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沈阳 残历碑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
西安事变
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86-87页)
借口
结果
地点
时间
事变
策划者
一、九一八事变
经过
意义
东北三省沦陷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日本
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86-87页)
九一八事变
结果
经过
地点
时间
事变
策划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一、九一八事变
两个步骤: ① 制造柳条湖事件; ② 袭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柳条湖事件
借口
意义
蒋介石对于日本的侵略是什么态度?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东三省沦陷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
长春
伪满洲国的建立
执政时的溥仪
日
军
在
东
北
犯
下
滔
天
罪
行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日军残杀东北义勇军
日军虐杀中国平民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抗日队伍
抗日义勇军
抗日游击队
改编东北抗日联军
抗日英雄杨靖宇
华北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自主学习二(阅读教材88页)
1、华北危机
表现: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政策:
国民党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结果: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一二.九运动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北平学生
2.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时间
地点
口号
结果
影响
2.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
时间
地点
口号
结果
影响
1935年12月9日
北平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青年学生
学生与军警搏斗
思考:
(1)东北沦亡,华北危机,( )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2)中共确定了建立( )
的方针。
中日民族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阅读教材88页相关史事)
三、西安事变
自主学习三(阅读教材89页)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时间
人物
目的
中共态度
结果
三、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时间
人物
目的
中共态度
结果
1936年12月12日
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
主张和平解决
三、西安事变
蒋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起点
抗日救亡新高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一二·九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