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 买矿泉水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 买矿泉水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1 20:5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买矿泉水 》教学设计
孟匠小学 杨朝琴教学目标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能与同伴进行交流、比较、借鉴、沟通和反思,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计算技能。
2. 通过多媒体展现生活中“买饮料”的生活场景,加强连乘法与生活间的联系,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现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到生活的乐趣,学习的快乐。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运动会上学生大汗淋漓的场面以及老师为学生买饮料的画面。)
  师:看了这些录像,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及时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提出的问题学生不能解决的存入问题银行,并引导学生提出连乘法问题。)
二、主动探究,构建新知
1.探索估算方法。
 (1)请你先估计一下,买两箱饮料大约需要多少钱?(学生先独立思考)
 (2)请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3)全班交流估算方法。
生1:我是这样估算的。 比120多,把24看作20,20*3*2=120元。
生2:比150少,列式25*2*3=150元。
  2.探索连乘法的计算方法。
 (1)自主探索算法。
 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需要精确的计算结果,那该怎么办呢?
 师:那就请你快来试一试,两箱饮料究竟需要多少钱?
(2)小组内交流算法。
 师:你们自己解决得怎么样了?在小组内相互看一看,有什么不同的计算方法?(学生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相互介绍、帮助、修改。)
师: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自己交流后的感受。
  (3)展示多样算法。
生1: 24×3=72(元)72×2=144(元)
生2:24×3×2
=72×2
=144(元)
生3:24×2=48(元)48×3=144(元)
生4:24×2×3
=48×3
=144(元)
①汇报全班算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算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②小组讨论全班算法。
师:看了这么多算法,你有什么想法吗?请你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③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师:请各小组选代表说一说小组讨论的结果。
三、独立尝试,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帮助张老师解决了“买饮料”中的数学问题,现在再给你一个机会,独立来解决一些问题。
  1.教材36页“试一试”中的1,2题。
  2.教材37页的第2题。
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我们每天都有很多的时间是在美丽的学校里度过的,那么每天和你一起生活在可爱的校园里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呢?请你估计一下。
五、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本课从学生身边的实际情景入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中乘法的估算方法和连乘运算顺序。整个教学活动注重了情境在学生解决问题中的突出作用,教学中创设了买矿泉水这一情景,利用学生的估算的基础根据已有的信息寻求适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深了学生的应用意识。生活中处处是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数学紧密联系于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活动经验,逐步提高我们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让学生逐步建立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知识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