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1 17:4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敬告青年》
——陈独秀《新青年?发刊词》陈独秀期待怎样的青年?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第12课 “自筹安会发起变更国体之议,二十二行省计四百兆生民响应云集,投票公决,咸恭戴我皇上万世一系,奉以完全主权,万众一心,山呼雷动”。
——《孟恩远等敦请袁世凯早登皇帝位电》 为什么要发起这场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顽依然固束缚国民的心智。器 物制 度制 度陈独秀思 想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咳咳,我是Mr.唐,是上海《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的助理编辑,主要负责选稿工作。我们杂志是由我的偶像陈独秀先生在1915年创办的。1917年,偶像高就于北大,杂志社随迁。
为我们杂志攥稿的也都是一些大师级的人物,比如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他们以西方民主、科学为口号,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新思想。
(能近距离接触偶像,生活简直太幸福啦^_^)一、兴起:“对于学说,······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蔡元培宗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孔教鬼神鬼神灵学灵学尊孔复古尊孔复古迷信迷信礼教专制封建选什么内容的稿件呢?(一)抨击旧道德、旧文化(二)提倡民主、科学内容(一)抨击旧道德、旧文化二、内容:(一)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君为臣纲,则民于君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二、内容: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一)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君为臣纲,则民于君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封建礼教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三纲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二、内容:选稿工作得到表扬,
心中窃喜,
我要干得更漂亮!“鬼神之说不张,国家之命运遂促。”
——《余冰臣先生书》“鬼神之势大张,国家之命运告终……君权神权,关系密切。”
——易白沙《诸子无鬼论》君权神授(二)提倡民主与科学二、内容:五“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二)提倡民主与科学二、内容: 德先生:民主 赛先生: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旗帜demos人民+kratein统治(二)提倡民主与科学二、内容:科学破除迷信之后为什么可以动摇君权神授的理论?科学破除神权君民平等民主新: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Mr.唐:
大师们文采斐然,但我
看!不!懂!╮(╯▽╰)╭
——By一个可怜的普通人(三)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模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二、内容:为什么提倡白话文?新鲜、平易、通俗;
便于宣传新思想;
有利于文化普及。什么主张?提倡白话文(三)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字,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钱玄同“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
——林纾《论古文之不宜废》废汉字新旧调和对学讨论:
支持哪种观点?为什么?文化自信抨击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思想革命载体
辅助宣传破立内 容号外号外,最近我们《新青年》杂志正在火热征稿中,标题是“新文化运动之我见”,望同学们踊跃投稿。小组活动:评 价标题:新文化运动之我见
正文:××××××××××××
署名:××
日期:××三、评价: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积极:
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2.使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3.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不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1.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新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2.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
3.如果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你应该选择( )
A.《时务报》 B.《新青年》 C.《民报》 D.《中外纪闻》
4.你能猜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开始时的年龄吗?随讲随练,巩固新知ACB陈独秀,1879年出生,新文化运动开始时,36岁。
鲁迅,1881年出生,新文化运动开始时,34岁。
李大钊,1889年出生,新文化运动开始时,26岁。
胡适,1891年出生,新文化运动开始时,24岁。
······ 在民族危难、
风起云涌的时代,
尚显稚嫩的大师级的人物,
年纪轻轻毅然挑起社会重担,
以笔为刀,
为救国救民之路披荆斩棘,
少年之勇和家国情怀值得铭记!心中有阳光,
脚下有力量,
心存理想,
身负担当,
我们的国家就有前途,
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