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 探索乐园: 鸡兔同笼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 探索乐园: 鸡兔同笼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1 20:5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鸡兔同笼》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知识链接
师:鸡和兔大家都熟悉吗
生:熟悉
师:你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下吗
生:鸡有一个头两只脚,兔有一个头,四只脚。
师:今天孙老师也带来了一首鸡兔的儿歌。
生:一只公鸡()条腿,两只公鸡()条腿,五只公鸡()条腿。
一只兔子()条腿,两只兔子()条腿,五只兔子()条腿。
师:鸡兔共五只时,可能有多少条腿你?有几种可能呢?
生:一只兔四只鸡共有12条腿……
师:如果老师反过来问,共有94只脚,25个头,你知道鸡兔各有几只吗?
大约一千五百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意思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为了我们便于探索,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二、探究新知
例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生:鸡和兔一共有8只,鸡和兔一共有26只脚,鸡有两只脚,兔有4只脚。
(一)列表法
1、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学生猜测,老师板书
2、怎样才能确定同学们猜的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6。)
3、小组讨论和学生一起验证,找出正确的答案。(只有这一个正确答案吗?)
4、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举法。(板书:列表法)
5、你们觉得用猜想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样?(生:麻烦,而且当头和脚的只数越多时,越不容易找出答案。)
6、那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
(二)列方程解
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除了列表法外,还有别的方法吗?(方程的方法)
要用列方程的方法就必须找到等量关系式。
通过得到到信息能写出哪些等量关系式呢?
(兔的只数+鸡的只数=8;兔的腿+鸡的腿=26条腿)(课件出示)
这里我们需要求兔的只数和鸡的只数,共有两个未知数。那我们可以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把另一个表示出来。这道题我们可以设兔的知数为X只,根据兔和鸡共有8只。那鸡的只数就可以表示成:(8-X)只),因为一只鸡有2条腿,所以X只鸡就共有2X条腿。一只兔有4只脚,(8-X)只兔就有4(8-X)只脚。又因为鸡和兔共有26只脚,所以2X+4(8-X)=26
① 解:设鸡有X只,兔有(8-X)只。
2X+4(8-X)=26
在解的时候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将减变成加,分别加上4X,再来解。
② 解:设有兔X只,鸡有(8-X)只。
4X+2(8-X)=26
同样抽生说出自己想法。那种方程好解一点,(设兔的只数为X好解点)所以我们可以设脚数多的兔为X,在解的时候容易一点。
列方程的重点是找出等量关系:设头数,以脚数相等来列出方程;
小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列表法和列方程)
三、拓展延伸
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这些方法来解决《孙子算经》中原题,你会做吗?用你喜欢的一种方法做
课件出示《孙子算经》中原题学生解答并集体讲评
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小明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7枚,价值5.1元,1角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总共有26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
四、师生共同回顾这一节课的收获。
《鸡兔同笼》的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课前我对我班的学生进行了估计。一小部分学生接触过鸡兔同笼问题,但对于多数的学生来说,学习《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节课当中,我决定主要借助教师引导探究这个手段,让学生在尝试,探索,合作中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
  《鸡兔同笼》本来就是很抽象的课程,估计学习《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也只能按照课本那样的列表法,再配合方程。充分运用了动手操作这个手段,让学生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
  (1)鸡兔同笼,有2只鸡,3只兔子,问鸡、兔共有多少只脚?多少个头?再让所有的兔子扮演成鸡,让学生观察脚数有什么变化?头数有什么变化?一只兔子少了两条腿,三只兔子少几条腿?
  出示例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1)列表法
1学生猜测
2怎样确定猜测的对不对
3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2)我让学生用方程,设有x只兔,鸡用(8-x),找出等量关系:
  鸡的脚数+兔的脚数=总脚数
  4×x+2×(8-x)=26
  2x=10
  X=5
  8-5=3(只)
  师生共同经历了二种不同的方法:列表法、列方程两种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问题。学生很自然地选择假设法和列方程方法,自觉进行方法最优化。因为毕竟鸡兔同笼问题比较难。但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反思如下:
  1、学生汇报时,可以多找学生汇报,其他学生可能会听得更明白。
  2、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听不明白的及时向别人提问,及时解决不懂的问题。
  4、列表法容易懂但解决问题比较麻烦不实用。
  5、强调运用方程解此类题时设足数多的为x,有足数找等量关系。
  本节课,在整个课堂中,在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但在教学时间的控制上还略显紧张,一些环节的处理还应该在从主次的角度更好地进行设计。
  但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存在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如何调控才能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如时间的把握、学生合作过程的控制、合作学习的效果等;
  2、要想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在课堂中注重培优辅困,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使他们通过教师的引导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真正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
  3、有意义的练习及作业的设计要考虑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考虑练习内容的层次性,手段的灵活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