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9.统计 青岛版(五四)(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9.统计 青岛版(五四)(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08 11:3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9.统计
一、单选题
1.要统计和比较5─15届奥运会,韩国和中国获得金牌的情况,则要选用(?? )统计图。
A.?条形????????????????????????????????????B.?单式折线????????????????????????????????????C.?复式折线
2.你看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哪一种动物的平均寿命与最长寿命的差别最大?(  )

A.?鸭????????????????????????????????????B.?羊????????????????????????????????????C.?豚鼠????????????????????????????????????D.?狮子????????????????????????????????????E.?猪
3.某天散步时,爷爷先走了一会儿,到了公园休息了一下,然后继续往前走了一段路就转身走回家了。下面各图中,正确表示爷爷出去散步时的情景的是(??? )。
A.???????????????????????B.???????????????????????C.?
4.王校长想知道近几年学校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最好选用(?? )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
二、判断题
5.折线统计图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
6.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时选用折线统计图好。
7.判断对错。 我们常用折线统计图反映温度的增减变化情况。
三、填空题
8.统计一周内日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择________统计图.
9.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定要________。
10.某电脑销售公司2002~2005年电脑年销售量如下表.
为宣传公司的销售业绩,两位销售人员分别绘制了A、B两幅统计图.
(1)这两幅统计图给你的感受一样吗?________它们包含的信息一样吗?________
(2)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幅统计图来反映销售业绩?为什么?________
11.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填空.
育雄小学六年级参加秋季运动会情况统计表
2005年12月
育雄小学六年级参加秋季运动会情况统计图
2005年12月
育雄小学六年级参加秋季运动会情况统计图
2005年12月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班男生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最多,有________人;女生参加运动会最少的是________班,有________人.
(2)六年级男生共有________人参加了运动会,女生共________人参加,六年级共有________人参加.填入统计表合适的位置.
(3)参加运动会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班,最少的是________班,相差________人.
(4)男生平均每个班大约有________人参加,女生平均每个班大约有________人参加,六年级平均每个班大约有________人参加.(结果保留整数)
四、解答题
12.某区县1998~2004年每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如下图.
(1)通过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哪年到哪年增长的幅度最大?说明了什么问题?
(3)你能预测2005年这个区县每百户家庭电脑平均拥有量吗?
13.根据下面的统计表,画折线统计图.
五、综合题
14.淘气上学从家出发走了600米时发现作业忘带了,于是就打电话让妈妈给他送来.妈妈接到电话后拿起作业就
向学校方向走,同时,淘气原路返回接妈妈.
妈妈
淘气
60米/分
40/分
(1)下面第________幅图能够反映淘气上学时的行为.
(2)妈妈出发几分后能与淘气相遇?(列方程方解)
六、应用题
15.下图是深圳某公司一车间中三个小组男、女工人数统计 第三小组一共有多少工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题中要求是比较中韩两国的金牌情况,所以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故选C
【分析】根据题中的不同要求去选择不同的折线统计图
2.【答案】 D
【解析】【解答】鸭:15﹣10=5(年);
羊:17﹣12=5(年);
豚鼠:6﹣3=3(年);
狮子:29﹣10=19(年);
猪:22﹣10=12(年);
19>12>5>3;
狮子的平均寿命与最长寿命的差别最大.
【分析】这是柱形统计图,属于条形统计图的一种,其中浅颜色表示平均寿命,深颜色表示最长寿命,分别求出这几种动物的平均寿命与最长寿命的差,然后比较即可求解。
故选:D.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因B选项途中没有休息与描述不符,C选项在返回的途中休息也与描述不符,故选A。 ?故答案为:A。
【分析】理解此题的关键抓住爷爷在往前散步的途中路过公园,并且休息了一下的情节,据此可求解。
4.【答案】 B
【解析】【解答】解:选用折线统计图可以反应近几年学校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B。 【分析】折线统计图是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二、判断题
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 条形统计图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条形统计图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判断。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根据折线统计图的题的特点可知: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时选用折线统计图好,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进行判断。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可以用折线统计图反应温度的增减变化情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判断即可.
