买卖。据此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施的前提是政府手中有大量的无主荒地
B.属于土地私有制,全部受田可以自由买卖
C.受田农民必须缴纳租税,承担徭役、兵役
D.往往随天灾人祸、土地兼并而不得不废驰
5.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科技发展到宋朝,呈现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已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水平。为论证该观点,你选择的论据应该是
①
用薄铁叶剪裁,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用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
②
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③
(1)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所制火箭、火球、火蒺藜。(2)有火箭,施火药于箭首,弓弩通用之,其傅药轻重以弓力为准。
④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阳明心学”时说:“在王阳明看来,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下列能佐证汤因比这一观点的言论是
A.“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B.“天者,理也”;“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D.“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7.以下所示结构示意图,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古代中国的相权分别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的基本更迭过程。下列相关表述或解读,不恰当的是
A.“独相”阶段曾出现丞相位尊权重的现象
B.“群相”具备了分权制衡的“现代属性”
C.“兼相”意即兼有相权之职但无相权之实
D.相权在历代改革与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
8.鸦片战争,中西会面,三千年一大变局,西人面对的是闭塞的中国,国人面对的是陌生的西方。为此,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如林则徐的《四洲志》、梁廷枏的《海国四说》、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等。这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A.主动了解西方世界的动向 B.积极探寻求强求富的策略
C.全面展现救亡图存的热情 D.着力提升民众素养的意愿
9.下列为《晚清中国民族工业资本比例及民营工业资本总额变化比较表》(整理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这一变化表明
1872—1895年
1896—1911年
官办或官商
合办
中外
合办
商办
(民营)
商办(民营)资本总额
官办或官商合办
中外
合办
商办
(民营)
商办(民营)资本总额
64.56%
2.43%
33.01%
853万元
21.44%
27.68%
57.88%
7312万元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呈多元化趋势 B.官办或官商合办企业的管理流弊丛生
C.商办民营企业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D.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基础初步奠定
10.有学者指出,20世纪初收回利权运动的参与者具有相当的广泛性,涉及诸多社会阶层和社会力量,甚至可以说“社会各阶层几已全部卷入”。发生在1911年的保路运动
①起因是清政府出卖铁路使用权 ②范围局限于四川、湖北两省区
③詹天佑虽身处逆境但全力支持 ④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11.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提出了要“拥护那德谟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的主张,并且明确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在此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是
A.用西方先进文化改造中国社会 B.全面否定并遗弃中国传统文化
C.各领域全方位地接受西方文化 D.在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制
12.1949年8月中旬始,新华社连续发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别了,司徒雷顿》等六篇评论,揭露美国对华政策的帝国主义本质。下列条款摘自列强迫使近代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其中可以作为美国侵略中国依据的是
①
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师提督及水师大员与中国该处港口之文武大宪均以平行之礼相待,以示和好之意。
②
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
③
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④
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许其不受干涉,从事并经营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所不禁止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电视剧《外交风云》细数新中国外交峥嵘历程和光辉岁月,全方位地展现了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外交史实。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外交风云”中留下的下列重要而珍贵镜头,从一个侧面说明新中国
A.外交原则的适时调整 B.外交空间的逐渐拓展
C.与美关系的逐步改善 D.区域合作的不断推进
14.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某个重要时间节点上,体制外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势头正旺,加上各种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己占“半壁江山”,面临困境的国有企业必须寻求出路,改革己逼近市场经济的门坎,等待着中央的明确表态。跨越这道“门坎”的是
A.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实行 B.开始试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形成
15.合体长衫一领,配上宽边眼镜、白围巾和常夹在腋下的书稿,整个感觉是朴素、稳健、温文尔雅、不卑不亢。这是我们今日在影视作品中时常看到的一种人物形象。这种人物扮相的原型,最有可能是
A.维新运动期间的传统士绅 B.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人
C.“五四”运动时的知识分子 D.新中国成立后的青年学生
16.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新思潮的著名领袖人物。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作为行动指南;柏拉图主张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王”来担任;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三位思想家
A.促使人们既为自己也为社会去思考行动准则
B.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主观主义
C.试图通过研究物质世界来探索新的真理体系
D.旨在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外在的绝对权威
