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小树有多少棵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小树有多少棵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1 20:4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树有多少棵
交口县城关第四小学 王青丽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在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倾听、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表内乘法,能运用已学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加上新教材图文并茂,学生之间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和交流,学生爱做,敢说,使学生学习数学始终处于一种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状态,学生在计算方面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口算:
2×3= 5×8= 9×2= 3×7= 4×6= 8×4= 7×7= 6×9=
【设计意图】复习二年级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嗯,植树造林可以美化环境让我们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可以减少沙土的形成,防上沙尘暴。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园林队的工人们都要去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那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筛选问题:3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想好后再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1、独立解答
列出算式20×3,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算法
在小组内说说列出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3、小组汇报,优化算法
预设:
方法一:20+20+20=60(棵),(一捆小树有20棵,有这样的3捆,也就是有3个20相加,所以20+20+20=60。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小树,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
方法二:根据表内乘法类推,把20看成 2个十,2×3=6,6个十就是60。所以20×3=60,一共有60棵小树。
方法三 :先不看20的个位上的“0”,先算2×3=6,乘完后再在6的后面加一个0就可以了,所以就等于60。
师:以上算法你认为哪种更简单?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4、小结: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时,先用整十数 “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乘完以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同样多的“0”。
5、试一试:
(1)如果我这里有这样的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呢?5捆有多少棵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吧。
(2)园林工人运走了3车树苗,每车运500棵,一共运走多少课?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三、练习
练一练:1、2、3、4、
拓展练习: 8×4 6×7
  80×4 6×70
   800×4 6×700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积也随着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一起来回忆一下吧。有同学说我们今天学习了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在口算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吧。
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20×3=
20+20+20=60
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因为2×3=6,所以20×3=60
【设计理念】板书是一课的脉络,也是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我这样设计简洁明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