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版本) 数学(北师大版) 章节 第七单元
学时 第一学时 年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现实情境中体会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初步认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能够对两种计时法进行转换。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通过时间线的记录体会一天的时间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两种计时法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特征,体会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换。
教法 探究法、操作法、归纳法、游戏法。
学法 操作法、游戏法、练习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一、旧知引入:
我们以前学习了记录时间的工具---钟表。你还记得哪些关于钟表的知识。
你认识下列钟表吗?
昨天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板书课题:一天的时间。
看钟表认时间。对最后一个钟表面显示时间进行讨论,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计时方法。
(学生认识钟表的知识已有遗忘,为新知能顺利学习,利用课前对旧知进行适当复习。)
探究新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天的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播放小视频)
新年的第一天从夜里12时开始,也就是每一天的开始都是夜里12时。
白板出示夜里12时夜深人静时,“这时你在干什么?”
再过1小时是几时?
再过1小时呢?
再过1小时呢?
这时月亮也在慢慢移动。
再过1小时是?
这时你在干什么?。
再过1小时是?
再过1小时是?
这时你在干什么?
拖拽月亮渐渐下山。
播放下一张白板课件,
太阳露出脸来。
再过1小时是?
这时你在干什么?
依次询问:
再过1小时是?
这时你在干什么?
这时钟表时针走了多少?(一圈,12小时)
依次询问:
再过1小时是?
这时你在干什么?
再过1小时是?
这时夜里12时也是第二天开始的时刻。
这时时针又走了多少?
观察时间线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介绍普通记时法。
介绍24时记时法。 学生说一说。
了解新年的第一天的开始时刻。
时间推移夜里1时2时3时。
时间推移到4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时间的变换。
凌晨5时
凌晨6时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时间的变换。
早上7时
体会时间的变换。
早上8时
体会时间的变换。
早上9时
上午10时
上午11时
中午12时
确认从晚上12时到中午12时钟表走了第一圈。
时针又走了一圈
时针转了2圈。
一天有24小时。
了解两种记时法的一般命名方法。
了解学生生活知识储备。
三、发现规律 总结应用 问题串1:观察时间线你能看出为什么把下面的时间记录法叫24时记时法。
问题串2:这两种计时方法有什么不同点?
①普通记时法有时间词语说明。数不超过十12。
②24记时法没有重复的数。
问题串3:这两种计时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中午12时前时间数是一样的。
你在哪里见过24时记时法。
体会两种计时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为了简明不易出错采用24时记时法。
通过学生自主发现体会两种计时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了解两种计时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练习巩固:
小明的一天:两种计时方法的相互转换。(会判断该时间是用什么计算方法表示并会相互转换。 )
画一画:根据24时计时法的时刻画出钟表时刻。
计算经过时间。
五、全课总结. 每天都有24时,“一天的时间”给勤奋的人带来智慧和收获,而懒惰的人却一无所获。希望大家都是勤奋的孩子,珍惜每天的24时。
(培养学生回顾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适时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六、布置作业 记录你一天的的时间。 及时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