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小缆车
【教材分析】
《我们的小缆车》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一课内容。也是本单元研究动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第一课,玩具小车学生都玩过,但他们没有用实验方法来研究过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拉力的大小可以测量和控制,但实验牵涉的知识多、操作性强,也是本单元研究小车运动与力关系的入门课。
【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究大自然的奥秘,是提高课堂有效性探究的重要途径之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提出问题、推测、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收集证据、分析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等都是探究必经的过程。本节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突出实验环节,让学生自己测量不同大小拉力情况下小车所走相同路程的时间,通过分析数据,得出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速度的关系,验证自己推测是否正确。从中体验科学家探究大自然奥秘的过程和方法。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小车比较熟悉,对影响车速的因素可以提出很多,对车速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比较了解,可以推测“拉力大速度快”。但怎样设计实验收据数据来验证车前进的速度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方面,有一定困难,本节课根据学生情况和课堂时间所限,重点在测量时间、收集数据环节放手让学生动手体验、经历探究过程,从中获得进步。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2、过程与方法: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
【教学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细绳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子一个、铁垫圈若干、秒表、透明胶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不同类型的车,提问:它们是什么车,是靠什么动力运动的?
2、出示小缆车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辆小缆车
揭题:我们的小缆车
板书:我们的小缆车
二、安装小缆车
1、给你一辆安装好的小缆车和一些垫圈,请你仔细观察并思考:
(1)绳子拴哪?
(2)绳子多长?
(3)如何使它动起来?动力是谁?
2、讲解什么是重力
分析垫圈所受到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有何关系?
三、实验探究——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速度的关系
1、提出问题
拉力大小与小缆车速度有何关系?
2、做出猜测
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
3、设计实验方案
(1)怎样区分拉力的大小?
(2)怎样测量速度的快慢?(回顾秒表的使用)
(3)怎样确定小车的起点和终点?
(4)如何不使小车掉下桌子去?
(5)播放微课——关于实验中的大致步骤
(6)指导学生看71页记录表
(7)出示温馨提示
4、学生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
5、得出结论(交流汇报)
四、拓展应用。
出示火车、汽车、动车组图片,分析为什么汽车、火车、动车要用那么大的动力?
五、课外探究
能不能想个办法给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运动起来呢?
六、板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
重力
拉力越大,小车的速度越快
附一: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记录
学校 班级 第 小组
挂 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大小
(垫圈个数)
实验
次数
小车运动的快慢
从起点到终点时间
快慢顺序
?
1
?
?
2
?
3
?
?
1
?
?
2
?
3
?
?
1
?
?
2
?
3
?
我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我们的推测“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就越快”
是(正确的 错误的)。
教后反思:
本课通过教学,基本可以达到预设的效果。从学生表现可以看出,探究的热情高,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探究的全过程,特别是在收集实验数据的实验过程中,学生人人参与,分工协作合理有序,收到了有效的实验数据,很好地验证了自己对“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的推测是正确的。听了评课老师对我这节课的评价,我非常清楚得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层层追问学生的重要性。这节课也存在学生动手能力弱、个别小组组员分工不合理、协作差、实验速度慢的的现象,需要想出对策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