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阶段检测题必修1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 阶段检测题必修1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21 20:3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水平方向没有外力维持其运动的结果
B.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而速度不一定减小
解析:选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水平方向受到力的作用,故A错误;惯性大小的量度是质量,故B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C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合外力减小,加速度减小,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大,故D正确.
2.(多选)(2016·高考全国卷Ⅰ)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解析:选BC.施加一恒力后,质点的速度方向可能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可能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反,也可能与该恒力方向成某一角度且角度随时间变化,但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若施加的恒力方向与质点初速度方向垂直,则质点做类平抛运动,质点速度方向与恒力方向的夹角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选项A错误,B正确;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合力为零,现对其施加一恒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且大小不变,由a=可知,质点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Δv总是不变的,但速率的变化量不确定,选项C正确,D错误.
3.(2019·四川广元一诊)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质量为m的物体,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可以一直运动到B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
A.物体从A到O先加速后减速
B.物体从A到O做加速运动,从O到B做减速运动
C.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D.物体从A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
解析:选A.物体从A到O,初始阶段受到的向右的弹力大于阻力,合力向右.随着物体向右运动,弹力逐渐减小,合力逐渐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向右且逐渐减小,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当物体向右运动至AO间某点(设为点O′)时,弹力减小到与阻力相等,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此后,随着物体继续向右运动,弹力继续减小,阻力大于弹力,合力方向变为向左.至O点时弹力减为零,此后弹力向左且逐渐增大.所以物体越过O′点后,合力(加速度)方向向左且逐渐增大,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故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正确选项为A.
4.竖直向上抛出一物块,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则物块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
解析:选C.物块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因此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加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到最高点加速度大小等于g.在下降的过程中加速度a=,随着速度增大,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加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加速度方向始终向下,因此C正确.
5.如图所示,斜面AD和BD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两斜面的A端和B端在同一竖直面上,现让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分别从两斜面的顶端同时由静止下滑,结果两物块同时滑到斜面底端D,设两物块与AD、BD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则为(  )
A.1∶3           B.3∶1
C.1∶ D.∶1
解析:选B.设斜面底边长为L,倾角为θ,沿斜面下落的时间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 θ-μmgcos θ=ma;根据位移时间关系,=at2,代入数据,联立解得=3∶1,故B正确,A、C、D错误.
6.(2019·潍坊模拟)一重物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开始竖直向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图象在0~1 s、3~4 s阶段为直线,1~3 s 阶段为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第2 s末拉力大小为0
B.第1 s内的拉力大于第4 s内的拉力
C.第2 s末速度反向
D.前4 s内位移为0
解析:选B.根据图象可知,第2 s末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外力为零,所以拉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根据图象可知,第1 s内的加速度为正,方向向上,则拉力大于重力,第4 s内的加速度为负,方向向下,拉力小于重力,所以第1 s内的拉力大于第4 s内的拉力,故B正确;根据图象可知,0~4 s内,重物一直向上运动,2 s末速度没有反向,故C错误;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图象可知,前4 s内位移为正,不为零,故D错误.
7.(2019·绵阳模拟)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物块A、B质量分别为m和2m.物块A静止在轻弹簧上面,物块B用细线与斜面顶端相连,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弹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某时刻把细线剪断,当细线剪断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的加速度为0 B.物块A的加速度为
C.物块B的加速度为0 D.物块B的加速度为
解析:选B.剪断细线前,弹簧的弹力:F弹=mgsin 30°=mg,细线剪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仍为F弹=mg;剪断细线瞬间,对A、B系统分析,加速度为:a==,即A和B的加速度均为.
8.(2019·沧州一中模拟)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靠近墙面竖直向上抛出,图甲是向上运动小球的频闪照片,图乙是下降时的频闪照片,O是运动过程中的最高点,甲、乙两次闪光频率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假设小球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则可估算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  )
A.mg B.mg
C.mg D.mg
解析:选C.设每块砖的厚度是d,向上运动时:
9d-3d=a1T2
向下运动时:3d-d=a2T2
解得:=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向上运动时:mg+f=ma1
向下运动时:mg-f=ma2
解得:f=mg,C正确.
【B级 能力题练稳准】
9.(多选)(2018·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小块,O点为弹簧在原长时物块的位置.物块由A点静止释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最远到达B点.在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  )
A.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经过O点时的速度最大
C.所受弹簧弹力始终做正功
D.所受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解析:选AD.物块在A到B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先大于摩擦力后小于摩擦力,其所受合外力先减小后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正确;物块受到弹簧的弹力等于摩擦力时速度最大,此位置一定位于A、O之间,选项B错误;物块所受弹簧的弹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选项C错误;对物块从A到B的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物块所受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选项D正确.
10.(多选)(2019·湖南株洲一诊)一质量为m的铝球用细线悬挂静止在足够深的油槽中(如图甲所示),某时刻剪断细线,铝球开始在油槽中下沉,通过传感器得到铝球的加速度随下沉速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球刚开始运动的加速度a0<g
B.铝球下沉的速度将会一直增大
C.铝球下沉过程所受到油的阻力f=
D.铝球下沉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克服油的阻力所做的功
解析:选AC.刚开始释放时,铝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即a0==g-11.(2019·马鞍山一模)两物块A、B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且两物块接触面为竖直面,现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块A上,使A、B由静止开始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图甲所示,在A、B的速度达到6 m/s时,撤去推力F.已知A、B质量分别为mA=1 kg、mB=3 kg,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B与地面没有摩擦,B物块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求:
(1)推力F的大小;
(2)A物块刚停止运动时,物块A、B之间的距离.
解析:(1)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物块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由B物块的v-t图象得,
a== m/s2=3 m/s2
对于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Ag=(mA+mB)a,代入数据解得F=15 N.
(2)设物块A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撤去推力F后,A、B两物块分离,A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B做匀速运动,对A,由-μmAg=mAaA,解得
aA=-μg=-3 m/s2
t== s=2 s
物块A通过的位移xA=t=6 m
物块B通过的位移xB=v0t=6×2 m=12 m
物块A刚停止时A、B间的距离Δx=xB-xA=6 m.
答案:(1)15 N (2)6 m
12.(2019·济南模拟)如图所示,斜面体ABC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滑块在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9.6 m/s沿斜面上滑.斜面倾角θ=37°,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整个过程斜面体保持静止不动,已知滑块的质量m=1 kg,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试求:
(1)滑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
(2)定量画出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解析:(1)滑块沿斜面上滑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
mgsin θ+μmgcos θ=ma1,解得a1=9.6 m/s2
设滑块上滑位移大小为L,则由v=2a1L,解得L=4.8 m
滑块沿斜面下滑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
mgsin θ-μmgcos θ=ma2,解得a2=2.4 m/s2
根据v2=2a2L,解得v=4.8 m/s.
(2)滑块沿斜面上滑过程用时t1==1 s
对斜面与滑块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可得
Ff1=ma1cos θ=7.68 N
滑块沿斜面下滑过程用时t2==2 s
对斜面与滑块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可得
Ff2=ma2cos θ=1.92 N
F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答案:(1)4.8 m/s (2)见解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