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周口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2-09 14: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省周口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本科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30题答在第Ⅱ卷卷首对应的表格中或答题卡上,答在Ⅰ卷上一律无效;第Ⅱ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卷中相应的位置。)
1.我国下列区域的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的界线是黄河 B.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
C.松辽平原是松嫩平原的一部分 D.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A.都临海洋 B.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 D.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3.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
A.雨热同期的气候 B.黏重的土壤
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 D.地势平坦
导航型GPS接收器可显示当地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动态指标前进方向(其正北方为0°,正东方为90°,正南方为180°,正西方为270°)、导向,设定路标、
生成行进路线、显示当地日出时间(早期的GPS接收器,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伦敦格林尼治时间)。据此回答4-6题
4.若GPS接收器显示屏上显示225°,则表示前进方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5.此日的昼长是几个小时
A.12小时 B.11小时40分钟
C.12小时20分钟 D.8小时20分钟
6.要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检测及评估预测,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把荒漠代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溃化等类型。回答7-9题
7.下列荒漠的分布与其主要原因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地形
B.阿拉伯半岛的荒漠——在强烈的副高气压带和信风控制下
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
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
8.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值树造林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退耕还林
9.江南地区和黄淮海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需改造的共同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干湿状况 D.热量
10.下图所示符合移动沙丘剖面图的是(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11.移动沙丘可侵害农田、村庄、因此防护林应建在
①陡坡一侧 ②缓坡一侧 ③迎风坡一侧 ④背风坡一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2.下图所示曲线反映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A.调节气候、改良城市小气候
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
1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木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4.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仙
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
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
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能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①风能 ②生物能 ③天然气 ④核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三者关系的是
读“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回答17-19题
17.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
A.可再生能源 B.煤 C.天然气 D.核能
18.推测图中的可再生能源中,发电成本最高的是
A.水能 B.太阳能 C.风能 D.潮汐能
19.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发电成本,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
A.生物能 B.煤 C.天然气 D.潮汐能
流域的开发必须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据此完成20-22题
20.田纳西河干流上的水库开始放水的时间是
A.每年的8月1日 B.每年的10月1日
C.每年的圣诞节 D.每年的元旦
21.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金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22.与田纳西河流域农业相比我国长江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A.甘蔗 B.水稻 C.棉花 D.油菜
23.东北地区的气候是
A.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B.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C.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D.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24.东北农业基地综合开发的主要目的是
A.增产粮食
B.保护环境
C.提高经济效益
D.实现农业现代化
25.对东北农林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
A.突出粮食种植业的优势地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发展以粮为主的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C.限制以发展农业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养殖业
D.发挥原料充足的优势;加强大豆榨油业和甜菜制糖业
26.下列东北平原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地区发展方向的是
27.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相比,对外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
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
C.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
D.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
改革开放之前,广东东莞的工业基础上是一张白纸,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科技人才,四无经营管理经验。改革开放以后,东莞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到2000年,东莞已有2800多家电脑咨询工业企业,年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5%。目前,东莞有10多种电脑咨询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所点有的份额超过了10%。2002年,东莞市的非农业人口比重超过6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全市人均GDP相当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阅读上述材料,回答28-30题
28.东莞经济发展抓住的第一次发展机遇是
A.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全面启动
B.香港地区的产业向外转移
C.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我国大陆转移
D.国内各方面人才和大量的民工“南下”
29.东莞发展“三来一补”的优势是
A.当地能源充足、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 B.城市化水平高,市场条件好
C.自然条件优越,当地资源丰富 D.地理位置优越,是著名的乔乡
30.促进东莞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咨询产业项目
B.农业专业化生产的迅速发展
C.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D.世界范围内的工业迅速发展
第Ⅱ卷
二、综合分析题(共4小题,计40分)
31.读我国沿北纬32°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A、B、C三地形区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的 ,原因是 。
该地形区的东南呈现出亚热带风光,原因是 。
(2)A、B、C三地形区中种植甘蔗条件最好的是的 ,原因是

(3)C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的 ,从可持续发展来看,该地形区发展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2.读我国各省区荒漠化分布图和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从荒漠化成因分析,荒漠类型多样,在自然过程形成的属于 ,受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属于 。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因素有
、 、 等,荒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是 。
(2)我国荒漠化分布最多的省区是 ,其人为原因有

(3)近年来引起我国荒漠化面积又增加的因素是 ,简析其原因
33.读山西省(1980-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A图显示 投资比重大,体现了 的地位;以便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2)B图显示电力投资比重已接近煤炭工业的投资比重,在煤和电之间,突出 ,
其意义在于:① ;② ;
③ 。
(3)C图显示在冶金工业中比重明显向能耗大的 工业倾斜,此工业在山西省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4)D图反映出的产业链是 。
34.读“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演变”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 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占据主导地位的 产业的比重略有提高。珠江三角洲大体上完成了由 经济向 阶段的演变, 趋向活跃。
(2)目前,珠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了以 为主、 较为发达、门类较多的工业体系。
(3)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