17.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在《新全球史》中描述说,在马丁·路德看来,赎罪券是罗马教会贪婪、虚伪、道德败坏的标志。他写的《九十五条论纲》,曾引发了一场关于“赎罪券”的辩论。“赎罪券”是1517年教皇以修缮某教堂为名而大量出售的。这一教堂所在的城市是右边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8.有学者认为,到19世纪50年代时,“自由贸易已成为(英国)一则适合社会状况和经济政策并由政府确认的不可动摇的信条”;英国走向自由贸易的历程与其成为“世界工厂”的进程是基本一致的。这表明英国
A.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 B.依据实力变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
C.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加强 D.世界一体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19.17世纪后期自然科学革命为人文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可以用新的方法去认识,研究宗教的学者开始对各种口碑教义的共同属性加以分类整理,历史学家也开始了解民族兴衰的规律,研究政治的学者则对各种政体进行比较。由此推论,当时的“自然科学革命”为“人文学科的研究”提供的思想或方法是
①理性 ②演绎 ③归纳 ④实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近代国际关系中,一些西方国家对他国采取双重标准,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如一战后,协约国声称用“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国家或国际问题,但实际上又经常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违反这一原则。其中突出的表现有
①武装干涉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③颁布损害印度人民民主的法案
③确认捷克斯洛伐克等的独立 ④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R.R.帕尔默著的《世界现代史》说:“1940年,就像1807年那样,只剩下大不列颠一个国家在同欧洲的征服者进行战斗了。”也是在这一年,中国战场上的国、共两党正领导各自的军队顽强地抵抗着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据此,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①
1807年
英国
同欧洲征服者进行的“战斗”是指莱比锡大会战
②
1940年
英国
单独作战迫使征服者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③
1940年
中国
抗日根据地发动的抗战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气焰
④
1940年
中国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会战成功阻击日军对武汉进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人们认为,二战后期为讨论作战战略的若干会议,已为战后和平的世界打下了基础。如某次会议,尽管存在着分岐,但至少在形式上还是达成了一些协议,如波兰与东欧问题,德国的前途问题,亚洲战争的问题及计划成立战后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的问题。这次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23.二战后的“冷战”主要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具有全球影响的对抗。在美苏双方最初走向“冷战”的时候,发生在1949年的几件大事尤其引人注目。下列相关史实不属于其中表现的是
A.朝鲜半岛先后建立韩国和朝鲜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华盛顿建立
C.中国提出“一边倒”外交方针 D.德国分裂为西德和东德两个国家
24.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是西方文明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其间文学艺术的成就令人炫目。创作于这一时期的下列著名作品,描述或描绘的共同主题是
A.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
B.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彻底检视和抨击当时社会
C.揭露或推翻复辟后的波旁王朝的封建黑暗统治
D.反映世界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进步趋势
非选择题部分(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8分,26题18分,27题16分,共52分)
25.(18分)北京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北京逃城已有3040年历史,当时叫做“蓟”,《礼记·乐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史记·燕召公世家》又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抚夷狄屏中土”。东周时,燕国势力增加,逐渐兼并了北面的蓟国、并将国都迁到蓟城,从此就有了“燕都蓟城”的说法,这也是后来燕京名称的由来。
——整理自侯仁之《北京城的起琚与变迁》
材料二 令人惊异的是,这些来自白山黑水的满族统治者,一改历代开国帝王大肆拆毁旧朝宫室的传统,坦然进驻三重城池。只在200余年间,为满足统治者的享受,大规模地开发了北京西北郊的园林风景区,营建了规模空前、华丽非凡的离宫建筑群。这就是通常所称的“三山五园”,现保存最好的是有“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百鸟似江南”美誉的颐和园。
——摘编自侯仁之《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
材料三
现代北京市区图(局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周初年周武王在今北京地区一带“分封建国”的类别,并请简要评价分封制。(6分)
(2)材料二中说颐和园享有“似江南”的美誉,请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并用一句话概括颐和园“离宫建筑群”的历史地位。(6分)
(3)众多历史事件离不开特定空间的承载。仔细观察材料三《现代北京市区图》,判断并写出圆明园、东交民巷、卢构桥在图中的对应序号。请从中选择一个地点,结合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相关事件进行历史解释。(6分)
26.(18分)法国作为一个欧洲大国,在历史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众多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法国启蒙思想是当时法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在思想领域上的反映。它的出现不仅直接促成了法国大革命的发生,而且也影响到世界的其它地区,其中也包括遥远的中国。在近代中国发生的民族民主革命中,无一不折射出法国启蒙民权思想的烙印。
——据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尹斌《法国启蒙民权思想与陈独秀民主观的演变》改编
材料二 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一战后法国建立了共产党,印发大量马列著作,翻译多种革命报刊书籍,吸引了大批中国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比起国内从进步报刊上学习译载的马列著作,留法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是通过阅读原著来实现的,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论述更具体、更清晰,他们对国内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先进代表们还提出要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条件、步骤来建设党。毛泽东曾指出:“在法国,许多勤工俭学的人也组织了共产党,几乎是和国内的组织同时建立起来的。”……党的一大召开时全国党员58人,其中留法生6人,占总数10.3%;中共三大时留法党员77人,占总数18%;中共四大时留法党员达210人,占总数20%还多。
