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1 年月日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1 年月日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2 07:4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月日》说课稿
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年月日》,下面我将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分五个阶段来完成说课:一是说教材,二是说学情,三是说教学方法,四是说教学过程,五是说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定的比重,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鲜活个体的学生,时时刻刻要与它打交道。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进行的,由于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月的时间大概有多长,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因此,需借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引入,完成以下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调查,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会快速判断平、闰年,二月的天数及各个月的天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愿学、乐学的兴趣。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大月、小月的记忆,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等时间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学生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具有一的定的探究能力。所以,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实验论证、合作交流、总结概括的数学学习过程。
三、教学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采取“观察—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在动手操作中“实践”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四、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中的“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基本理念,我分五个环节进行设计:
(一)、联系生活,设疑导入
日常生活中一年、一月、一日到底有多长?是怎么来的?联系学生对生活实际中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ppt动画演示年、月、日,很直观的让学生明白年月日的由来。
在这一系列问题之后,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年 月 日)
通过以上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出隐藏在学生内心的疑惑,以探究疑惑为主线,使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二)、观察比较,探究新知
第一层:观察年历 ,认识大小月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在预习的前提下,结合学习提纲,仔细观察,看你能从年历中发现些什么?通过观察探究对照比较,发现各月的天数,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然后我向学生诠释大月、小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含义。其次,让学生结合板书说出一年中大月、小月的具体所指。在这里我用大屏幕出示了2011年的年历,方便学生观察。
第二层: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课标》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这一理念下设计的。我设计了小组讨论交流环节,共同完成多媒体出示的题目。这里多媒体的运用主要是帮学生分类,清晰的让学生识记大月、小月和特殊月二月在学生认识大月、小月的基础上,让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汇报,我再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强化左拳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并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记忆。
第三层:学习平年、闰年
轻松的音乐《365个祝福》让学生边休息边在歌曲中回忆所学,并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对于年的认识,因为在学生当前已知知识建构上已知道一年有多少天等知识点,所以在学习全年天数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脱口而出,所以我就没有过多的让学生说计算方法,都是我直接有投影打出算式等。以上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引导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知识,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去归纳和表达。
为了有效地突破判断平、闰年的方法这一教学难点。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设计的“看看比比”这一环节,非常的直观,并让他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年历,分组合作,让学生自己观察,并适时地引导,让学生去发现:平年、闰年怎样去判别。这一环节的教学,留给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计算、合作交流、共同概括,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切实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多媒体小知识的引入,不仅拓展了课程资源,有效地帮助学生观察和理解,也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情境练习,巩固新知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紧扣重点,通过对“有意义的日子”这一环节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
(四)、读读背背,升华认识
与珍惜时间有关的名人名言的引入,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与爱国主义教育。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本节课的总结将采取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进行,并引导学生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时间等。
(五)、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布置收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办一份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的手抄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的“眼睛”,是教学的“灵魂”,为课堂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从板书中,可以清晰看到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知识也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附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一年=12个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
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
平年(365天) 2月 28天
闰年 (366天) 2月 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