三、填空题
8.【答案】折线
【解析】【解答】统计一周内日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折线.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解答.
9.【答案】标注图例
【解析】【解答】复式条形统计图为区别所标示的两种数量,通常选用不同颜色(或线条)的直条,即标明图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一定要标清图例,也就是右上角区分数据条的两种颜色的标示,需要牢记掌握。
10.【答案】(1)不一样;一样 (2)B
【解析】【解答】(1)图中表示销售量的数据相同,竖轴的单位不同,所以感受不一样,但是包含的信息是一样的; (2)B图中竖轴的单位幅度小,我会选择B图来反映销售业绩,单位幅度小,表示销售额的折线就会更明显. 故答案为:不一样;一样;B
【分析】(1)根据统计图的特征结合图中数据判断哪些不一样,哪些一样;(2)A图折线比较靠上,B图折线居中,B图更美观.
11.【答案】(1)四;25;四;16 (2)86;75;161 (3)三;一;4 (4)22;19;40
【解析】【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班的白色直条最长,说明四班男生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最多,有25人;四班的阴影直条最短,说明四班女生参加运动会人数最少,有16人; (2)20+19+22+25=86(人),18+21+20+16=75(人),86+75=161(人); (3)42>41>40>38,42-38=4(人),说明参加运动会人数最多的是三班,最少的是一班,相差4人; (4)86÷4≈22(人),75÷4≈19(人),161÷4≈40(人),男生平均每个班大约有22人参加,女生平均每个班大约有19人参加,六年级平均每个班大约有40人参加。 故答案为:(1)四;25;四;16;(2)86;75;161;(3)三;一;4;(4)22;19;40。
【分析】(1)最条最长,说明参加人数最多,最条最短,说明参加人数最少; (2)一班男生人数+二班男生人数+三班男生人数+四班男生人数=六年级男生人数,一班女生人数+二班女生人数+三班女生人数+四班女生人数=六年级女生人数,六年级男生人数+六年级女生人数=六年级总人数; (3)每班的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每班参加的人数,每班参加最多的人数-最少的人数=相差的人数; (4)男生总人数÷总班数=男生平均每个班参加人数,女生总人数÷总班数=女生平均每个班参加人数,六年级总人数÷总班数=六年级平均每个班参加人数。
四、解答题
12.【答案】(1)解:家庭拥有电脑的数量是逐年增加的(答案不唯一) (2)解:2000~2001年增长幅度大,说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水平也提高了.(答案不唯一) (3)解:将超过50台(答案不唯一)
【解析】【分析】对于1题,观察统计图中折线变化趋势即可解答;对于2题,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相邻年份家庭拥有电脑的数量的差即可得出答案;对于3题,根据相邻年份家庭拥有电脑的数量差即可推测2005年这个区县每百户家庭电脑平均拥有量.
13.【答案】解:
【解析】【分析】用横轴表示时间,横轴上每个大格表示1时,纵轴表示温度,每个大格表示5℃,再根据统计表格中数据依次描出各点,再顺次连线即可解答.
五、综合题
14.【答案】 (1)1 (2)解:设妈妈出发几分后能与淘气相遇.
(60+40)x=600
100x=600
100x÷100=600÷100
x=6
答:妈妈出发6分后能与淘气相遇
【解析】
【解答】解:(1)下面第1幅图能够反映淘气上学时的行为.故答案为:1.
【分析】(1)由于妈妈接到电话后拿起作业就向学校方向走,要路上与淘气相遇,淘气不可能再回到原点(即家),因此,图1能反映这一情况,图2和图3淘气都又回到原点,不合题意.(2)妈妈走的路程+淘气走的路程=600米,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相遇时妈妈与淘气用的时间相同,速度从统计表中获取,设妈妈出发几分后能与淘气相遇,即可列方程解答.此题考查的知识有从统计表中、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列方程解答应用题量等.
六、应用题
15.【答案】解:140+80=220 答:此车间共有220名男工
【解析】【分析】考察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