——摘自冉世民、孔令国《伟大的足迹一一百年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材料三 二战后,法国的复兴经历了40个年头,制定并实施了九个现代化计划,才从战争的废墟上实现了今天的现代化,其中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摘自孙慧双《法国现代化4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这句话中“革命”的含义。请结合“20世纪(初)中国发生的民族民主革命”的相关史实,论证卢梭、孟德斯鸠的理论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推动作用。结合所学,简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期间邓小平的早期革命事迹。(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为实现“法国的复兴”而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主要特征。用一句话指出法国这一经济发展模式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所呈现的不同特色。(6分)
27.(16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
命运共同体,已在当今国际社会形成广泛共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崭新的德意志帝国的诞生让整个欧洲战栗不已。而此时,“德意志帝国之父”俾斯麦却怀着另外一种恐惧心情思考着德国的未来。在俾斯麦看来,只有一个包括俄国在内的反德同盟才可能真正威胁到德国的生存,特别要防止的是英国、法国和俄国联合起来对抗德国。……1878年,在调解俄、英、奥等国在巴尔干问题上的矛盾而召开的柏林会议上,俄国的主张没有得到德国的支持,使此次会议被俄国认为是“俾斯麦领导下的欧洲反俄联盟”。俾斯麦为了防止恼羞成怒的俄国对德国造成危害,马上与俄国的主要对手奥匈帝国结盟。与此同时,德国挑起意大利与法国和英国的争斗,使意大利被迫与奥匈帝国和解。……列强分分合合、聚聚散散的结盟过程虽然曲折复杂,但最终的局面却是俾斯麦最害怕的。
——整理自夏一东《世界大战透视:军事同盟是福还是祸?》
材料二 早期的不结盟运动基本上是一个政治论坛,只零星涉及经济问题。如首次大会上苏丹总理易卜拉欣·阿布德发言说“我们苏丹政治独立后也要经济独立”。20世纪70年代,随着民族解放斗争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愈益认识没有经济解放就没有政治独立,把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了制定不结盟政策总纲领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高志平《不结盟运动倡导国际经济新秩序历程探微》
材料三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技术爆炸式发展,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依据材料一分析“德奥意同盟”形成的背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俾斯麦最害怕的最终的局面”的表现和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不结盟运动作为“一个政治论坛”兴起的背景及其宗旨。70年代其目标又有什么新发展?(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4分)
2019年11月份绍兴市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C
D
B
B
A
B
A
C
D
A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C
C
A
C
B
C
C
D
C
A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8分,26题18分,27题16分,共52分)
25.(18分)
(1)类别:先代贵族(蓟)、姬姓子弟(燕)。(2分)
评价: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巩固统治和扩大疆域。但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4分)
(2)说明:佛香阁仿杭州六和塔建造,昆明湖呈典型的西湖风格,西堤模仿杭州苏堤建造,苏州街呈现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谐趣园也呈现江南园林风格。(5分)
地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1分)
(3)对应序号:圆明园一④、东交民巷一②、卢沟桥一①。(3分)
历史解释:(3分)必须包括:时间(1分)、内容(1分)、影响或地位(1分)。
示例: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1分),日军借口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即炮击宛平城和卢沟桥,是为卢沟桥事变(1分)。借此日本开始全面侵华。(1分)
26.(18分)
(1)含义:以理性为思想武器,将批判矛头指向封建主义;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限制“公权力”、主张“主权在民”和人人自由平等;强调人要有独立自主的精神,用理性指导行动;为推翻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舆论准备。(3分,任答其中3点得3分)。
史实: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体现“主权在民”(人民有权起来反抗暴政)的理论;(1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别体现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理论。(2分,写出其中2点得2分)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党的理论建设(建党原则)进行探索;为早期党组织建设和队伍扩大作出重要贡献。(3分)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其机关刊物《赤光》的编辑部工作;由于经常从事油印、装订工作,又认真负责,被称为“油印博士”。(3分)
(3)模式: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2分)。
特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2分)。特色:法国是西方国家中唯一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的国家。(2分)
27.(16分)
(1)背景:俄奥为争夺巴尔干矛盾尖锐;柏林会议俄德关系恶化;德奥建立具有明显反俄性质的同盟;意大利与法国争夺殖民地失利。(4分)表现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1907年英俄签订协约。(3分)
影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1分)
(2)背景: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2分)
宗旨:独立自主、非集团。(1分)
新发展:涉及经济目标,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分)
(3)贡献:有利于冲击资本逻辑为中心的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有利于应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有利于克服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或有利于解决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非传统性问题);有利于顺应新时代全球化发展、全方位交流的需要;有利于适应互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讯等高科技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4分,写出其中4点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