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塘 大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环境中第十课的教学内容,本课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池塘生物的组成,分析池塘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而认识、分析生态系统的构成。在观察、记录、讨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培养学生与同伴和谐相处、合作研究的能力和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身在农村,对于池塘并不陌生,而且通过对前面两个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和“奇妙的人体”的学习,学生对“系统”及其构成层次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在此基础上,继续用类比的方法,引领学生学习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虽然学生每天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但是,很少从系统和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自己生活的环境。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是怎样构成的。
2.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生态系统的大体过程以及每个过程的作用;
(二)、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能通过观察找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植物;
2.学生能通过类比的方法掌握生态系统的构成;
3.学生能正确地分析生态系统中各部分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环境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能与其他同学积极、和谐地研究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学会简单的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五、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观察调查池塘中的动植物;按小组打印记录表发下去
2、有关池塘生物的图片、视频资料等;同学生交谈是否去过池塘,发现了什么?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课下和同学们谈心的时候,我了解到许多同学去过池塘,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讲池塘和池塘周围都有什么呢?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适时引导,并加以补充。“同学们观察事物可真认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歌声的陪伴下去观察池塘吧!看谁观察的更仔细。”
(二)新课教学、探索新知。
活动一:播放池塘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池塘,同时播放《童年》歌曲。
活动二: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我的发现?”然后小组交流补充。教师加以指导。让学生试着填写池塘观察记录表(课本49页)写完后让一名学生把记录写在黑板上
活动三:分析生态系统的构成
(1)分析池塘中的动植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老师说:“好,现在同学们看黑板,这是咱们班的一位学生写的池塘观察记录表。大家看看她观察到的生物有鱼、虾、水草、蟹、荷花、鸭子、鹤、水藻、浮游生物。那么我问问其中的水草、水藻和荷花属于什么生物?鱼、虾、蟹、鸭子、鹤呢?
学生会回答:水草、水藻和荷花属于植物。鱼、虾、蟹、鸭子、鹤属于动物
教师接着说:在池塘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动植物之间会形成食物网。教师讲解:食物网不是一条食物链,而是有多条食物链。
老师提问:大家看看这条食物链出了什么问题?蟹 鹤
学生会指出没有植物。
让学生找出一条食物链,写在书上。并且说明:画食物链时应该从植物指向食草动物再指向食肉动物。
老师提问:学池塘中没有了水草、水藻等植物,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讲解:没有了植物,动物也不能生存。动物的粪便又变成植物的肥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动植物是相互依存的(3)分析池塘中动植物关系
(2)分析池塘中的细菌
老师:池塘中除了动植物以外还有其他生物吗?
学生可能会说微生物,老师追问:说详细点,或是猜猜微生物在池塘中具体是什么?
学生就会想到:细菌。老师接着问“谁能知道细菌在池塘中有什么用?没有细菌难道就不行吗?”
学生回答可能会想到:细菌可以分解动物的粪便和遗体。(以前学过)
老师及时表扬学生:“回答的真棒,解动物的尸体、粪便和植物的枯枝烂叶被细菌分解成无机物,从而变成植物生长的肥料。
(3)分析池塘中的非生物
老师:池塘中的生物通过吃与被吃练成了食物网,那么它们的生存离不开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这些生物离不开水、阳光、空气、温度、土壤等
老师接着追问:你们为什么觉得水很重要?
学生会回答:如果没有水,不只是池塘的动植物会死亡,就连地球上包括人类的所有动植物都会死亡。
老师:很好,由此可见水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那么为什么阳光也很重要呢?没有阳光会怎样?
学生思考后回答:没有了阳光植物没有办法进行光合作用,形成自己的营养物质,植物会先死掉,然后动物没有食物也会死掉。
然后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空气、温度和土壤的重要性。
老师总结:看来这里的非生物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所以我们大家要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4)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老师:我有个假设:假设池塘中某种生物灭绝了,池塘中的其他生物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如果没有了水草,那些鱼类和吃草的动物就会饿死,吃鱼虾的鸟类也就飞走了?
老师总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我还有个问题:如果外界条件发生了改变,池塘环境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教师总结: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也会对这里生存的动植物造成影响。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
(5)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作用:
生产者:荷花、水草、浮游生物
?? 消费者:鱼、虾、河蚌、螃蟹、鸭子
?? 分解者:细菌
(6)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
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层次,就像前面我们学过的建筑,人体结构一样,尽管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层次。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看课本第50页科学在线。
(7)总结生态系统的构成。
结合图片小组讨论用类比的方法来分析池塘生态系统的构成。
教师总结生态系统的构成:
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非生物:水、空气、土壤、阳光
(三)课堂小结:
刚才通过假设我们发现了这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及非生物问相互作用的关系,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依赖,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我们大家知道了这么多,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生态系统?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让学生举出几个生态系统的例子(一条河流、一片森林、一片海洋等)
七、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我们分析了池塘生态系统构成的方法,请同学们课下完成森林生态系统的分析。比比看谁更分析的透彻。
板书设计:
??小池塘大世界
1.池塘里有鱼、虾、河蚌、螃蟹、水草、荷花、鸭子、浮游生物。
2.生产者:荷花、水草、浮游生物
??? 消费者:鱼、虾、河蚌、螃蟹、鸭子
??? 分解者:细菌
3.生态系统:
生 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非生物:水、空气、土壤、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